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南充蚕桑丝绸业已连续五年出现全面亏损,全行业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目前,处境更加困难。其主要原因,一是丝绸产品国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蚕丝纤维在各种纤维中的地位下降,真丝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二是宏观管理失控,政企不分,条块分割,茧丝价格波动较大,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 标签: 蚕业 政企不分 茧丝价格 真丝产品 亏损 丝绸业
  • 简介:四川地处西南,人口众多,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茧丝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四川蚕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蚕丛古国'之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蚕丝业既是四川的一项传统产业,又是一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据统计,我省最高年份发种900万张,产茧380万担,蚕茧总量排在全国首位.

  • 标签: 蚕业科技 蚕丝业 蚕业生产 四川发展 蚕茧生产 蚕桑生产
  • 简介:我县是全省蚕茧生产重点县之一,在“丝绸热”的促进下,桑树由1987年的3200万株,增加到目前的1.4亿株;蚕茧由1987年的1.1万担上升到3万担以上,但是桑树单株产叶量和叶质一直低下,全县平均1703株桑才养一张蚕,株平产叶仅六、七两,而且叶形小,叶肉薄,叶质差,蚕茧单产低,茧质差。其原因何在呢?

  • 标签: 低产原因 蚕茧生产 叶质 产叶量 茧质 杂交桑
  • 简介:单盒蚕种产茧量的多少取决于盒种饲育蚁蚕头数的结茧率和单粒茧重量,结茧率和粒茧重量直接关系蚕农的养蚕经济效益,蚕农的经济效益又影响着蚕桑生产的正常发展。近几年,我县桑蚕结茧率逐年下降,蚕茧产量连年减产,严重影响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蚕桑生

  • 标签: 结茧率 蚕茧产量 产茧量 小蚕 蚕儿 收蚁
  • 简介:桑蓟马属缨翅目蓟马科,是桑树叶部害虫。桑蓟马在我场一年发生10代,从早春到入冬前均为害桑叶。早春桑芽一开叶就以成虫,若虫为害桑叶,被害轻者,叶背出现零星褐色小点,降低叶质,影响桑叶生长。被害重者,叶背出现无数褐色小凹点斑,桑叶失水,中下部叶片提前硬化,中上部嫩叶卷缩,叶质低劣,不能养蚕。1988、1989两年我场625亩桑园中有500亩被害,特别严重的有390亩。据

  • 标签: 桑蓟马 桑芽 桑树叶 叶质 蓟马科 桑园害虫
  • 简介:针对凤山县蚕业生产的落后现状,分析原因,找出差距,提出了今后凤山县蚕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 标签: 凤山县 蚕业生产 现状 对策 广西
  • 简介:廉江蚕种场地处广东雷州半岛,属海洋性气候,养蚕季节(每年的3~11月)基本上是处于高温多湿、日夜温差小的天气(每年的4~9月)环境。这种天气不利于桑树营养物质的积累和蚕儿体质的提高。再加上我地长期形成的桑树栽植过密、养蚕批次过密、上簇过密等不良生产习惯,在这些客观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场的种茧制种水平一直都比较低。自2003年以来,我场针对影响50kg种茧制种水平的一系列因素,积极研究对策,在生产上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下面就我场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措施叙述如下,仅供遇到类似问题的蚕种同行们借鉴及参考。

  • 标签: 蚕种场 制种 种茧 桑树栽植 海洋性气候
  • 简介:千阳县地处渭北旱源丘陵沟壑区西部,自然形成山地、台原、千河谷地三部分,素有“七山二原一分川”之称,是一个山区农业贫困县,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重点区。全县管辖6镇8乡131个村,600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11.2万人,全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在农业生产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种粮为主的旧的格局未彻底打破,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人民生活比较困难,财政收入十分拮据。近年来县上把蚕桑生产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狠抓不放,取得了较好的效益。l发展现状千阳县蚕桑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以来,不论是面积、总量,还是质量,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据资料统计,建国以来出现过四次大起大落,但总的趋势是发展

