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颡鱼为鲶形目,鲶科、颡鱼属,俗称黄牛牯,草牯或刺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一般个体在200~300g,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一般在20元/kg左右,是经济价值较高鱼类。本人于2002年在邕江进行

  • 标签: 黄颡鱼 网箱养殖 水域选择 网箱设计 鱼种放养 饵料投喂
  • 简介:河南省济源市大峪镇大奎岭村原是个干涸闭塞的山乡小村.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投运以后.20公里长的大峪湾形成了2万亩的广阔水域。该村以规模养鱼为突破口,经过5年发展.已有三分之一的农民身份转换为渔民。如今.该村年产鲜鱼3000吨。渔民均得“渔利”。目前。库区沿岸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水产养殖脱贫致富。在库区沿岸。各渔村正依托养鱼协会、渔业公司等新型载体进行市场运作.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提高了库区沿岸渔业经济的整体质量。

  • 标签: 农民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抗风险能力 脱贫致富 水产养殖 整体质量
  • 简介:缘盒龟(Cistoclemmysflavomarginata)俗名金头龟、缘闭壳龟等。因其背甲上的缘盾腹面为黄色,故名缘盒龟。目前,野生缘盒龟数量较少,国内仅有小规模养殖,且繁殖率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健康养殖缘盒龟对保护野生动物和提高经济效益都有双重作用。

  • 标签: 黄缘盒龟 养殖技术 金头龟 黄缘闭壳龟 生态习性 冬眠
  • 简介:乌鳢营养丰富且具多种药用功能。目前我国乌鳢产量主要来源于天然水域,人工养殖业虽已起步但尚不普遍。1999年我们从山东梁山县水产良种场引进乌鳢鱼苗,在我市台前县后方乡背洼地进行了池塘养殖乌鳢高产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产实践证明:6月下旬的鱼苗养至10月底,平均规格达80~100g,养至第二年的9月份,平均规格达800~1000g,平均亩产乌鳢2500~……

  • 标签: 沿黄背河洼地 乌鳢 养殖技术 生物学特性 鱼苗培育 成鱼养殖
  • 简介: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又名鼓鱼、腊丁、昂刺等,是一种小型名优淡水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它以其肉质细腻、无肌间刺、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现在颡鱼的饲养试验与人工繁殖已初步取得成功,一些地方已开始人工养殖,因此颡鱼的病害防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近年来对颡鱼的病原做了一些调查分……

  • 标签: 黄颡鱼 防治 烂鳃病 出血性水肿病 腹水病 车轮虫病
  • 简介:浅色姑鱼(NibeaCoibor)俗名白奈、金丝鱼免。隶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姑鱼属,是近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的海水网箱养殖优良品种。该鱼肉质细嫩、口感独特、味道鲜美,其鱼鳔是名贵的中药补品,备受港澳及日、韩客户欢迎。“白奈鱼胶”其药用及营养价值仅次于金钱鱼免,市场价格极高。九十

  • 标签: 浅色黄姑鱼 人工养殖 健康育苗技术 育苗设施
  • 简介:抗痢灵由12种中药组成,具有抗菌消炎、收敛止泻的作用,而且不易产生耐药性。用抗痢灵、诺氟沙星、痢菌净加庆大霉素三神药物分别对仔猪人工复制病例和自然病例治疗,结果表明:抗痢灵具有用量少;疗程短;疗效好,治疗率可达95.3%;且使用方便,治疗成本低的特点。

  • 标签: 抗痢灵 仔猪黄痢 疗效试验
  • 简介: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颡鱼的染色体玻片,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颡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4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90,颡核型公式为2n=28m+10sm+8st+6t。

  • 标签: 黄颡 染色体 核型
  • 简介:从南湾水库选出发育良好的颡鱼亲鱼,雌鱼规格100~200g/尾,雄鱼规格200~400g/尾,雌雄比1:0.5~1,催产药物为脑垂体和促排卵2号及绒毛膜促性性腺激素,二针注射,采取干法人工授精,微流水刺激,人工受精率67.5%.

  • 标签: 黄颡鱼 初报 南湾水库 催产药物 人工繁殖 雌鱼
  • 简介:  喉拟水龟俗名石龟、石金钱,是华南地区主要养殖龟种.其南方种群因生长快、病害少、个体大等优势而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

  • 标签: 喉拟 常见病害 幼龟常见
  • 简介:人工养殖喉拟水龟经济效益显著。特别是庭院和室内养殖是一条很好的致富门路。为探索喉拟水龟稚龟室内越冬养殖技术,发展喉拟水龟养殖业,笔者进行了室内饲养喉拟水龟稚龟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 标签: 黄喉拟水龟 稚龟 越冬饲养 池塘养殖 苗种放养 日常管理
  • 简介:生猪屠宰后出现的红、膘肉影响肉品质量,有的还危害人体健康。笔者在巴中市生猪定点屠宰场从事检疫工作9年,结合一些生猪屠宰后,肉尸出现红膘、膘肉的有关情况,特综述红、膘肉的鉴别方法、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进行处理和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旨在为动物检疫人员工作和人们合理食用提供参考。

  • 标签: 生猪定点屠宰场 黄膘肉 宰后 肉品质量 人体健康 检疫工作
  • 简介:瓦氏颡鱼(Pelteobagrusvachelli)俗称江骨、江颡,隶属于鲶形目,鱼尝科,颡鱼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一带的河流、湖泊、水库,广东地区较少分布。该鱼属底栖性鱼类,喜栖息于水体下层石砾附近,怕强光,以群体摄食活动为主,杂食性,适温广,有一定的耐低氧能力,抗病能力较强,是颡鱼属中生长速度最快,体型最大的一个品种。

  • 标签: 瓦氏黄颡鱼 育苗试验 鲶形目 人工繁殖 杂食性 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