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市中区蚕业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于1989年5月,会员55名,协会分设了蚕桑、蚕种、蚕茧、蚕业经济等4个专业学组,一年多来,协会在市中区科协和上级学会及公司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抓好组织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协会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以科技兴蚕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1990年全区产茧46695市担,比上年净增14000担,增长43%;单产25公斤,比去年净增5公斤,增长25%;

  • 标签: 蚕业经济 蚕茧生产 专业学组 蚕桑技术 蚕桑基地 蚕桑生产
  • 简介:蚕茧丝绸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之一。广元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广元县志》记载:“玉带堤下,官桥沿溪,皆桑成林。每春二月,商卖新丝,谓之丝月”。清代道光年间,

  • 标签: 蚕业 出口创汇 广元县 栽桑 蚕茧丝绸 发展蚕桑
  • 简介:江津市吴滩镇蚕桑生产朝着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基地化、专业化的新格局,促进了蚕、茧、丝质量的全面提高,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该镇地处丘陵,适宜栽桑养蚕,养蚕一直是当地农民的大宗收入之一.1990年以前,全镇7345户农民中就有6478农户养蚕,但分散零星的生产格局一直形不成规模优势,大多数蚕农养蚕收入徘徊不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镇党政领导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农民依靠科技大

  • 标签: 规模经营 蚕桑生产 栽桑养蚕技术 江津市 市场机制 生产格局
  • 简介:翁源县是我省的蚕桑基地县之一,上世纪90年代由于受经济转型、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等因素的影响,给该县的蚕桑生产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全县桑园面积由1466.7hm2跌至不足166.7hm2.2000年组建的翁源县信达茧丝有限公司给翁源县的茧丝产业注入勃勃生机,公司成立以来,根据本行业特点,构筑"公司+科研所+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全面推进茧丝产业化建设,为茧丝产业化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子.几年来,在翁源县信达茧丝有限公司的指导和支持下,翁源县蚕桑生产者协会在发展翁源县的蚕桑生产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茧丝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全县桑园面积迅速恢复到近1333hm2,年产鲜茧1500吨.

  • 标签: 产业化发展 作用促进 促进茧丝
  • 简介:凉山是全省规模最大、竞争优势最强的优质蚕桑生产基地,安宁河谷五县一市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产业优势十分突出,是优质蚕桑基地核心发展区。立足资源优势,抓住发展机遇,推进蚕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实现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迈进,对促进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安宁河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业优势 蚕业 河谷 和谐 产业化发展 生产基地
  • 简介:一四川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天府之国。是国际国内闻名而又历史悠久的古老蚕区。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绚丽多姿的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茧丝绸历来是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勤劳的广大蚕农栽桑养蚕,给丝绸工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心灵手巧的广大缫丝、织绸、印染、服装工人辛勤劳动,生产了成品、半成品,满足人们衣着需求,为国家提供了可观的税利,为出口创汇作出了贡献。成都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个朝

  • 标签: 丝绸工业 丝绸产品 茧丝绸 出口创汇 栽桑 经济文化中心
  • 简介:近年来,广西桑蚕茧丝绸科技创新成果有力地支撑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2013年,广西蚕茧年产量达32.34万吨,占全国蚕茧总产量的46%,蚕丝年产量达3.54万吨,占全国蚕丝总产量的26.36%,蚕茧生产与茧丝绸加工的总产值已达250亿元。

  • 标签: 桑蚕茧 蚕茧生产 国家科技进步奖 特别贡献奖 科技工作 蚕桑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