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技术在病毒性脑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应用价值并予以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病毒性脑炎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监测、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以及脑脊液检查。分别比较两组脑电图异常率情况以及癫痫样放电现象发生率情况。此外,根据患者是否为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分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40例,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70例。以脑脊液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式诊断病毒性脑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敏感度、特异性以及准确度。结果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病毒性脑炎脑电图轻度异常率为0.00%(0/110),明显低于常规脑电图组10.91%(12/110),而脑电图重度异常率癫痫样放电现象发生率分别为46.36%(51/110)、56.36%(62/110),均明显高于常规电脑组25.45%(28/110)、16.36%(18/11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脑电图监测诊断病毒性脑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真阳性以及真阴性人数占比均明显低于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脑脊液检查为金标准,常规脑电图诊断病毒性脑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灵敏度、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分别为57.50%、60.00%、59.09%,均明显低于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85.00%、84.29%、84.5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技术应用于病毒性脑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有利于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可作为临床治疗预后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颅内电极脑电图 脑电图异常
  • 简介:为了连续检测出微流控芯片中不同荧光物质发射光强度,设计了一套基于LabWindows编程实时、发射光波长在340-1200nm荧光检测系统系统将控制光谱仪、采集荧光强度、数据降噪及存储、结果分析及显示等功能结合在一起,实现微流控芯片内荧光强度实时动态检测及分析。系统采用卤钨灯光谱仪相结合方式,通过合理设计激发探测光纤位置,结合软件算法控制,来消除激发光和背景荧光影响;系统无需针对不同荧光物质选用特定激发光和滤波片,增加系统集成度、提高检测多样性。基于本系统微流控芯片中两种溶液荧光强度进行检测,来验证系统测试性能;同时微流控芯片中不同浓度荧光物质进行检测,来验证系统准确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满足微流控芯片内不同荧光物质荧光强度实时检测要求,为后续基于微流控芯片生化免疫分析、药物分析多细胞生命体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分析手段。

  • 标签: 微流控芯片 荧光检测 全波长 LABWINDOWS
  • 简介: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监护种类繁多,然而许多监测大多都是有创监测,研究表明有创监测可能会增加患者出现并发症(如出血、感染)风险,因此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发展非侵入性、连续智能监控技术势在必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可能引起严重发病率,常见于住院患者,尤其是术后人群。休克可能导致急性血流量减少,代谢异常,无氧代谢,细胞器官功能障碍,如果时间延长,可能导致不可逆转损害死亡。ICU患者基本都是危急重症,生命体体征不稳定,随时都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需要医护人员24小时全天候监护,因此ICU中医护人员进行疲劳监测很有必要。我们采用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S)这种非侵入性、有效、以及非电离测量实时技术开发了一系列设备DVT、休克、疲劳以及水分、深部组织温度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与此同时,心电(EEG)、光学体积描记术(PPG)、压力脉搏波(PPW)参数也是ICU监护中必不可少,我们设计了一种无创、低成本监测系统,系统中信号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并验证了设备可靠性。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近红外光谱 血栓诊断 休克监测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通过志愿者观看3D影片之后脑电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最能代表立体视觉疲劳度主成分,运用BP神经网络疲劳等级进行建模,提高疲劳度等级预测准确度。方法:采集15名志愿者观看五部不同3D影片前后脑电信号,先脑电信号进行疲劳度分级并选取特征通道;再特征通道脑电信号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取影响最大特征主成分,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根据建立模型对立体视觉引起疲劳等级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与已知疲劳等级进行对比。结果:根据文献中疲劳等级将实验结果分成三个等级;据累计贡献率超过90%选取前四个主成分建立预测模型,准确度达95.4%。结论:运用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方法对立体视觉疲劳度进行预测,预测准确度较高,直接根据脑电特征参数建立模型方式相比简便准确,这一方法对立体视觉引起疲劳度分级及预测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立体视觉疲劳 主成分分析 BP神经网络
  • 简介: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细胞炎症模型中基因表达变化以及所涉及信号通路。方法利用脂多糖(LPS)刺激SW480细胞1、3、6小时后提取RNA构建测序文库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表达有变化基因归类,并进行京都基因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分析,对分析结果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发现LPS刺激SW480细胞1、3、6小时后,3个时间点表达均有显著变化基因有250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利用脂多糖刺激构建炎症模型里,TNF-α激活NF-κB信号通路活化最显著。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进一步对表达持续上调或下调基因进行分析发现,部分基因在结肠癌标本中表达趋势LPS刺激结肠癌细胞引起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在利用脂多糖刺激构建结肠癌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过程中基因表达变化可能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结直肠癌 脂多糖 NFκB信号通路 炎症模型
  • 简介:目的探索CookgasFastrach插管型喉罩联合光索在预测重度困难气道管理中应用,为临床处理重度困难气道管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本院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治疗预测重度困难气道患者10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Cookgas插管型喉罩联合光索组(CILA组)Fastrach插管型喉罩联合光索组(FT-LMA组),每组52例,并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之前困难气道评估及声门暴露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重及身高)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562,P=0.092;χ^2=1.448,P=0.104;t=1.520,P=0.081;t=1.604,P=0.095)。CILA组张口度明显小于FT-LMA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35,P=0.002);CILA组Mallampti分级Ⅲ级之上例数明显多于FT-LMA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52,P=0.004);CILA组预测困难面罩通气例数明显多于FT-LMA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76,P=0.001)。CILA组4级声门暴露例数显著低于FT-LM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1,p=0.003)。结论应用CILAFT-LMA在预测重度困难气道管理中具有高效安全功效,CILA插管成功率更高,操作更为便捷,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ILA FT-LMA重度困难气道管理 功效 应用价值
  • 简介:神经调控技术作为一种不破坏神经组织可逆性神经外科疗法,在疼痛、帕金森病、癫痫、强迫症等功能性神经疾病精神疾病治疗上有显著疗效,应用前景广泛。文中介绍了脊髓刺激器、脑深部刺激器,迷走神经刺激器骶神经刺激器为代表神经刺激器技术应用现状,结合脑深部刺激器,迷走神经器骶神经刺激器国产化进程,分析了神经刺激器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神经调控 核磁相容 闭环调控 远程程控
  • 简介:近年来,随着亚健康人群增多,家用理疗产品逐步受到医疗领域关注。为此,本文采用STM32芯片,设计了一种家用多功能康复理疗仪。该仪器包含了热疗、电针、超声理疗模式。热疗模式利用了RC测温电路检测实时温度,结合负载开关加热电路进行控制。电针模式利用boost电路进行升压,该电压结合SN74LVC2G66双向模拟开关H桥式电路进行控制,输出双向电脉冲。超声模式利用波形发生器产生1MHz正弦波,提供给电压放大电路去驱动超声换能器。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利用控制单元进行模式选择强度调节,这些功能均能在LCD屏上显示。此款理疗仪最终能让使用者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理疗目的。

