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印度蚕发展很快,已成为热带蚕第一主产国。桑蚕丝产量名列世界第三位,占世界产量的11.0%。柞蚕丝产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还有世界上独有的金黄色琥珀蚕丝。现将我于1985年10月—86年5月到印度国际热带蚕培训学院学习,在印期间曾到一些科研单位和蚕区参观学习

  • 标签: 蚕业发展 蚕区 蚕丝业 蚕业生产 蚕茧市场 琥珀蚕
  • 简介:世界上约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蚕丝生产,其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国家不到十个。近二十年来由于各蚕丝生产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蚕丝在一些发达或相对发达的国家如日本、意大利和韩国迅速萎缩;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巴西、印度、泰国、越南等迅速发展。

  • 标签: 蚕丝业 蚕丝生产 世界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速度 社会经济条件
  • 简介:截止1995年底,日本丝织拥有梭织机58188台,实际开台数49157台,开台数比1994年减少5619台:拥有无梭织机35970台,实际开台数33202台,开台数比1994年减少2575台;从业人员51360人,比1994年减少4732人。近年来,日本生丝及丝织品产量逐年下降。生丝(包括双宫丝)产量已从1991年的5527吨下降到1995年的3329吨;绢丝产量从1991年的2063吨,下降到1995年的855吨,纯真丝及其产品产量也从1991年的76086

  • 标签: 丝织业 有梭织机 无梭织机 日本生丝 从业人员 双宫丝
  • 简介:广西蚕指导所沈昌平所长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于去年10份赴日本考察,今年3月底回国。我刊特约他撰稿,介绍日本近年来蚕生产、科研的情况和家蚕品种选育的新动向。

  • 标签: 蚕丝业 日本 蚕业生产 近况 所长 广西
  • 简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原料生产国。目前有20多个省市的农民种桑养蚕,茧丝产量占世界茧丝总量的60%。生丝出口量占世界生丝市场的90以上。顶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仍将保持丝绸原料生产的绝对优势。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丝绸工业和蚕茧生产发展迅速,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丝绸工业产值平均年递增速度为12%,仅1987年全国丝绸工业总产值92亿元;生产丝类4.95万吨;生产丝织品15.2亿米;实现税利12.175亿元;丝绸出口创汇13.4亿美元。全国桑蚕茧产量1978年为173300吨,1985年为335765吨,1986年

  • 标签: 丝绸工业 蚕业 生丝市场 桑蚕茧 蚕茧生产 出口创汇
  • 简介:当前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民增收仍然是一大难题。农业生产上的问题,也是我们西南大学农业学科领域探索的重要课题。基于这个目的,我们遵照县校科技合作精神,从2003年11月至今承担了“石柱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极力推行高效生态蚕

  • 标签: 农村经济增长 生态蚕业 循环经济 石柱 传统 农业生产
  • 简介:近年丝绸行业,在波动式发展中又走入了最低谷。国际丝绸市场疲软,工厂严重亏损,养蚕单产低、质量差的现实严重困扰着整个行业。1998年,尽管行情有点好转,鲜茧价格有所上扬,但各丝绸企业仍然步履艰难。不少蚕农面对近13.00元/kg的鲜茧价格依然无动于衷,问题何在?症结在哪里?面对

  • 标签: 蚕业 蚕茧质量 鲜茧价格 单产 解舒率 养蚕
  • 简介:本文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蚕丝的影响以及蚕丝的市场发展前景,根据广西蚕的现状、区域优势和广西发展蚕的意义;认为广西应抓住机遇大发展,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 标签: WTO 蚕丝业 影响 广西蚕业 发展对策
  • 简介:1建国以来蚕取得的成就据市、县(市)文物考证,成都栽桑养蚕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以上.建国以来桑、蚕、茧、丝、绸为我市农民增收和出口创汇作出巨大贡献.但我市蚕桑生产也跟全国、全省一样经历了起伏升降的复杂过程.历史最高年1994年有11个县(市)、123个乡(镇)栽桑养蚕,全市有桑树2.8亿株,养蚕13.8万(盒),生产蚕茧3,688吨,农民养蚕收入4,000余万元,有2座年生产20万张的蚕种场,丝绸加工缫丝、织绸、印染、绢纺、成衣誉遐尔,"蜀绣"更是驰名海内外,配套加工能力和蚕桑科技力量,出口丝绸产品历来是成都丝绸行业所具有的传统优势.1999年由于市场及诸多因素,发种和产茧大幅度下降,据统计:养蚕27,567盒,产茧720吨,有桑树3,720万株折2,400公顷.

