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控制川南古叙矿区石宝段煤层气生成、富集的关键地质因素——构造、热力场和水动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石宝段的成煤地质背景有利于煤层气的生成、聚集,建议加大加快煤层气专项工作,这将有利于川南地区煤层气的勘探开发。

  • 标签: 煤层气 地质背景 主控因素
  • 简介:煤层气的自生自储特点与常规天然气有着本质区别,相较常规天然气,影响煤层气产能的因素较多。本文通过对煤层气成藏、产气机理的研究,结合川南石宝段现有的地质参数,分析煤层厚度、含气量、储层压力和渗透率4个产能影响因素,得出该区煤层薄、渗透率低将对产能造成不利影响。最后根据石宝段的实际情况,提出通过合层开采、水力压裂、科学排采三项提高产能的开发技术建议。

  • 标签: 煤层气 产能 影响因素 石宝矿段
  • 简介:基于对阳泉矿区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和实验室的分析测试资料,分析了研究区煤层含气性在平面和垂向上的展布特征,并探讨了其主要地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要煤层含气量分布总体呈现由东向西、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总体趋势。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区分片性,而垂向上变化较复杂,具有分段性特征。矿区具有主采煤层含气量南高北低的总体分布特点,其中煤层厚度对局部区域合气量异常影响显著。

  • 标签: 阳泉矿区 煤层气 含气性 地质因素
  • 简介:本文首先对水力压力试验方案进行了设计,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压裂效果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唐山合适的注水压力为12MPa,该压力条件下的注水影响半径为20m。

  • 标签: 数值模拟 水力压裂增透 瓦斯抽放
  • 简介:本文通过对沁源地区进行详细地质研究,从多个角度归纳了该区两套煤层含气量特征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沁源地区煤层含气量主要受构造、煤层埋深、厚度、沉积共同控制,其次为顶底板岩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2号煤层含气情况受后期构造影响较大,而9+10号煤层含气性相对来说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生气能力以及围岩结构特性的差异。综合分析认为,本区东南部为2号煤层下一步煤层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中部为9+10号煤层的有利目标区。

  • 标签: 沁源地区 煤层 含气量 控气因素
  • 简介:为了合理开采金矿资源,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预测矿坑涌水量,解决矿山用水等问题,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提出矿山供水水源方向,为矿山的设计、生产提供依据。

  • 标签: 矿坑涌水量 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 矿山供水水源
  • 简介:磁电雷管和电雷管的性能对比,磁电雷管的结构和起爆原理,磁电雷管起爆方法实验,爆破效果。

  • 标签: 磁电雷管 实验 运用
  • 简介:贵州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相伴而生的煤层气储量居全国第二,对于缺乏石油、交通不便的高原山区,充分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不但可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而且可以通过进入天然气市场,获得经济效益。本文以土城煤层气抽采利用工程为例,介绍了土城矿区煤层气资源分布,抽采利用等内容。

  • 标签: 土城矿 煤层气 利用
  • 简介:针对土城14129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介绍了在采、掘、抽过程中:采取的瓦斯治理技术措施及取得的效果。

  • 标签: 综采工作面 瓦斯治理 效果
  • 简介:煤层气开采有采前地面钻井预抽、边采边抽以及采空区抽放等三种方式。文章根据阜新五龙煤炭开采情况,设计出一套集采前预抽、边采边抽和采空区抽放等功能于一体的抽采联动技术方案。方案由地质背景与部署、水平井设计、地面处理(抽排、CNG压缩)方案及效果预测几部分组成。

  • 标签: 抽采联动 采前预抽 边采边抽 采空区抽放 地面处理
  • 简介:小龙潭露天非工作:帮由于受煤质、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影响,目前,广泛存在着尚未利用的挂帮煤。挂帮煤的利用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够改善由于挂帮煤的自燃以及挂帮煤的软弱夹层所影响的边坡稳定。因此,对挂帮煤的开采利用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挂帮煤 薄煤段 利用 选采
  • 简介:富源县某部分巷道具有围岩破碎,软岩流变等特性,支护困难。针对巷道围岩的实际情况,对该矿原有的锚网喷支护方式和可缩性支架支护方式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运用高强度U型钢支架的支护方式来控制围岩的变形。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I~AC3D对锚网喷支护方式、可缩性支架支护方式与高强度U型钢支架支护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实测数据表明,高强度U型钢支架支护方式在风化破碎围岩巷道支护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 标签: 风化破碎围岩 高强度U型钢支架 数值模拟
  • 简介:从开采技术条件、影响K1a煤层巷道布置的因素等方面提出了采空区下极近距离K1a煤层回采巷道布置方式。

  • 标签: 外错式 内错式 回采巷道布置
  • 简介:二1煤层沿倾向上主要受埋深和地质构造控制,随着埋深的增大瓦斯含量增大:二1煤层沿走向变化主要受褶曲构造控制,区内主体构造是鹿楼背斜,张庄向斜、桐家庄向斜,为瓦斯聚集起到很好的封闭作用。随着煤层上覆基岩厚度的增大,不仅使瓦斯的纵向和横向运移赋存条件变好,而且使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变强,煤层瓦斯含量增大。根据地质特征将井田划分为南、中、北三个采区单元。1993年至2004年发生9次突出,其中南翼采区二单元瓦斯突出2次;中央采区瓦斯突出4次;北翼采区瓦斯突出3次。煤与瓦斯突出全部发生在煤厚急剧变化的区域,说明突出与煤厚变化有密切联系。

  • 标签: 瓦斯 赋存规律 突出危险性 预测
  • 简介:研究了水力射流造穴卸压增透的机理,并在红阳二1205运顺底抽巷进行应用。根据现场应用可知:水力造穴可以在煤层中形成可控的松散空间,给煤体流变提供空间,给瓦斯运移提供通道。根据对比结果发现,水力造穴相对于普通密集钻孔,日平均瓦斯抽采量可提高7.72倍,可以大幅度的缩短工作面预抽周期。水力造穴技术是一种适合突出煤层的卸压增透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和推广前景。

  • 标签: 高瓦斯 强突煤层 水力造穴 增透 瓦斯抽采
  • 简介:通过对平煤五己四采区己15煤的坚固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煤层瓦斯压力和含量等瓦斯基础参数的实际测定,并结合五己四采区瓦斯地质特征和己15煤层破坏情况,采用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法与工程类比法对平煤五己四采区已,,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进行区域预测,确定己四采区己15煤层在原煤瓦斯含量达到5.4m^3/t,绝对瓦斯压力0.79MPa为突出危险区的下限指标,对应煤层底板标高-600m,在标高-600m以浅为无突出危险区,-600m以深为突出危险区。

  • 标签: 瓦斯压力 突出危险性 瓦斯地质单元 区域预测 可解吸瓦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