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一、宿豫县蚕桑生产现状我县有蚕桑生产的乡、镇、场计24个,现有桑园面积5273.6公顷(1998年6月26日丁咀会议上统计),1998年全县发放5批蚕种计192430张.年发种量超万张的乡镇有8个,桑园面积达到20公顷以上的重点村有126个.高产典型很多,如丁咀乡继先村楼东组,大兴镇卢集村二组,蚕种场蚕桑村六组,桑园面积均在10公顷以上,公顷产茧达到2250公斤以上,每公顷收入超3万元.蚕茧质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1998年秋蚕,由于气候条件好,饲养技术到位,加之宣传和实施仪评定价,蚕茧质量有很大提高,平均上车茧率在80%以上,50克干

  • 标签: 蚕桑生产 宿豫县 主要措施 蚕茧质量 桑园面积 茧丝绸
  • 简介:会东县溜姑、鲁吉、大崇三个乡位于金沙江西岸,属于干热河谷地带,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适宜多种农经作物综合发展,更是有利于桑树生长发育。这三个乡蚕桑起步较晚,从1985年开始发展,通过年年育苗、栽桑、嫁接,到95年发种25736张,产茧14783担。养蚕、产茧分别占全县95年

  • 标签: 主要措施 金沙江 共育室 养蚕布局 干热河谷 桑品种
  • 简介:重庆市的蚕种生产,多年来都是以春季生产为主,秋季生产为辅的生产格局,很少有种场进行夏季蚕种生产。为解决种场近几年劳动力紧缺的突出矛盾,提高房屋设备的利用率,解决秋用种入库计划困难的难题,我场从2004年开始探索夏季蚕种生产,见表1。在工作中摸索出了一些经验,与同行商榷。

  • 标签: 蚕种生产 夏季 技术 繁育 春季生产 房屋设备
  • 简介:玉林地区夏秋蚕饲养量在逐年增多,但夏秋蚕期气候条件恶劣、叶质较春季差、夏秋蚕易暴发蚕病,因此,要养好夏秋蚕必须根据夏秋蚕的饲养特点,抓住关键点,掌握恶劣环境条件对蚕体生长发育影响的规律性,把握时机,创造条件,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各个技术环节,才能夺取夏秋蚕的稳产和高产。

  • 标签: 玉林市 夏秋蚕 饲养技术
  • 简介:随着蚕桑生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桑树病虫害对桑树的危害程度不断加剧,桑树病虫害种群及空间分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某些病虫害的蔓延速度加快,危害成灾,这无疑对蚕桑生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针对重庆市桑病虫发生情况,为减轻桑病虫危害损失,确保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从重庆市桑树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特提出桑树主要病虫害的联防联治技术措施

  • 标签: 桑树病虫害 联防联治 技术 蚕桑生产 危害程度 空间分布
  • 简介:丰利镇九河村农民郭秀成1998年前承包耕地种植西瓜,1998年看准蚕茧生产优势,特别是养蚕辛苦时间短、受气候因素影响比种植西瓜小、蚕茧市场销路相对稳定的优点,利用自己承包的土地发展蚕桑生产.由于家中只有他一个劳力(妻子是医院的护士,小孩在上学),几年来,利用西瓜大棚进行养蚕,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雇人进行蚕桑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西瓜 大棚养蚕 种植 利用 气候因素 蚕茧
  • 简介:荣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蚕桑产业已成为该县基地乡镇农民增收的重点支主产业。截止2013年,全县桑园面积达2866.7hm^2,养蚕3.5万张,其中小蚕共育2.6万张,产茧1225t,平均单产达到35kg/张,蚕农茧款收入5075万元。2013年,该县承担了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 标签: 产业基地 蚕桑生产 荣县 栽桑养蚕 蚕桑产业 农民增收
  • 简介:蚕桑产业是发展我市农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近几年来,经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到10万亩桑园规模,其中新栽桑园累计达4万亩,初步形成了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产业特色.下面就我市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的做法简述如下.