  • 标签: 成都市 蚕业 结构调整 产业化发展 高产桑园示范基地 龙头企业
  • 简介:近年来,全国丝绸行业面临极为困难的局面,如何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是摆在蚕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旺苍县燕子乡近年来蚕发展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就目前农村蚕发展的出路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1蚕现状旺苍县燕子乡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区,是世界银行贷款扶贫对象。该地区春秋季

  • 标签: 集约型 养蚕 旺苍县 专业化 蚕桑生产 发种量
  • 简介:随着中国入世和西部大开发的进行,蚕桑正向西部转移,四川面临发展蚕桑生产的大好历史机遇。四川蚕是进还是退,如何多方面扶持四川蚕科研,依靠蚕科技振兴四川蚕,这是蚕业界同行们密切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四川 蚕业 蚕业科技 偏差 对策
  • 简介:1回顾蚕演变史持续发展在于“化”成都为蚕丝绸的故乡,养蚕历史悠久,从锦官城丝绸为立足点形成的内外贸易丝绸商、作坊、蚕市、蚕农一个链条线,曾出现多代(次)蚕丝的兴盛与辉煌。解放后,曾受多种原因的影响而几起几落,在徘徊中发展,1980年发展较快,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过包产到户这一飞跃发展的阶段后,作为

  • 标签: 产业化模式 成都蚕业 蚕业产业化 产业化经营 优质蚕茧 农业产业化
  • 简介:一、悠久历史,几度兴衰我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西北部,地处原川东丘陵与川东平行峡谷交接地,海拔185~866米,幅员1334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其中农业人口约75万左右.总农户约18万余户,其中养蚕农户16万余户,占88.8%.缫丝能力21000绪左右,织机473台,丝、绸厂5个,常年产茧3500余吨(7万余担),年创税利200~30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有粮和收入居全市中等水平.我县蚕丝生产历史悠久,已有几千年历史,起源于西陵国皇帝时代,曾经总产居原四川省第4~5位,全市第2位,单产居原四川省和全市榜首,茧款及创汇收入约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25~30%左右,蚕丝是我县发展经

  • 标签: 蚕丝业 解舒光折 产茧量 上车率 四川盆地东 铜梁县
  • 简介:蚕丝的基础在于蚕茧.蚕茧生产同整个农业生产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从共性来说:它们是与自然、生物、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要受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制约.从特殊性来说:由于蚕桑这个劳动对象和生产过程的特性,更受气温、雨量、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重庆、涪陵、万州、黔江等地区位于长江中、上游,幅员广阔,群山俊秀,耕地和非耕地资源丰富,土质良好,立体种植的潜力大;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宜桑宜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蚕桑生产的宝地.广大农村通过多年栽桑、养蚕生产的实践,培育了成千上万户有经验的蚕农和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

  • 标签: 蚕丝业 生存与发展 战略研讨 重庆市 蚕业 蚕桑生产
  • 简介:1目前我市桑蚕生产情况据统计:到2005年7月底止,我市桑园面积已达到28.4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60%.已发蚕种48.55万张,产鲜茧1.73万吨,农民养蚕收入2.9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2.14万张、0.12万吨和0.41亿元,分别增长8.71%、7.13%和15.89%.

  • 标签: 桑蚕业 生产情况 生产发展 同期 收入 农民
  • 简介:游仙蚕在“八·五”时期进人高速增长阶段,1994年产茧6000吨,但蚕茧生产遇到市场和价格不稳定,产品结构及质量不适应市场需要等问题,以致困扰蚕桑生产的发展乃至今后的前途.1产业化是发展游仙蚕的必由之路1.1蚕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创新,是农业商品化生产取得快速和健康发展的组织保障.蚕产业化是以蚕茧为纽带,实行贸工农产业化管理,从整体利益上对茧丝绸行业进行保护,从而提高科技和经营管理水平.实行蚕产业化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更好地进行社会化分工,让

  • 标签: 蚕业产业化 产业化管理 茧丝绸 游仙 丝绸公司 蚕桑生产
  • 简介:题目期数页数讨论与建仪开展科技兴衣工作,促进桑蚕茧基地建设1(互)充分利用本地有利条件建设桑蚕生产基地。l(4)提高葡区蚕茧质量刻不容级一全区柔蚕茧(干茧)因家标准宣贯会议纪要l(8)加强桑蚕茧生产管理,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1(9)我县桑蚕茧质量低的原因和改进怠见1(11)警惕蚕发展战略决策的误区2(1)发挥体制优势,加强综合管理,提高蚕茧质量2”(4)抓茧丝绸系列开发,促进蚕桑裔速持续发民。2《6)从一个蚕、丝、绸专业户的掘起,看蚕桑生产发展的前景2(9)我国的蓖麻蚕是一项很有开发利用前途的产业资源2八)依靠科技兴农沪振兴蚕茧生产”二(27)词查报告种桑养蚕是农付脱贫致富门路之—.

  • 标签: 广西蚕业 总目次 1990年 通讯 蚕作 桑蚕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