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基于黔西煤层气勘查开发示范工程,分析研究表明井田煤储层压力封存与顶底板岩性封盖条件好,主要煤层含气量高、含气高-过饱和,具良好成藏及开发条件。井田煤层气资源富集平面上受煤层埋藏深度、顶底板岩性及井田构造因素共同控制,垂向上主要受煤层厚度控制。合层排采过程,应尽可能降低见套压前动液面降幅,以提高压裂液返排率;并严格控制憋压幅度,避免层间干扰带来严重储层伤害。

  • 标签: 黔西 松河井田 煤层气 含气性 合层开发
  • 简介:研究准确合理煤层气年度配方法,对于指导油气开发企业生产和后续开发有至关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适用煤层气五种配产方法进行研究,从研究方法思路、适用条件、主要特点和存在优缺点等方面分别对五种配产方法进行详细剖析。不同条件下区块应选择其适应种主要配产方法,对同个区块,应该同时使用多种配产方法进行计算预测,相互对比,印证生产运行指标可行性。通过实际应用,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误差较小。

  • 标签: 配产 产气量变化因素 开发效果分级 产能到位率
  • 简介:通过分析不同坐标系下井壁应力分布状态,结合岩石起裂准则推导出裂缝破裂压力具体形式,在此基础建立了破裂压力与水平主应力超定方程;通过对方程在矩阵形式下分离变量、求导,最终建立了水平地应力反演模型。基于此模型对柿庄南某区块水平地应力值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本区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与上覆岩层压力值相近,三者应力差超过3MPa,且最小水平主应力最弱,反演结果与裂缝监测数据相符。

  • 标签: 水力压裂 破裂压力 水平地应力 反演模型 超定方程组
  • 简介:本文通过对常规煤岩裂缝扩展监测方法优缺点进行分析,从煤岩无损化角度出发,提出了应用CT扫描技术对煤岩裂缝扩展进行分析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和割理弱面对水力裂缝扩展有重要影响;水力裂缝在穿透弱面扩展过程时压力曲线存在明显憋压,产生沿割理方向水平缝,沟通割理过程压力曲线上下波动明显。

  • 标签: 煤岩 裂缝扩展 CT扫描分析
  • 简介:近年来随着沁水、鄂东两大煤层气田进入稳定开发阶段,全国大部分煤层气田开展全面勘探工作以后,产量递减法、数值模拟法以及刻度区类比法可靠程度较高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被大量使用,而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深度也随着勘探开发工作由以往1500m以浅,拓展到2000m以浅。本文结合第四次油气资源评价过程典型盆地,对以上几种技术可采系数预测方法进行了应用评价,为第四次资源评价煤层气可采资源量预测奠定了基础,也为未来煤层气勘探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煤层气 地质资源量 可采系数 技术可采资源量
  • 简介:针对沁水盆地研究区块(以下称研究区块)受到构造破坏,煤体结构复杂,易于垮塌,对煤层气开发影响较大,目前对区内煤体结构分布规律研究不足,制约了区内煤层气产能提高。通过利用研究区块测井资料与钻井取芯样品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选择双侧向电阻率曲线、自然伽马曲线、密度曲线测井曲线对15号煤层煤体结构精细划分,建立了煤体结构划分标准。

  • 标签: 测井曲线 15号煤层 煤体结构划分标准
  • 简介:以韩城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煤矿井下精细观察和描述,以及产出煤粉镜下形态观察方法,阐述了不同煤体结构类型煤与煤粉产出关系。研究表明,韩城矿区各煤层构造煤普遍发育,厚度百分比约46%,3号煤层发育鳞片煤为主,5号煤层以碎粒煤为主,碎裂煤次之,11号煤层以碎裂煤和碎粒煤为主;煤体结构类型决定了煤粉产出破坏形式、产出特征及产出倾向性,构造煤是煤粉产生和产出主要控制因素。因此,查明不同煤体结构类型煤平面展布规律和纵向分布特征,对煤层气区带优选和储层改造层段选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煤体结构 煤粉 煤层气 韩城 控制因素
  • 简介:本文选取煤层气开发区代表性煤样,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进行实验测试,研究矿物含量及孔隙发育情况;通过图像分析,表征不同组分煤岩孔隙结构特征和发育程度,为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同时,还对研究区内比表面积和吸附气含量关系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扫描电镜 孔隙特征 比表面积 吸附特征
  • 简介:为了精细监测和了解排采过程煤储层参数动态变化,本文提出了种基于BP神经网络补偿算法,对未来定时期产气、产水量进行了预测。对大佛寺典型煤层气水平井(DFS-C02井)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未来30d产水量、产气量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79%(0.07~0.26%)和0.72%(0.01~2.4%),预测结果较准确。BP神经网络补偿算法为煤层气井产量预测提供了种新方法,同时为排采工作制度提供依据。

  • 标签: BP神经网络 补偿算法 煤层气井 产量预测
  • 简介:煤层气水平井洞穴完井是目前沁水盆地煤层气应用最为广泛水平井完井方式,关键技术之是造穴技术。华北油田经过近10年煤层气开发实践,经历了探索、改进、创新和完善4个阶段,结合水力造穴和机械造穴工艺优点,形成了煤层气水平井洞穴完井复合造穴工艺并配套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造穴工具,满足了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开发需求。