  • 标签: 家用理疗 热疗 电针 超声
  • 简介:目的:研究新疆红花中微量元素产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关系。方法:微波消解处理土壤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土壤样品中23种微量元素含量,对方法学进行了考察,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测定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微量元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0.9975,精密度实验RSD<2.0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2%~106.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Fe、Al、Mg、Ti这四种微量元素方差贡献率总和达84.1%,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新疆红花产地土壤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新疆不同红花产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区域性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新疆不同红花中微量元素及有效成分含量与其产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具有相关性。结论:建立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可同时测定多种微量元素,适用于红花产地土壤中微量元素监测分析。

  • 标签: 红花 ICP-AES 土壤 微量元素 统计学分析
  • 简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growthfactor2,FGF2)是一类功能多样多肽,可由视网膜多种细胞分泌产生。随着对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研究深入,FGF2在其中作用也得到广泛重视。FGF2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细胞因子相互作用,通过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促炎作用以及一定神经保护作用而参与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发生发展。此外,FGF2表达上调很可能是部分患者使用抗VEGF治疗效果不显著重要因素。本文就FGF2分子特征、分子作用机制及FGF2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相关性进行总结,旨在为FGF2作为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治疗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FGF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 简介:本文以空间生命科学涉及研究领域为背景,对空间生命科学仪器技术国际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举例说明,详细介绍了空间生命科学仪器技术国内发展状况,包括应用于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空间实验室载人空间站空间生命科学仪器技术,以及已取得研究成果,展望了空间生命科学仪器技术发展。

  • 标签: 空间 生命科学 仪器 实验技术
  • 简介:1历史回顾生命电子学分会走过30年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1初创阶段(1988-1998)80年代初,在全国改革开放热潮中,生产力解放经济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了科学、文化整个社会进步。在全球范围内科学也进入了一个新快速发展阶段,除了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科学外,新兴生命科学引起了人

  • 标签: 电子学 人体科学 生命科学 人体健康 中国电子学会 医疗器械产业
  • 简介:为了克服图像模式识别中噪声干扰,提出了一种具有感知功能蚁群算法获得最终检测边缘信息。改降低了迭代游走以及初始随机分布里面一些没有意义运算,使系统运算更加快捷,极大提高了运算效率。同时使用感知区域蚂蚁游走方向进行了引导限制,降低了蚂蚁陷入局部而无法走出可能性。通过对比两种算法进行仿真实验时运行速度可以发现传统蚁群算法速度比SACO慢很多。