  • 标签: 千阳县 蚕桑生产 发展现状 规模经营 科技
  • 简介:蚕业生产一直是武胜县的支柱产业,其发种、产茧曾居全川第三名,人平产茧居全川第二名.“四边桑”在武胜更具优势和特色,培护管理好,树型规范化是全省的典范,良桑化程度及单株产叶量皆居全省榜首.历史最高的1990年,产茧超5000吨(10万担),茧款收入超5000万元.蚕业形势严峻的1994~1997年,年均发种15万余张,产茧2000余吨,茧款收人达2000

  • 标签: 蚕业生产 问题与发展 对策分析 武胜县 养蚕 蚕桑生产
  • 简介:1一分为二地分析一年来蚕业生产工作的成效1.12002年蚕业生产基本情况2002年我市蚕业生产工作在各级党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经广大蚕业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以百万工程为抓手,克服了市场行情低迷,春雨、夏闷、秋旱和局部地区蚕病暴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各级蚕业部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观念,紧紧围绕"规模、质量、效益"这个中心,强化技术指导,推广消毒防病技术,实施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育、纸板方格蔟等关键措施,取得了灾害之年蚕业生产育苗数量多、栽桑规模大、集约程度高、科技含量增的较好效果.

  • 标签: 重庆 蚕桑生产 百万担优质茧 产业化发展 小康建设
  • 简介:分析千阳县近20多年来桑树病虫害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研究发现新传入病虫害、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常发病虫害居高不下等病虫发生新特点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环境条件改变、桑园不合理套种、防治方法不当是影响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预测预报、狠抓植物检疫、实施综合防治、科学使用农药、利用冬闲季节等措施是桑树病虫害预防控制的基本对策.

  • 标签: 桑树病虫害 常发病 冬闲季节 发生种类 为害情况 主要病虫害
  • 简介:近年来,由于蚕桑行业不景气,国家实行茧、丝、绸总量调控、适度经营的策略,加之连续几年全国性减产,国际市场生丝存货见底,致使2005年丝绸行情一路攀升,干茧单价最高达到100元/kg,生丝价格最高达到34万元/t,给茧、丝、绸这一传统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 标签: 蚕茧质量 国际市场 全国性 产业带 生丝 减产
  • 简介:家蚕属鳞翅目昆虫,在农作物病虫防治中,鳞翅目害虫是主要的防治对象,因此在农作物治虫时稍有不慎就极易造成家蚕的农药中毒事故.轻者,部分蚕中毒死亡或不能结茧,重者造成绝收.广大蚕农要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积极从源头(农药)、污染途径(桑叶、蚕具、空气)、中毒体(蚕)三方面进行防治,可有效减少农药中毒事故的发生,有效降低农药中毒造成的损失.

  • 标签: 综合防治对策 农药中毒 家蚕 鳞翅目昆虫 鳞翅目害虫 病虫防治
  • 简介:近年来在养蚕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其特点:发病较早,发病率高,涉及面广,病类众多,损失较大.已给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严重地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当务之急必须认真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蚕桑业稳步发展.

  • 标签: 发病率 原因 家蚕 生产过程 蚕桑生产 蚕桑业
  • 简介:本文分析了蚕业生产由经济较发达地区逐渐向经济较落后地区转移的必然规律,然而转移是有条件的,要争取桑蚕生产多向广西转移一点,提出了几点努力方向。

  • 标签: 广西 蚕桑生产 农业结构调整 蚕业技术队伍
  • 简介:方格蔟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上蔟工具,能显著提高蚕茧质量。姜堰市目前拥有方格蔟160多万片,普及率达到90%以上,对全市蚕茧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但2005年全市平均上车茧率仅为85.3%。调查发现,方格蔟的使用方法不当是影响蚕茧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 标签: 方格蔟 蚕茧质量 上车茧率 姜堰市 普及率 上蔟
  • 简介:南充是全国蚕茧主产区之一,蚕桑丝绸行业一向是全市工农业经济的一项优势支柱产业.但近年来,南充蚕茧质量一滑再滑,以致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成为了制约全市蚕桑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 标签: 蚕茧质量 原因及对策 蜕皮激素 结茧率 茧丝长 蚕桑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