  • 标签: 华北油田 煤层气 水平井 造穴技术
  • 简介:断层封闭性最先在油气领域得到应用,而在煤层气研究,大家普遍认为断层是影响煤层气赋存个重要因素,但是具体控制机理和分析方法直比较模糊。笔者通过以往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决定断层封闭性好坏主要因素为两盘对接岩性、断层规模和现代构造应力场,并且提出了评价条断层对煤层气封闭性好坏方法,在受断层控制明显地区,该方法可以为煤层气勘查与评价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断层封闭性 煤层气 鹤壁煤田
  • 简介:煤层气产能受地质条件及开采方式影响,与煤储层渗透率、地下水流体势因素有很大相关性,煤非均性、含气性因素导致煤层气产能区域差异十分明显。相邻煤层气井井控范围重叠和联通对煤层气井产能影响也较为突出。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地质条件及生产特征,研究了监测区渗透率与地下水流体势、煤层气井产能与关键地质因素关系,总结了关键地质因素对煤层气直井产能控制机理。

  • 标签: 煤层气 直井 地质控制机理
  • 简介:随着人类可用资源逐渐减少,已运行数年沁水盆地煤层气田产气量成为了人们关注问题,因沁水盆地特殊地理地势以及现有气田集输系统局限,导致煤层气开发难度大,且大量开采出煤层气到达地面后无法有效收集而白白散失掉。本文总�

  • 标签: 建模方法 方法综述 水盆煤层气
  • 简介:通过对延川南煤层气区块钻井遇到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了工程技术经验,文章介绍了"趟钻"技术在煤层气应用,在常规钻井成熟工艺技术基础,从井位部署、钻头选型、钻进参数、井身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形成了具有区块特色趟钻"钻井技术,实现"趟钻"成井。该技术在工区实践逐步成熟,为提速增效起到明显作用。

  • 标签: 延川南 钻具组合 提速增效
  • 简介:目前,顶板泥岩造穴技术在直井应用已经基本成熟,但国内在斜井尚无应用先例。为了满足煤层气顶板泥岩斜井造穴需要,技术人员对原有的单翼造穴工具及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与优化,并在山西沁水盆地,沁12平1-V2、沁12平1-V1井进行了多次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煤层气顶板泥岩造穴技术在斜井应用已经成熟。

  • 标签: 煤层气 顶板泥岩 造穴工具 斜井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采用高能气体冲击波对煤层气低产井进行二次压裂,疏通产气通道,提高产气量解堵工艺。该工艺主要通过加装张力封隔器,限定高能气体做功空间,获得最好压裂效果。通过在压裂管串上加装纵向液压减震器、筛管、胛检测短节,确保坐封性能、加水平衡压力、记录压力变化需要。通过安装700型压裂井口、高压三通、容棒油管短节,确保管串和井口设备安全,并实现密封条件下投棒起爆。

  • 标签: 高能气体 压裂 解堵张力 封隔器
  • 简介:根据沁水盆地煤层气生产实际情况,以不同水文地质单元、不同构造部位、不同井型和不同煤层气产出量为采样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了生产区内6口生产井,对其煤层气采出水进行取样测试,发现该区域采出水物理性质较为单,矿化度较高。基于环保与节能原则,并充分考虑成本控制因素,建议采用反渗透脱盐装置中加特定离子交换系统进行水质处理。

  • 标签: 沁水盆地 煤层气 采出水 矿化度 离子交换
  • 简介:本文以潞安矿区为例,基于岩心、测井曲线建立了煤体结构识别图版,划分了已开发区煤体结构,总结了构造软煤展布规律,探讨了其对压裂及排采工程影响。研究表明,构造软煤与硬煤测井相应特征差异大,具有深侧向电阻率降低、深浅电阻率幅差增大及井眼扩径特征。利用识别图版能有效划分出构造软煤,划分结果显示,构造软煤带平面展布特征主要受大断裂构造控制,而局部小断层、褶皱控制了软煤层发育程度。在实际生产过程随着软煤层厚度增加单井产量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常规压裂在软煤层造缝效果差,且排采过程易产出煤粉,堵塞裂缝,导致单井产能降低。

  • 标签: 潞安矿区 煤体结构 测井曲线 煤粉 压裂
  • 简介:以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樊庄区块多分支水平井开发实践为基础,对煤层气水平井开发生产规律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水平井适应地质条件,研究发现樊庄区块拉张区水平井产气能力最高,平衡应力区次之,而挤压区最差。然后通过生产数据统计分析,认为煤层气水平井单位面积产水指数、采气速度两个开发指标与产气量存在较强关联性,煤层气产气较高水平井单位面积产水指数般小于50,且其采气速度控制在5%左右。

  • 标签: 煤层气 应力 连通性 产水指数 采气速度
  • 简介:通过对白杨河矿区含煤地层分布特征、煤层气控气地质条件和富集规律研究,煤层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八道湾下段(J1b1)39、41和42号煤层。39、41和42号煤层全区分布稳定,厚度大、含气量高,煤层分别控制了储量规模,试采资料也已证实了39、41和42号煤层具有较好产能潜力。39、41和42号煤层为3个相对独立煤层气藏。39、41和42号煤层顶底板岩性主要为泥岩或砂质泥岩,其含水性弱、渗透性差,封盖条件较好。

  • 标签: 煤层气藏 含煤地层 八道湾组 白杨河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