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在科研领域,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正致力于开发石墨烯材料,用于改善电池续航、智能穿戴和其它领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市面上依然难觅相关产品应用的踪迹。最近,吴江市华诚电子有限公司全球首款采用石墨烯应用产品移动电源"秒充"研发成功,该移动电源的容量为2000mAh,能够在56秒内对移动设备完成100%充电,并计划于2015年1月份投入生产。

  • 标签: 移动电源 石墨 产品应用 科学家 吴江市
  • 简介: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以1号生物煤为燃料的商业客机4月24日在上海首次试飞成功。该生物煤以餐饮废油为原料,“地沟油”从此变废为宝。

  • 标签: 变废为宝 地沟油 航煤 生物 中国 首飞
  • 简介:反应球磨是在机械力化学和机械合金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材料制备技术,其在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越性。在综述了固反应球磨技术的特点和机理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固反应球磨技术的过程模型及其在金属间化合物制备方面的应用,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固液反应球磨 数学模型 金属间化合物
  • 简介:据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 标签: 加快实施 国家科技 实施国家
  • 简介:7月26日,甘肃徽集团16万t锌冶炼项目奠基仪式在徽县柳林镇举行,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项目建成后,徽集团将成为甘肃省规模最大的锌冶炼企业。

  • 标签: 项目总投资 锌冶炼 冶炼企业 甘肃省
  • 简介:以硫酸铜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微波辅助相还原法制备了超细铜粉,研究了微波的引入对超细粉体制备的影响,通过XRD、激光粒度分析和TEM表征了粉体的结晶性能、粒度度以及粉体的形貌,研究表明,微波的引入可以明显加速晶化反应的进行,在较短时间内制得的铜纳米晶发育好于传统热处理方式制得的铜纳米晶。

  • 标签: 微波 液相还原 超细铜粉
  • 简介:以二水乙酸锌为原料,乙二醇甲醚和无水乙醇为溶剂,乙醇胺为稳定剂,六水合氯化铝为掺杂剂,合成AZO前驱,采用自制的位沉降装置在玻璃衬底上制备AZO薄膜,用XRD、UV—Vis、AFM、四探针、台阶仪等方法对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应用位沉降法制备AZO薄膜的优化条件为:溶胶浓度为0.5mol/L、Al3+/Zn2+浓度比为4at%、干燥温度100℃、干燥时间10min、预处理温度450℃、镀膜层数为20层、位沉降速度为5cm/min、预处理时间为10min、550℃退火2h,得到薄膜透光率为88%,方块电阻为536Ω/□。

  • 标签: 液位沉降法 AZO薄膜 光电性能
  • 简介:通过微观分析、性能测试和形貌观察,研究了Ni/TiO2基核壳结构微粒电流变性能与其浓度、剪切速率以及所加电磁场强度的关系,结果发现,成分相同时,电流变的强度随浓度和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强,但到达一定时趋于稳定,同时,电场和磁场复合加载有利于电流变强度的提高,其形貌亦出现微粒柱的相互交织。

  • 标签: 流变特性 电流变体 纳米核壳微粒
  • 简介:用气泡膜法连续式工艺,将MnC12·4H2O、ZnCl2和FeCl3·6H2O的混合水溶液与NaOH水溶液进行反应,制得了Mn0.25Zn0.23Fe1.04O2.04前体纳米粒子。这种前体经240℃、300℃、400℃、500℃、600℃、700℃和800℃烧结后,制得Mn0.25Zn0.23Fe1.04O2.04铁氧体纳米粒子。进行了XRD、VSM、SEM、TEM、FTIR和元素分析等测定,结果表明,全部烧结产品晶粒的粒径均在25nm以下;在240℃-700℃烧结产物的仃。在40.69-46.02emu/g;400℃及其以下温度烧结产品的Hc≈0;600℃烧结产品的Tc为458.1℃。测定了600℃烧结产品的SEM,以及240℃烧结产品的TEM。

  • 标签: 连续式气泡液膜法 制备 Mn-Zn铁氧体纳米粒子 磁饱和强度σs 剩余磁σ 矫顽力Hc
  • 简介:用甲醛气体降解法和染料脱色法评价4种市面上出售的光触媒喷产品的光催化活性,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两种评价手段的相关性良好。操作简单、耗时短的染料脱色法完全可以替代操作复杂、耗时长的气体降解法,在没有分析仪器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肉眼比色,因此,利用染料脱色法就可以实现对光触媒喷产品的现场快速评价。

  • 标签: 光触媒喷液 光催化活性 甲醛气体降解法 染料脱色法 相关性 快速评价
  • 简介:选取凹凸棒作为乳化剂,系统研究pH、颗粒浓度、油相体积分数以及不同价态盐对橄榄油/水型Pickering乳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pH在4~9范围内可制备出稳定的乳状;颗粒浓度的提高可增强乳液的分层和聚结稳定性;乳液滴直径随油相体积分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无机盐的引入不会对乳液相及水相的体积产生影响,但对乳液滴的尺寸分布影响显著,其中NaCl浓度的增加有利于乳状滴数均直径的增加,而CaCl2浓度增加时,乳状滴数均直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凹凸棒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乳化剂应用于绿色乳状的制备。

  • 标签: Pickering乳液 凹凸棒颗粒 制备条件 稳定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