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以制革废水中难以碱沉淀的铬为研究对象,以多金属鞣制模拟液为原料制备金属氧化吸附材料对铬深度去除进行研究。配置不同配比的锆、铝、钛(Zr、A1、Ti)多金属模拟液,采用共沉淀-烧结法制备Al-Ti、A1-Zr、Zr-Ti双金属氧化(DMO-M)。研究表明:750℃制备的DMO-M(Al-Zr)体系中生成了Al-Zr双质氧化,温度升高至900℃,双质氧化消失;DMO-M可以去除CA-Cr,DMO-M(Al-Zr)去除能力最佳;在DMO-M体系中Al离子有助于吸附,Zr离子具有高效选择吸附性。采用综合热分析(TG-DSC)、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电镜(EDS-SEM)对DMO-M进行表征。

  • 标签: 金属氧化物 烧结 吸附 废水
  • 简介:当今社会,包袋的计算机3D建模已经越来越为设计者们所喜爱,而某些带有褶皱款式的包袋在3D建模的过程中却一直是一个难点,其原因是褶皱的不规则特性使3D模型很难达到最自然的效果。Rhin05.0是一款功能强大的3D建模软件,其NURBS曲面的特性也很适合表现包袋曲面的效果。因此,本文将重点探究如何用Rhi—n05.0将包袋的褶皱面最为自然的表现出来。本文主要以重建曲面和调节曲面控制点的方法来进行包体褶皱面的建模,解决了在建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断面、裂面、局部尖突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利用本文所述的方法能够模拟得到与真实褶皱面具有相同特点的褶皱模型,能够简单快捷的建成大型的不规则褶皱面模型,且模型的后期可调控性强,实用性高。

  • 标签: 3D建模 包袋 不规则褶皱面
  • 简介:在无溶剂条件下,采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和N,N二甲基乙醇胺(DMEA)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SMA)进行酯化改性,制备苯乙烯一马来酸酐酯化产物(SMAH)。探索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反应过程中体系黏度的变化情况。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酯化产物(SMAH)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反应SMA、AEO-3、DMEA投料摩尔比为1:0.5:0.5,丙酸作催化剂(占反应物质量分数2%),90℃下反应4h,酯化率可达到72.9%。皮革复鞣应用结果表明,SMAH对皮革具有显著的复鞣填充效果。

  • 标签: 无溶剂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酯化改性 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