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鱼虾蟹贝类像陆生动物一样,当生命活动停止,失去生命活力而死亡的时候,躯体便开始变得僵硬,体内的各种酶继续作用,肌肉、内脏组织进行自行分解,同时,鱼虾蟹贝体上的各种细菌也趁机体失去兔疫抗体而大量生长繁殖,使身体僵硬的鱼虾蟹贝被细菌分解,出现腐败变质,发出异常的臭气。纲茵微生这种分解作用,

  • 标签: 虾蟹 贝类 鲜度 生长繁殖 内脏组织 肌肉
  • 简介:1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利用有益微生种群改善池塘养殖水体的环境质量,平衡池塘养殖水体中的微生浮游单胞藻类,促进养殖鱼类生长,降低发病率,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并在群众性的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促进池塘健康养殖的发展。2材料方法2.1材料

  • 标签: 微生物制剂 健康养殖 池塘养殖 水质调控
  • 简介:简述了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的特性及其在对虾养殖中的疾病防治和水质净化机理,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 标签: 微生物 对虾养殖 应用
  • 简介:微生制剂就是从微生生活的环境中,通过采样、富集培养、分离等特殊加工,使某一种或几种微生从与它混杂的微生群中分离出来,再经过培养而制成单一或复合的有益微生群体,用不同的载体和加工工艺而制成水剂、粉剂、片剂等品种。它通过高效调节水质、调解水体微生态环境而间接防止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微生物制剂 水产养殖 微生物群体 微生态环境 应用 水产动物疾病
  • 简介:按照一般的习惯,水产养殖户往往主要使用各种药物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促进鱼类的生长。但是,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和总结,由依赖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水质恶化,有害物增多,抗药性,毒性等)等弊端日渐暴露出来,并已引起广大水产养殖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很多水产科技单位、专家纷纷致力于研究减少药物在鱼病防治中的运用、增加综合效益的各种新途径。根据目前微生制剂在水产业上的实验和实践来看,微生制剂在改善养殖水体环境、提高养殖鱼类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然而,现在的养殖户们大多对有益微生在池塘养殖中的作用认识不深,往往认为它既不杀虫也不灭菌,没什么大作用,各类杀虫剂和灭菌药成了他们的首选用品。针对此类情况,笔者根据自己的认识简单谈谈有关微生制剂的几个问题,旨在抛砖引玉,为养户们带来一点启示。一、什么是鱼用微生制剂微生制剂在畜牧等方面早已有广泛的应用。现在所说的是应用在水产上的微生制剂。所谓鱼用微生制剂,是利用鱼虾等动物体有益的微生或促进物质,经特殊加工工艺而制成的活菌制剂。它可用于水中微生调控、净化水质,能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或生态效应;也可用于调整或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平衡,达到防...

  • 标签: 养殖综合 应用微 微生物制剂
  • 简介: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水体氮素污染日益突出,硝化微生在水产养殖环境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淡水养殖环境中硝化微生的多样性、作用机理、厌氧氨氧化过程和机理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今后的研究工作:(1)淡水养殖水域硝化作用和氨氧化微生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2)淡水养殖环境氨氧化微生及其他氮素转化关键微生的过程机理;(3)深入研究特定生态系统中如池塘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各个过程,构建相关氮素转化和氮素平衡模型,为完善淡水池塘生态系统氮循环理论、水产养殖环境的氮素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 标签: 淡水养殖环境 氮循环 氨氧化微生物 厌氧氨氧化 养殖池塘
  • 简介: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六口不同养殖水平的池塘沉积的淤泥的研究表明:亩净产500公斤左右的混养池塘淤泥的年沉积厚度约为10~15厘米,每立方米淤泥湿重1040公斤,其含水量为76.3%。沉积的淤泥大部分来源于投放的而未被鱼类彻底利用的肥饲料。但是,起源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淤泥,也可占池塘淤泥总量的24~36%。

  • 标签: 池塘淤泥 理化性质 饲料 投放 鱼类 微生物活性
  • 简介:三、利生素微生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一)池塘养鱼的应用1.土池养殖海鲈鱼效果:广东斗门县白藤湖农业发展公司陈锦华96年养殖鱼塘两口,每口鱼塘面积8亩。其中有一口养殖海鲈成鱼,6月中旬开始发生鱼病,6月28日投放利生素以后,池水呈亮丽的绿色,水面和池边丝藻、水沫消失,鱼的摄食强度增加,

  • 标签: 水产养殖病害 有益微生物 鱼塘 海鲈 土池养殖 池塘养鱼
  • 简介:水体污染、抗生素滥用……不正确的养殖观念和方法,导致底质和水体中的微生平衡被打破,有害菌大量增殖,引发鱼虾病害,成活率降低,产品市场价值不高。会上,上海乾界生物公司总经理林江一以《微生在再建水产养殖环境疾病防控中的应用》为题,为水产从业者讲述微生系统在水产养殖生态中的微妙作用。

