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基于模块模拟器的序贯模块法、数学规划法和能量系统"三环节"模型3种造纸过程优化方法,并分别应用于纸机干燥部的过程优化、热电联产的运行优化和整个造纸企业能量系统的全厂运行优化,实现了各自的优化目标,为造纸过程单元操作条件优化、工艺流程优化和更有效挖掘造纸过程的节能空间打下了基础。

  • 标签: 序贯模块法 数学规划法 “三环节”模型 用能优化
  • 简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及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化纤产品内需消费将持续增长;同时,随着我国化纤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化纤差别化程度的加大,化纤行业的用途将越来越广泛。市场容量巨大。复合短纤维作为一种差别化、功能型的化纤品种。近十年来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干人们的生活、工业、医疗、光电通讯等领域.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纤维材料。并不断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 标签: 复合短纤维 江南 化纤产品 相关产业 国民经济 持续增长
  • 简介:针对具有分布参数系统特性的制浆生产中的连续蒸煮过程,提出了一种通过运用多项式正交配置对模型进行简化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使蒸煮过程模型维数显著降低,并且既包括了许多影响蒸煮结果的重要物理现象,又适合黑箱辨识.通过蒸煮模型动态特性的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 标签: 连续蒸煮 蒸煮过程 制浆 动态特性 降低 辨识
  • 简介:<正>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新近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可用来含木质素的纤维及纤维制品进行改性,使其具有全新特性及更广阔的应用前景,造纸工业、包装工业、建材工业等行业均可从中获益。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新近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可用来含木质素的纤维及纤维制品进行改性,使其具备防水、防电等全新特性,从而大大增加了木质纤维的应用范围。

  • 标签: 纤维制品 化学酶 建材工业 造纸工业 木质纤维 包装工业
  • 简介:介绍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的测量原理,并分析了有效残余油墨浓度测量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除有效残余油墨浓度以外,同时测得的零油墨脱墨浆白度为脱墨提供了一个理想目标,脱墨浆中油墨组分吸收系数与非油墨组分吸收系数相对大小能反映脱墨浆可以通过漂白提高白度的潜在能力。脱墨浆试样不透明度过大、回用纤维中含有部分彩色油墨粒子、试样制备办法不同均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 标签: 有效残余油墨浓度 KUBELKA-MUNK理论 脱墨浆
  • 简介:特种纸专业委员2017-04-19报道:会目前,通过优化滤纸纤维配方来提升滤纸性能的空间可能不多。除了继续吸收新的高性能纤维技术和湿法成型技术,滤纸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需要着重对滤纸结构的设计。通过造纸技术和非织造布技术交叉结合制备的复合过滤材料,近年来在过滤与分离领域中的应用发展非常迅速。本文主要综述了非织造布/木浆纸复合过滤材料的研究进展,涉及的应用领域有重型车空气过滤、燃油过滤、反吹除尘、燃气轮机进

  • 标签: 分离燃油 复合滤纸 油水分离
  • 简介:以定量50g/m2的纸张(浆料打浆度为80°SR)为基膜(多孔支撑层),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0.5%)为成膜液,戊二醛(质量分数1%)为交联剂,在交联时间5min、交联温度60℃、干燥温度20℃的条件下,利用造纸涂布工艺开发了一种纸质复合超滤膜。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可知,纸质复合超滤膜孔径约为30~100nm,达到超滤水平。纸质复合超滤膜的机械强度和抗污性能良好,且耐高温和耐碱。

  • 标签: 纸质复合超滤膜 涂布 截留率
  • 简介:采用以钛片为基体的修饰电极和自行研制的高效粒子电极构成的动态复合电解床,处理桉木和马尾松混合CTMP制浆废液,考察了修饰电极不同金属氧化物涂层和主要操作参数对废液色度和CODcr去除的影响,得到了动态复合电化学工艺主要参数的最佳组合。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液的脱色率可达95%以上,CODcr去除率达到60%。

