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江门市淡水养鱼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几年,塘鱼养殖迅速发展,鱼苗鱼种需求量日增,新优品种养殖方兴未艾。淡水白鲳、罗氏沼虾、奥尼鱼、桂花鱼等已逐步向规模养殖发展,部分品种已经形成拳头产品。但由于淡水白鲳、罗氏沼虾、奥尼鱼等品种抗寒能力差,常规越冬成活率很低,生产春苗又往往延误养殖季节,影响养殖生产的发展。

  • 标签: 奥尼鱼 淡水白鲳 罗氏沼虾 品种 塘鱼 越冬成活率
  • 简介:2006年2月25日(9:00-16:00)将在中国农业大学东区学生一号公寓三层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2006春季全国畜牧兽医大型人才招聘会”。本次人才招聘会由中国农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联合主办,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招聘与人才就业很好的互动结合,以使毕业生更好的择业,更好的满足畜牧兽医企事业单位吸纳人才。

  • 标签: 人才招聘 畜牧兽医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春季 学生活动中心 就业指导
  • 简介:中国地大物博,江河众多,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仅以长江为例,长江共有近300余种鱼类,但其中已被开发利用的仅50种左右,剩下的大量资源尚未利用,特别是作为观赏鱼对象的野生资源几乎是一块处女地,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马来西亚的龙鱼、泰国老虎鱼、非洲的雷龙等外来大型鱼的价格动辄成千上万,可是在中国,类似的品种还只是大家的盘中之物,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它们的观赏价值。笔者今天就介绍四种极具观赏价值,并且正在开发中或已经开发的中国原生大型观赏鱼,希借此激发相关人士加大对中国原生观赏鱼的开发力度。

  • 标签: 观赏鱼 中国 开发利用 鱼类资源 观赏价值 野生资源
  • 简介:为了加强我省渔业水域、特别是边境水域的渔政管理和水上安全监督,以及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工作,由国家和省财政部门投资88万元人民币建造的我省最大的一艘渔政检查船,即“中国渔政L101号”船,历经1年零6个月,已于1994年7月份,经省渔船检验部门检验,正式交付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使用。经近一段时间的使用,船舶各方面性

  • 标签: 检查船 渔政管理 渔业水域环境 边境水域 水上安全 渔船检验
  • 简介:为掌握宁夏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状况,于2013年春季、夏季、秋季调查沙湖8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并评价沙湖水质状况。结果表明:3个季节在沙湖共采集了17种大型底栖动物,隶属6科,主要由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组成,且随季节与空间变化显著;沙湖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类群为水生昆虫幼虫;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指数较低,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91和0.51;依据多样性指数和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分布对沙湖水质进行综合评价,沙湖水域属重度污染,夏季沙湖污染最严重,秋季沙湖受污染状况略好于春季。

  • 标签: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环境评价 沙湖
  • 简介:1、成果简介由汕头大学、汕头市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汕头市澄海区琼胶厂共同开展了大型海藻龙须菜良种繁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琼胶等高值产品开发及产业的相关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建立了龙须菜海水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范,制定了龙须菜地方技术标准3项,填补了国家标准的空白。(2)建立了龙须菜与海

  • 标签: 大型海藻 栽培技术规范 汕头市澄海区 栽培技术示范 海水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 简介:松嫩平原上的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丹顶鹤等大型水禽和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笔者于2008年春、夏和秋三季对扎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底栖动物主要由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组成,共计93种(属);春节物种数最高(64种),秋季次之(54种),夏季最少(38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都是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夏季Sinnpson优势度指数(D)最高,秋季次之,春季最低。

  • 标签: 扎龙湿地自然保护区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 简介:2014年6月,按照海洋资源调查规范,调查北黄海大连沿岸的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as原产区中的旅顺口区塔河湾附近海域和大连金州新区城山头海滨地貌保护区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密度、生物量,计算优势种、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相似性,探讨其修复策略。结果表明,两处海域刺参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基本相同,优势种组成相似,优势类群均为软体动物;物种组成因饵料条件及周边海域底质不同呈现差异性分化;两处海域内海星类与刺参的密度比分别约为1∶3和1∶1,海星类与刺参的生物量比值与密度比相同;海星类与海胆类密度比均约为1∶1和3∶1,海星类与刺参及海胆类密度和的比分别为1∶4和1∶1,海胆类与刺参密度比均约为1∶2。根据调查结果认为刺参生境和增养殖区的养护、修复策略为:(1)多种共养,以参为主;(2)控制海星,适度增殖海胆;(3)提高初级生产力,降低污染。

