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2003年5、7、9、11月对黑龙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计8门127种,以绿藻、硅藻为主,分别占47%和44%,尺骨针杆藻、细星杆藻、钝脆杆藻、颗粒直链硅藻、美丽星杆藻、歧射盘星藻、毕氏林氏藻、卵形隐藻等为优势种.浮游植物数量为351.29×104ind./L,以硅藻为主,数量为244.62×104ind./L占69.63%,生物量为3.88mg/L,硅藻最高,为3.11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数量夏季最高为575.28×104ind./L,生物量以秋季最高5.655mg/L;水平分布抚远江段最高,平均为531.47×104ind./L和4.95mg/L.多样性指数变化是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均匀度指数变化是冬季>夏季>春季>秋季.

  • 标签: 秋季 群落结构特征 夏季 浮游植物 春季 冬季
  • 简介:2003年5、7、9、11月对黑龙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共计4门64种,以原生动物、轮虫为主,分别占35.94%和42.19%;前节晶囊轮虫、锥形似铃壳虫、螺形龟甲轮虫、尖削叶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多足变形虫、单缩虫等为优势种.浮游动物数量为6859.8ind./L,以原生动物为主;数量为5875ind./L,占85.64%;生物量为0.916mg/L,轮虫最高,为0.591mg/L.浮游动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数量春季最高为11897ind./L;生物量以秋季最高1.56mg/L;水平分布勤得利江段最高,平均为8430ind./L和1.234mg/L.黑龙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变化是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均匀度指数变化是秋季>夏季>冬季>春季.

  • 标签: 黑龙江 浮游动物 种类结构 密度 生物量 季节变化
  • 简介:2002年7月22日对太平湖的浮游生物现状进行了研究.太平湖浮游生物种类共计61个种(属),浮游植物有39属,浮游动物为22个种属.太平湖浮游生物量的特点是浮游植物高而浮游动物低.浮游植物量为33.91mg/l,优势种群为硅藻门、绿藻门和裸藻门,从分布上看中、上游浮游植物量明显高于下游,上层高于底层;浮游动物量为0.45mg/l,优势种群为轮虫,其分布规律是上游高于中、下游,底层高于上层;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为12.66g/m2*d,水柱日毛产量为20.91gO2/m2*d,浮游生物可提供的鲢、鳙鱼产力为211.63kg/hm2.太平湖为超富营养型.

  • 标签: 生物群落 太平湖 浮游生物 鱼产力
  • 简介:2005年夏季(7、8、9三月),在泰州地区暴发了以高热、皮肤发红、食欲减绝,传播速度快、病程长,病情反复,有一定死亡率为特征的生猪“高热病”。之所以定名为高热病,是因为此病很难确诊为某一病,其病症多以一种为主,间或杂以其他多种症侯。或以猪附红体为主,或以流感为主,或以肺疫为主.或并发或继发。在兽医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组织的疫情调查当中发现,此次发病猪户(特别是散养户)其发病原因除气候、病原感染外与发病猪舍的建筑有很大的关系。

  • 标签: 猪舍建筑 评鉴 生产 行政部门 发病原因 高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