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膳食补充片剂(胶囊)的配方设计原理及生产注意事项.阐述了不同人群及特殊需求的膳食补充或具有保健功能的片剂(胶囊)等的配方设计以及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同时对我国膳食补充或具有保健功能的片剂(胶囊)的发展进行预测及展望.

  • 标签: 膳食补充片剂 配方设计 胶囊 营养素预混料 生产工艺 保健食品
  • 简介:目的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建立粮食中玉米霉烯酮的检测方法,并对宁夏市售小麦粉和玉米制品进行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水(84∶16,V/V)提取,PriboFast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以甲醇-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AtlantisT3色谱柱分离,以电喷雾负离子模式进行质谱测定。结果分别以小麦粉和玉米制品为加标基质,3个加标水平下玉米霉烯酮的平均回收率为85.4%~93.7%,RSD〈9.0%,检出限(S/N=3)为0.08μg/kg,定量限(S/N=10)为0.2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快速简单、重现性好,可用于粮食中玉米霉烯酮的检测。

  • 标签: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粮食 玉米赤霉烯酮 小麦粉 玉米 真菌毒素
  • 简介:对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和以明胶与蔗糖作为壁材喷干燥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微胶囊化后大大提高了番茄红素的稳定性,此外添加抗氧化剂可提高微胶囊化过程中番茄红素的保健率。

  • 标签: 番茄红素 提取 微胶囊化 食用色素 稳定性
  • 简介:研究了单克隆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中玉米霉烯酮的方法.样品通过乙腈-水(体积比9∶1)提取,提取液用免疫亲和柱净化,WatersC18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对添加不同含量的玉米霉烯酮进行6次重复实验,平均回收率为87.8%~90.9%,变异系数(CV)为8.6%~11.3%,检测低限为0.01mg/kg.

  • 标签: 单克隆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玉米 玉米赤霉烯酮 毒素
  • 简介:对微胶囊的组成、功能、造粒方法与步骤,以及微胶囊技术在茶饮料在茶饮料中的应用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展望了其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微胶囊 茶饮料 应用 生产技术
  • 简介:0前言冷饮食品添加剂的微胶囊化就是利用囊壁物质,将添加剂作为心材包裹在微胶囊中,被包裹的冷饮食品添加剂通过囊壁上的微孔慢慢向外渗透、扩散。经过微胶囊化技术处理的添加剂具有以下优点:1)改变物体状态,将液体转化为分散性较好的粉末,便于运输和使用;2)增...

  • 标签: 冷饮 食品添加剂 微胶囊化技术 制备方法
  • 简介:以麦芽糊精和麦芽糖作为壁材、以变性淀粉为乳化剂将薄荷醇封存于稳定的玻璃态结构中,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了薄荷醇微胶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发现薄荷醇微胶囊呈球形,大小在1~3μm之间,动态光散射法测量出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为1.75μm。分光光度法对微胶囊的总薄荷醇含量和表面薄荷醇含量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薄荷醇微胶囊具有高的保留率、包埋率和微胶囊化效率。微胶囊化薄荷醇的水溶性好、稳定性强,使它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保健药品中。

  • 标签: 薄荷醇 微胶囊 包埋率 稳定性 喷雾-干燥
  • 简介:本文以明胶与蔗糖作为复合壁材,对β-胡萝卜素喷雾干燥微胶囊化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探讨,通过单因素分析、方差分析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明胶以G200为宜,壁材中明胶与蔗糖的比例为3∶17,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5℃,喷雾压力185KPa.此条件适于工业化生产,且β-胡萝卜素微胶囊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 标签: Β-胡萝卜素 微胶囊化 明胶 蔗糖 喷雾干燥工艺 工艺参数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根据食品专项整治中发现部分抗疲劳类保健食品涉嫌添加药物的情况,我部2005年12月14日发出紧急通知(卫发电[2005]7.1号),要求产品标识生产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立即对生产企业或进口代理商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并严禁食品经营单位销售这些批次的产品。经核查,“帅克胶囊”等7种食品违法添加了“西力士”等化学药物(具体情况见附件)。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根据《食品卫生法》和《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现通知如下:

  • 标签: 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保健食品 化学药物 卫生部 添加 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