  • 标签: 平衡体系 微生物 养殖水体 总经理
  • 简介:长期以来,微生技术基本上都是以巴斯德、柯赫等提出的纯培养概念为指导思想进行研究。即使到了70年代初期,微生学工作者在研究和发展微生技术的全过程中,无论是手操作、机械化或自动化的方法,始终是围绕着纯培养的概念进行。而鱼类病原微生的研究也只是徘徊在纯培养的技术上:经过近10多年的努力,在微生诊检技术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 标签: 纯培养 鱼病 机械化 鱼类 病原微生物 应用
  • 简介:1、环境因素大部分微生制剂使用于非可控的养殖水体,环境因素(如:溶解氧,碱度,温度,pH值等和天气状况)会对微生制剂的使用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1.1溶解氧水体溶解氧的高低,会影响到好氧菌生长速率和氧化分解污染物的效率。目前微生制剂中芽孢杆菌为好氧菌(或兼性),硝化细菌为严格好氧菌,使用含有这类活菌的产品,一定要保持水体足够的溶氧,才能维持细菌快速繁殖和对污染物的有效分解。以硝化细菌为例,

  • 标签: 微生物制剂 硝化细菌 溶解氧 好氧菌 养殖水体 兼性
  • 简介:鼋(Pelochelysbibroni)隶属龟鳖、鳖科,俗称绿头龟、癫头鼋、黄沙鳖、烂团鱼。暖温性淡水爬行动物,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省(自治区),以浙江的瓯江分布数量较多,国外分布于东南亚的缅甸南部和菲律宾等地。

  • 标签: 生物学特征 摄食方式 生污习怪
  • 简介:黄鳝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鱼类,本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概述黄鳝性逆转、生长年龄、食性、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毒性试验、内分泌腺、染色体组型等生物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黄鳝 生物学 研究进展
  • 简介:条鲈moronesaxatilis(Walbaum),又名条纹石鳍、条纹鲈等,隶属于鲈形目(Perclformes)、暖鲈科Percichthyidae),是一种溯河性鱼类,原产于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在美国南部及东部的几个洲的河流和水库中都有其自然分布种群。

  • 标签: 养殖 条纹鲈 自然分布 鱼类 鲈形目 种群
  • 简介:漠斑牙鲆(Paralichthyslethostigma),原产于美国,是一种新养殖品种,具有肉质细嫩、生长快、品质优等特点。对环境因子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在海水、半咸水,甚至淡水中生存,并且具有广温性,适宜进行人工养殖。目前我国已经引进漠斑牙鲆,为了使国内的养殖界对其有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现将有关该鱼生物及其人工繁育方面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综述如下。

  • 标签: 漠斑牙鲆 生物学 人工繁育
  • 简介:水蛭,俗称蚂蟥,隶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颚蛭目,水蛭科,是我国传统的药用水生动物。水蛭的干制品是一味中药,具有破血逐淤,通经消瘢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中风、高血压、闭经、跌打损伤和淤血肿痛等。近年来,还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不错的疗效。过去水蛭以自然捕劳为主,近年来,由于稻田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污染,导致水蛭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 标签: 生物学特性 水蛭 养殖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 工业废水污染 环节动物门
  • 简介:2001年在兴凯湖档壁镇对兴凯Bo进行渔业生物调查,共采集兴凯Bo203尾。捕捞群体体长由15.3-26.3cm组成,平均为20.6cm;体得由50-270g组成,平均为125g;年龄组成为2^+-7^+龄;体长体重相关关系为W+0.005L^3.312,r=0.983,n=45;性比为1:1.5(♀:♂);相对生殖力8.3-127.5粒/g,平均为62.7粒/g;绝对生殖力750-30000粒,平均为10765粒;成熟系数雌群0.56%-7.88%,平均为4.48%;雄群0.60%-1.88%,平均为1%;肥满度系数雌群为1.2-1.6%,平均为1.4%;雄群0.8-1.3%,平均为1.0%;种群数量2001年约160t。兴凯湖兴凯Bo的资源呈明显下降状态,亟待加强种质资源保护。

  • 标签: 兴凯湖 兴凯Bo 渔业生物学 渔业资源 资源保护
  • 简介:银皖鲫是以方正银鲫作母本,草鱼作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培育的新型鲫鱼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食性广、易饲养、耐低氧、抗病力强等特点,是池塘养殖的优良品种.

  • 标签: 银皖鲫 生物学 饲养管理 杂交培育
  • 简介:丁鱥(Tincatmca)隶属于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鱥属,广泛分布于欧洲内陆河流、湖泊,在我国分布于新疆。丁鱥是近年来新兴的名优养殖鱼类,因其肉质好而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看好。近两年,黑龙江省也开始丁鱥养殖试验,养殖效果良好。

  • 标签: 生物学特性 丁鱥 养殖技术 雅罗鱼亚科 内陆河流 养殖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