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选用合适的化学麻醉剂可减少鲤Cyprinuscarpio在生产和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激反应,提高成鲤的活率,减低成本。本文综述了鲤麻醉的最新资料,探讨麻醉剂选择原理及麻醉方法,以期为鲤的养殖业做出贡献。

  • 标签: 麻醉剂 麻醉
  • 简介:在我国南方地区,每逢夏秋季天气炎热期间,在池塘的下风处,经常发现水面堆积一大片蓝绿色的藻类薄层,严重时藻类层会覆盖池塘水面的大部分。这是由于蓝藻类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reuginosa)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华东地区称之为'湖靛':因微囊藻过度繁殖和大

  • 标签: 微囊藻 鱼类 杀灭方法 植物性敌害 毒害机制 防除方法
  • 简介:针对当前水产专业基础化学教学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分层次小班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一系列措施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以期提高基础化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水产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 标签: 水产专业 基础化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正《水环境化学》是研究各类天然水体化学组成、分析方法以及水体中各种物质来源、存在形式、迁移转化过程和分布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重要骨干专业基础课程。"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质"。可以说,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只有学好《水环境化学》特别是《水环境化学》的实验实训等实践环节,才能在将来的生产实践当中应用自如,减少一些因水质败坏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然而,随着水产行业的迅猛发展,《水环境化学》的前沿和实用日益突出,使得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不合理、实验教学方法落后。表现在教学内容单

  • 标签: 环境化学 水产养殖专业 实践教学 学生 实验教学内容 实践环节
  • 简介:斑点叉尾鮰Ictaluruspunctatuo(台湾称淡水鲶),是美国主要养殖鱼类,自80年代以来,我国从美国引进这种优良的淡水鱼类进行池塘养殖获得良好的效果,深受养鱼户的欢迎。然而在养殖过程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药剂和农药防治鱼病,由于未能了解药物的性质和正确掌握药物的浓度,常因治病心切滥用药物或施放浓度过高而发生药物中毒事故。

  • 标签: 化学药品 农药 斑点叉尾鮰 毒性 合理用药 鱼病防治
  • 简介: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很多专业都开设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其实验项目和考核方式千篇一律,很少考虑到专业的区别和特色,最终影响各专业的实验教学效果。本文以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为例,针对传统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的弊端,结合水产养殖专业特点设立课程教学目标,提出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引入设计实验,丰富教学方式,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并建立多元化考核标准的改革方案,以期为水产养殖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 标签: 水产养殖 生物化学 实验 教学
  • 简介:为适应现代渔业发展需求,结合水产学院教学工作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和考核机制等方面对养殖水环境化学实验教学进行系列改革探索,以期为水产行业培养出在养殖水环境化学方面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过硬分析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

  • 标签: 养殖水环境化学 实验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机制
  • 简介:是水产养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具备常规渔业水质分析技术和水质评价管理的能力,使学生到工作岗位之后,能够独立进行渔业水质分析,正确进行建场渔业水源选择、鱼池水质监测、水污染控制等,指导渔业生产,保证养殖对象能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中.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品质和实验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熟练掌握水质分析技术,具有扎实的生产实践技能.为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如下良好的实验习惯:

  • 标签: 《水分析技术与水化学》 课程教学 实验习惯培养 水产养殖专业
  • 简介:近年来,一些水族爱好者已不满足于单纯地饲养观赏鱼,而将各种水草作为水族缸内的又一重要景物,与岩石、沉木、鱼类巧妙地搭配于一体,构成接近于自然生态景观的水族世界。一般来说,在水族缸内培育水草要具备四个因素:

  • 标签: 水草 种植 观赏鱼 饲养 观赏性 培育
  • 简介:利用强壮红点鲑(Salvelinusconfluentus)的微卫星筛选出适用于我国的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花糕红点鲑(Salvelinusmalma)的多态引物,并分析其鸭绿江种群的遗传多样。结果显示,在强壮红点鲑的10个微卫星引物中有5个在花糕红点鲑群体中具有多态,鸭绿江种群的等位基因数(N)a为6~22(平均15),杂合度(H)为0.4063~0.9333(平均0.7851),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164~0.9198(平均0.8536)。强壮红点鲑微卫星引物在花糕红点鲑中具有很好的通用,花糕红点鲑的鸭绿江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水平。本研究结果为我国花糕红点鲑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遗传学理论依据。