  • 标签: 图像边缘 信息捕获 蚁群算法 运行速度
  • 简介:小世界是一种以较低连接能量成本实现高效信息分离整合网络结构,而人脑网络具有显著小世界特性。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脑网络研究中,如何有效地量化评估网络小世界属性依然是研究中存在一个关键问题。在研究文中,我们首先概括了已有小世界属性评估指标及其存在问题,随后提出了一种新基于网络全局效率和局部效率小世界属性评估指标。为了验证该指标的有效性,我们基于75个中老年人DTI脑网络其进行了应用评估。传统指标相比,该指标研究对象年龄变化更敏感,并与多项认知评估量表结果存在显著相关。网络节点随机化网络失连接这两种攻击测试结果也表明,新指标在DTI脑网络研究中具有较高准确性稳定性。

  • 标签: 小世界属性 弥散张量成像网络 网络效率 脑网络
  • 简介:细胞内钙离子(Ca2+)是体内关键信号转导因子,在诸多生理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SERCA)能够将胞浆内Ca2+转运到肌浆网内质网中,调控细胞生长凋亡。细胞凋亡是调节机体发育衰老基本机制,Ca2+密切相关。SERCA作为调控钙稳态关键酶,它与细胞凋亡联系紧密。本文从心肌细胞、足细胞、胰岛β细胞、肝细胞巨噬细胞等分别阐述了SERCA调控细胞凋亡最新进展,将为疾病诊断靶向治疗提供新理论基础。

  • 标签: 肌浆网/内质网钙ATP酶 细胞凋亡 钙离子
  • 简介:基于深度学习医学图像处理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深度学习方法在各种医学图像应用中取得了优异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专家级医生水平。本文首先简述深度学习模型基本原理,尤其是监督学习算法中各种神经网络,然后总结它们在医学图像分类识别、定位检测、分割、配准融合应用领域研究进展,最后探讨医学图像处理深度学习方法面临挑战及应对措施。

  • 标签: 深度学习 医学图像处理 监督学习 神经网络
  • 简介:磁共振成像理论自1973年由诺贝尔获奖者PaulC.Lauterbur教授奠定以来,历经近半个世纪,在硬件系统成像方法上均得到飞速发展,成为无创获取生物体组织形态、功能、代谢多层次信息强大医学影像工具。近年来,脑科学研究以及心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精准诊断迫切需求,磁共振成像时空分辨率以及信噪比提出更高要求。开发快速、高分辨高场磁共振成像技术仪器设备成为前沿科学研究高质量临床诊断关键。本篇综述将以成像信息技术为核心,从硬件系统部件快速成像方法两条主线入手,分别介绍磁体、梯度、谱仪、射频关键部件发展挑战,以及前沿快速成像方法技术突破高级应用,同时分析超高场磁共振系统在前沿科学研究中重要价值和面临技术瓶颈。高场磁共振系统是医疗设备中涉及学科交叉最多、技术体系最复杂、门槛最高领域之一,是'中国制造2025'高端医疗装备制造重要目标,因而实现快速高清晰磁共振成像技术创新突破、形成高场磁共振整机制造能力,具有重大科学意义产业价值。

  • 标签: 磁共振系统 高场 高分辨 快速成像
  • 简介:锥形束CT是一种相对较新影像学检查方法。传统CT相比,锥形束具有空间分辨率高、辐射剂量低、金属伪影小优势,除了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成像之外,在颞骨应用亦逐步开展。本文锥形束CT在颞骨影像方面的研究应用进行综述,重点阐述锥形束CT相对于传统CT优势及其在颞骨精细影像诊断方面的应用发展。

  • 标签: 颞骨 锥形束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深度学习算法现在已经成为医学图像处理最成功模型,生成对抗网络将神经网络对抗训练思想相结合,已经开始应用于医学图像处理。该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典型生成对抗网络,回顾了生成对抗网络在医学图像处理中应用,包括图像生成、转换、重建、分割任务,并对生成对抗网络在智能诊断中作用、目前存在问题未来发展方向做了讨论。

  • 标签: 深度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合成 图像分割
  • 简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心血管疾病,引起广泛重视。常用治疗药物以降低血脂、抗氧化以及抗血小板聚集为主。随着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深入研究,一些新型药物已陆续上市,如枯草溶菌素转换酶9抑制剂、微粒体转运蛋白抑制剂以及基因治疗药物。此外,一系列具有血脂调节功能新型药物目前已处于临床二期或三期研究当中。本文目前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调血脂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