  • 标签: 修饰电极 电氧化 CTMP废液
  • 简介:研究造纸机械振动的最理想目标是能采用有效方法对其进行控制。压榨部作为造纸机关键部件之一,对其减振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当前国内外高速纸机普遍仅停留于振动监测、故障诊断及采用预知维修方案阶段的现状,在了解压榨部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产生振动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减振方法,如降低激励力力幅、隔振、阻振、调谐等被动减振方法和主动减振方法,并从振动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理论研究表明,被动减振方法简单、易行;主动减振方法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且较被动减振方法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 标签: 振动 纸机压榨部 振动原因 被动减振 主动减振
  • 简介:芳纶纤维和云母均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将这2种材料复合制备绝缘纸材料,可以有效改善单一云母纸绝缘材料的机械强度、柔软性能、可加工性能等;同时,又可提高单一芳纶纤维绝缘纸的耐温性能、耐电晕性能、使用稳定性.研究了芳纶纤维与云母复合制备绝缘纸的预先抄造·热压成型工艺,探讨了芳纶短切纤维与芳纶浆粕质量比和芳纶短切纤维长度、热压成型工艺对热压复合绝缘纸性能的影响.制得的复合绝缘纸的拉伸强度和介电强度较高,较单一云母纸分别提高了10倍和33.3%;TG-SDC图谱和体积电阻率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绝缘纸具有优良的耐温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

  • 标签: 芳纶纤维 云母 热压成型 绝缘纸 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 简介:以旧报纸(ONP)和废塑料(回收聚丙烯塑料)为原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为相容剂,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废纸纤维/回收聚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ONP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组成和复合界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ONP纤维对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增强效果,当ONP纤维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达到32.36MPa和43.37MPa,与不加ONP的废塑料相比,分别提高了66.1%和69.6%;随ONP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中羟基的特征吸收峰逐渐增强,材料吸水率不断上升;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当ONP纤维含量较低时,纤维与聚丙烯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ONP纤维含量超过30%后,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下降明显。

  • 标签: 旧报纸 回收聚丙烯塑料 复合材料 资源回用
  • 简介:研究竹材化机浆(CMP)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加工性能,分析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及其微观结构.在竹材化机浆与尼龙复合材料复合时加入具有线型结构的羧化聚合物偶联剂,可提高竹材化机浆与尼龙之间的相容性,产生良好的界面粘合作用.与尼龙基体相比,复合材料各项力学性能指标提高了40%以上,热变形温度提高了77%.

  • 标签: 竹材化机浆 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 偶联剂 加工性能
  • 简介:以经过绿色糖单孢菌复合胞外酶漂白的纸浆为研究对象,首次采用SEM、GC、FT-IR、CP/MAS^13C-NMR、XRD等仪器分析手段全面阐释由一种菌同时产生的两种酶(木聚糖酶和木素过氧化物酶)协同漂白纸浆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该复合胞外酶漂白,对纸浆中的木聚糖和聚阿拉伯糖降解显著;可断裂部分残余木素和木素-碳水化合物复合体,减少或改变纸浆中的发色和助色基团;使纤维结构变得疏松,增强后续漂剂的渗透,促进木素的溶出;漂白对纸浆纤维素的破坏主要集中在无定形区,对结晶区影响较小。

  • 标签: 绿色糖单孢菌 复合胞外酶 纸浆 协同漂白 机理
  • 简介:将微晶纤维素溶解于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溶剂体系,并与聚乙烯醇(PVA)NMMO溶液混合,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纤维素-PVA复合凝胶,探究不同凝固浴对复合凝胶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复合凝胶的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微观结构等性能,讨论基于NMMO溶剂体系纤维素与PVA复合的成胶机理。结果表明,与分别以水及无水乙醇为凝固浴制得的复合凝胶相比,以20%NMMO/1%硼砂为凝固浴制得的复合凝胶无裂纹,且具有良好的韧性,机械性能最佳;经NMMO溶解后制得的纤维素凝胶由纤维素Ι型转变为纤维素Ⅱ型,而经1%硼砂交联后制得的纤维素-PVA复合凝胶在2θ=13.18°和19.46°处出现新的结晶峰,其为PVA的衍射峰,说明纤维素与PVA交联复合;热重分析显示,与纤维素凝胶相比,纤维素-PVA复合凝胶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热降解初始温度从270℃升高至280℃左右;利用SEM可观察到经硼砂交联后的纤维素-PVA复合凝胶的孔隙约500nm,相对于纤维素凝胶,其孔隙结构更均匀紧凑。