  • 标签: 花糕红点鲑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鸭绿江
  • 简介:病原传染肌肉坏死病毒。症状感染时体色发白,腹节发红,尾部肌肉组织呈点状或扩散的坏死症状,体表有不规则黑斑,则可初步断定患有传染肌肉坏死病。流行情况凡纳滨对虾目前是主要易感种类,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均可感染,养殖在海水和低盐度的咸淡水中的幼虾和半成虾最容易受到感染。该病发病缓慢,累计死亡率高达70%,引起病发的原因可能与养殖过程中温度、盐度过高或过低、撒网捕虾或投喂劣质饲料等因素有关。

  • 标签: 肌肉坏死病 凡纳滨对虾 传染性 养殖过程 肌肉组织 流行情况
  • 简介:人们常把寄生虫鱼病称之为侵袭鱼病。侵袭鱼病是养鱼生产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大鱼小鱼都可感染,对鱼最敏感,一旦发病如不及时治疗有些病害会造成一些养殖鱼类的减产或绝产,是制约水产养殖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杀虫药物的大量使用,使一些寄生虫产生了抗药性,原有的药物剂量已不能将寄生虫体杀死,新的药物剂量又较难掌握,为此,把近几年在治疗常见的几种侵袭鱼病的办法介绍给大家,供广大从事水产养殖的同仁借鉴。

  • 标签: 寄生虫性鱼病 侵袭性 诊治 药物剂量 水产养殖 养鱼生产
  • 简介:猪流行腹泻(PED)是由腹泻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接触肠道传染病,特征为呕吐、腹泻和脱水。它主要发生于冬季寒冷的季节(北方强冷空气南下时多发)。2006年3月_4月份期间,某猪场发生了猪流行腹泻却在冬末春初之际,猪场内部先是肉猪群,然后保胎舍,最后至产房仔猪,发病日龄渐渐推到刚生仔猪,2号产房有4窝刚生仔猪100%死亡,其中6号产房仔猪(10-35日龄)550头全部拉稀,死亡率9.45%。肉猪群腹泻全部发生,死亡率2%;哺乳母猪发病率7.2%,死亡率为0;妊娠母猪发病率17%,死亡率为0。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猪流行性腹泻 猪场 诊治 发病日龄 肠道传染病 死亡率
  • 简介:2006年9月22日至10月12日,广东云浮某镇同一养猪片区有多个养户进苗后1个月内的小猪陆续出现体温升高、顽固腹泻.一般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很差或无效,病猪不久脱水、消瘦,多以死淘告终.统计发病率10%-50%.死淘率在2%-18.65%.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和实验室检查.10月3日诊断为由致病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致病肠杆菌及志贺氏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小猪腹泻。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特别是使用了高敏药物先锋VI等药物和微生态制剂牧丰宝、高效益生素.结合补液和加强营养调理,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一卞姓养户猪群腹泻特别严重、顽固.现将其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顽固性腹泻 致病性大肠杆菌 小猪 诊治 抗菌药物 流行病学调查
  • 简介:最近,由海南大学、南海水产研究所、三亚纨美海洋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展的法螺人工繁育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成果。在前些年亲螺成功驯化并产卵的基础上.今年亲螺已产卵2213个,并由原来的每年产卵一次(冬季)增至目前的每年两次(冬季和夏季)。目前,卯囊陆续孵化幼虫,且幼虫生长发育良好。野生贝类法螺人工育苗有望变成现实。

  • 标签: 人工繁育 海南大学 海洋资源开发 水产研究所 生长发育
  • 简介:巴马香猪原产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1995年3月。巴马被国家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香猪之乡”。巴马香猪野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俗称“两头乌”,因其骨细皮酥、肉质细嫩、食之其感鲜香,遂命名为“香猪”。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2000年3月,我市在该地区陆续引进了350头种猪,经过6年的饲养观察。巴马香猪已经在松滋这块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 标签: 香猪 适应性 专业委员会 饲养观察 肉质
  • 简介: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有密切联系.

  • 标签: 渔业资源 生态保护 生物多样性 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