  • 标签: 刺参生境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特征 修复策略
  • 简介:2011年8月,对海浪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共采集到了大型底栖动物14目31科56种,其中水生昆虫43种,分属7目21科,占总数75.44%。海浪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境内大型底栖动物共计13目30科51种,依群落数量看,蜉蝣目、毛翅目、双翅目为优势类群。海浪河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80.19ind.m-2、生物量为3.20g.m-2。在各功能摄食生态类群中,捕食者最多,为25种,收集者15种,撕食者10种,刮食者6种。角锥毛石蚕(Brachycentinao)、泥苞虫(Setodes)、小划蝽(Sigasubstraia-ta)、Epeorusuenoi和Stenpsychegriseipennis是目前海浪河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采用Shannon-Weiner生物指数、BI生物指数和Simposon生物指数对海浪河水质评价表明,各生物指数水质评价结果相似,洁净度排序趋势基本一致,均表明海浪河特有鱼类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境内水质比较清洁。

  • 标签: 海浪河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监测 水质
  • 简介:二十一世纪是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高度信息的时代。江泽民同志曾强调“四个现代,哪一也离不开信息现代”,极其精辟地指出了信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就连渔

  • 标签: 渔业 信息化应用 作业安全 科学技术
  • 简介:规模猪场的猪群由于生长环境密集,猪群周转频繁、猪只之间接触机会增多,以及引种等因素的影响,寄生虫病的危害十分严重,常常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猪寄生虫病是潜伏性危害养猪业的疾病,给规模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这种潜在的损失往往为许多猪场所忽视。因此,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规模化猪场 驱虫工作 猪寄生虫病 猪群周转 体内外寄生虫 生长环境
  • 简介: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粤北山区,山塘和水库众多,水产养殖以大水面为主。过去,大水面养殖总是难以避免“卖鱼拉网数十人,裸身赶鱼遍地逃,起网之后数十斤”的尴尬捕鱼局面。为解决大水面“捕鱼难”的问题,

  • 标签: 大水面养殖 捕鱼技术 机械化 粤北山区 水产养殖 拉网
  • 简介:一些传统养鱼,负面影响较大,污染环境,生产落后,亟待改革,本文叙述了世界工业养鱼发展特点;我国工业养鱼特点;世界工业养鱼模式以及工业养鱼者应如何发挥工业养鱼的优势,只有发展工业养鱼,水产业才能走向要持续发展之路,彻底改变水产养殖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标签: 工业化养鱼 水产养殖 可持续发展 世界 发展特点
  • 简介:1997年,伦学臣承包了原全居乡双丰村的450亩鱼池,四年来他累计投资160万元,建起了2lO平方米的场房,架起了动力线,承包了原合居乡颗粒饵料加工厂,购买增氧机15台,购买自动投饵机23台,将浅水池改造成具备越冬能力的标准池塘300亩,建成了涝洲镇第一家机械渔场。

  • 标签: 伦学臣 机械化养鱼 饲料成本 产量 劳动效率 经济效益
  • 简介:工厂养鱼是应用各种现代技术设施的养鱼方法,也是高密度温流水养鱼的一种完善形式,各种养鱼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基本上均可自动调节或人工控制,劳动生产效率非常高,如日本的流水养鲤,平均每平方米水池产鱼9.7斤,最高达440斤,折合亩产29万斤;养美洲鲶高产者折合亩产33万斤;养鲍鱼、对虾和蛳鱼每英亩产80—300吨,折合亩产44万斤。

  • 标签: 亩产 工厂化养鱼 水养 平方米 温流水 养鱼方法
  • 简介:为了便于科技论文的收集、储存、检索、利用和交流,国家对科技论文的撰写和编排格式作了详细规定。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一般为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参考文献。下面对科技论文主要组成部分及写作规范要点逐一论述。

  • 标签: 科技论文 写作规范化 写作格式
  • 简介:本文介绍了方斑东风螺从亲螺选购、暂养、浮游幼虫培育、幼稚螺培育、东风螺工厂养殖、育苗养殖饲料的选择、人工诱导、东风螺异常脱壳等生产操作技术和问题处理方法.

  • 标签: 方斑东风螺 育苗 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