  • 标签: 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 纤维素 聚乙烯醇(PVA) 凝胶材料
  • 简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微观形态,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竹纤维增强聚酰胺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及其化学键结合机理.在两相界面内,羧化聚醚会同时与纤维和聚酰胺树脂发生化学键和氢键结合,起着偶联作用,从而提高两相界面的结合强度,达到复合材料增强的目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羧化聚醚进行界面改性处理的纤维与聚酰胺树脂共混复合材料在低温脆断后,纤维外形不清晰,界面较模糊,纤维与聚酰胺树脂之间产生了良好的界面粘合作用.

  • 标签: 竹纤维 聚酰胺树脂 复合材料 界面改性
  • 简介:对气相色谱,紫外吸收和比色等测定制浆纸厂废液废水挥发酚的三种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制浆纸厂废液废水的实际情况,修订了样品蒸馏条件。蒸馏硫酸盐浆废液废水时,加过量硫酸铜消除硫化氢干扰。对含亚硫酸盐废液废水,改为在PH7~8蒸馏,以排除二氧化硫干扰。气相色谱法使用三氯甲烷萃取加盐加酸的样品蒸馏液,萃取率达95~100%。样品经萃取浓缩后用15%Apiezonl—ChromosorbWAWDMCS(80~100mesh)柱分析愈疮木酚,苯酚,邻-、对-、间-甲酚,邻-、对-、间-氯酚,2,4-二氯酚等九种酚。紫外吸收法测定碱性样品溶液在240nm及290nm附近的吸收峰强并根据峰位及两峰峰高比判定主要挥发酚的品种,以此计算总酚。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进行水相测定时,波长由原来的510nm改为495nm。在此波长下,愈疮木酚和苯酚都有最大吸收。除使用制苯酚副产物亚硫酸钠为蒸煮剂的浆厂外,一律按愈疮木酚计算总酚。用三方法分析硫酸盐法、碱性亚硫酸盐、酸性亚酸硫盐、碱法等六个浆厂的废液废水中挥发酚,所得数据是互相吻合的。废液中主要挥发酚成分得到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的证实,除愈疮木酚、苯酚外,有的废水中有痕量氯酚,文中讨论了形成与不形成氯酚的原因。经修订的比色法仍可用于常规测定。硫酸盐浆厂挥发酚产量最高。愈疮木酚是制浆过程中产生的挥发酚的主要成分,但苯酚也有不容忽视的含量,建议每隔一定时期,用气相色谱法对浆厂废水挥发酚做全面分析,以取得污染情况的可靠情报。气浮池处理废水,漂白废水洗浆等对减少挥发酚污染有效,建议在浆厂推广实施。

  • 标签: 制浆纸厂 含量调查 品种含量
  • 简介:考察了新型天然复合纸基材料(CAP,定量36g/m2)的定量波动和滤棒压降的相关性,以确定CAP的定量标准;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分别对CAP和纯木浆纸(CP,定量36g/m2)的压深比例和滤棒压降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对CAP和CP滤棒压降的稳定性、滤材压深比例与滤棒压降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CAP定量波动在±1g/m2范围内时,CAP定量波动与滤棒压降之间无相关性;当CAP定量波动超过±1g/m2时,CAP定量波动对滤棒压降的影响较大;CAP和CP滤棒压降都随压深比例的增加而增大;当压深比例在20%~70%时,CAP的压深比例和滤棒压降的线性关系良好;与醋酸纤维滤棒复合后,CAP滤棒可设计成满足要求的复合滤棒。

  • 标签: 新型天然复合纸基材料 定量 压降 压深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