  • 标签: 如皋市 蚕业产业 基地建设 桑园规模
  • 简介:建立新桑园是蚕桑生产的一项基本建设。桑树系多年生木本植物,一旦栽植,多年收获。建园时要从长远利益出发,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避免中途变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考虑桑园土壤、布局、防止污染、桑树行向等因素的基础上,须作好如下几个环节,以利夯实蚕桑生产的基础工作,提高桑叶产质量。

  • 标签: 桑园土壤 多年生木本植物 蚕桑生产 防止污染 产质量 桑树
  • 简介:欧盟是全球领先的香蕉进口市场。2017年欧盟香蕉进口量占全球香蕉进口总量的30%左右。欧洲的香蕉需求在节日期间较低,因为季节性水果消费量通常在此期间增长。2017年,由于夏季气温较低,香蕉需求量保持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消费量,并使欧盟以外的香蕉出口减少了约21%。同期波兰进口香蕉及巴蕉类产品达46.62万t,同比增长31%,在全球香蕉进口量排名中位列第16位,其香蕉进口量占香蕉国际贸易总量的1.7%,在欧盟香蕉进口中排第7位。波兰主要从厄瓜多尔(2017进口量为20.5万t,占进口总量的44%)、哥伦比亚(8.2万t)和哥斯达黎加(6.3万t)进口香蕉。

  • 标签: 进口国 香蕉 欧盟 波兰 哥斯达黎加 进口量
  • 简介:攀西地区是四川省重要的优质蚕茧生产区,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特点,形成了四边桑、坡地桑、大行桑、密植桑等不同的栽桑模式,桑树的管理方式也有所差异。本文就四川攀西地区形成的桑树栽植方式及管理进行了多年的调查,并提出了不同桑树栽植方式实现桑叶增产的技术措施

  • 标签: 桑树 栽培模式 四川攀西
  • 简介:通过分析1950—2015年蚕桑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并用桑园面积、蚕种发放量、蚕茧产量三个指标分析了我国江苏、浙江、四川(含重庆)、广东、广西、云南等主要蚕区的发展情况。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认为1950年以来我国蚕桑呈现出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蚕桑产业发生结构性转移,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蚕桑产业发展反弹性弱的特点,并结合中国蚕桑发展的实际和当前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打造高效省力的蚕桑生产方式,全方位提升蚕桑产业产品附加值,加快"立桑为业"的步伐,延长蚕桑产业链等对策。

  • 标签: 蚕桑产业 发展情况 对策
  • 简介:本研究针对会东县近年蚕桑生产快速发展,桑树不断增多,桑树病虫为害日趋严重的现况,采取冬季普施封园药;桑树生长期间,深入田间,调查病虫发生情况,及时预测预报;在防治方法上,采取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防治策略,有效地控制了会东县桑树病虫为害。

  • 标签: 桑树 病虫 防控 会东县
  • 简介:鞘翅目害虫是桑树重要的害虫,包括了象甲类、叶甲类、天牛类、金龟子类、桑梢小蠹虫等。本文综述了鞘翅目害虫的分布与为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以及最近的防治研究进展。可为桑树鞘翅目害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鞘翅目 害虫 防治 研究进展
  • 简介:目前蚕种场在种茧育生产过程中,上蔟用的蔟具多数为塑料折蔟,采用的上蔟方法为人工拾蚕上蔟,这种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劳动力较多;蚕体容易受伤、死笼率高、浮蚕多、不利于微粒子病的防治等缺点。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在原有蚕具基础上,对现行的上蔟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采用硬塑料薄膜自动上蔟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 标签: 种茧育 硬塑料薄膜 自动上蔟法
  • 简介:随着全国脐橙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湖北秭归脐橙销售受到强力打压,且愈演愈烈。笔者在对市场、经销商、桔农等相关对象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本弄清了影响秭归脐橙销售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秭归脐橙销售,推动秭归脐橙产业高效持续发展。

  • 标签: 秭归脐橙 滞销 原因 对策
  • 简介:今年入夏以来重庆市降雨偏多,湿度大,温度适宜,桑树主要病虫繁殖快,各地应加强防控。1重庆市桑树夏季主要病虫发生情况(1)由于近期雨水多,湿度大,有利于桑树螟虫的繁殖,桑螟第二代幼虫,将在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发生。

  • 标签: 桑瘿蚊 病虫发生情况 桑枝条 桑蓟马 桑天牛 桑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