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阐述管道腐蚀缺陷各种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以用于分析因塑性破坏机制而在内部压力和轴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失效的中-高韧性钢材腐蚀缺陷的弹塑性行为的分析模型、给出相应评价方法的公式。并对国内外腐蚀剩余强度评价模型进行初步比选,确定最优的腐蚀缺陷评价方法。为此选择某条输油管道在试运行阶段发生的腐蚀缺陷为案例进行评价得出结果,根据相应的规范制定相应的维修计划,用于以最低的保守程度预测内部压力下单个缺陷的剩余强度,进而显著降低管道维护和修理成本。

  • 标签: 管道 腐蚀 缺陷 计算模型 评价
  • 简介:研究了再生水管网中碳钢管材的腐蚀速率及机理,结果表明,碳钢管材表面腐蚀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并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消毒剂浓度小于7mg/L时形成的氧化膜保护管壁免遭腐蚀,不添加消毒剂时水中不能形成保护膜,消毒剂浓度过大则会对形成的氧化膜造成破坏。用电化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对其元素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了再生水对碳钢管材腐蚀作用模型。

  • 标签: 再生水 碳钢管材 腐蚀速率 消毒剂 电化学
  • 简介:通过金相观察、电化学腐蚀试验、晶间腐蚀试验和静态腐蚀失重试验,发现当热源间距为2mm时,接头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特性优于3mm和4mm时的接头。同时,该条件下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敏感性低于其它热源间距的接头。但热源间距对接头的均匀腐蚀速率影响很小。经过固溶淬火加时效处理的焊接接头耐电化学腐蚀性优于焊态接头,晶间腐蚀敏感性低于后者。另外,此热处理方法有助于减缓接头区均匀腐蚀速率。进一步分析表明,热源间距为2mm时的接头中,柱状晶在生长过程中,树枝晶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分枝较少,结晶后显微疏松等晶间杂质少,组织比较致密。固溶淬火加人工时效消除了焊缝的氢气孔,减少了侵蚀性阴离子对基体的吸附作用;同时,大量Mg、Si原子重新溶入铝合金基体,晶界杂质原子较焊态减少。

  • 标签: 6009铝合金 激光电弧复合焊 腐蚀性能
  • 简介:探讨了不同离心压力条件下得到的AZ91镁合金的凝固组织及在3.5%NaCl腐蚀介质中的耐腐蚀性能,利用光学显微镜以及XRD研究了凝固组织的变化,通过析氢集气法对其腐蚀性能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离心加压可以改变AZ91中第二相的分布形态,随着离心压力的增大,AZ91镁合金中第二相由断续的蠕虫状变为连续网状,在一定程度上对基体形成保护,提高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 标签: 压力 AZ91镁合金 组织 耐腐蚀性能
  • 简介:在磷酸盐电解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钼酸钠,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5083铝合金表面制备出完整的氧化膜,研究了钼酸钠浓度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利用SEM、EDS和XRD研究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成分和结构,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评价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钼酸钠浓度的增加,氧化膜的厚度先增后减,氧化膜表面的微孔数量逐渐减少,表面更加平整致密;氧化膜主要由γ-Al2O3组成,钼酸钠浓度对氧化膜成分和结构影响不明显;微弧氧化陶瓷膜提高了铝合金基体的耐腐蚀性能,当钼酸盐的浓度为1.0g/L时,氧化膜具有最低的自腐蚀电流和最高的阻抗模值,表现出最优的耐腐蚀性能。

  • 标签: 微弧氧化 5083铝合金 陶瓷膜 电化学阻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