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用野生桑12份、栽培桑品种6个选配不同类型、不同倍数性的远缘杂交组合32个,研究远缘杂交的结实性和成苗能力.试验结果表明:野生桑×栽培种的成籽率、成苗率优于野生桑六倍×栽培种的成籽率和成苗率;栽培种×野生桑的成籽率、成苗率优于栽培种×野生桑六倍的成籽率和成苗率;栽培种×野生桑的成籽率、成苗率优于野生桑×栽培种的成籽率和成苗率.

  • 标签: 二倍体 六倍体 杂交结实性 种子成苗能力 野生桑 远缘杂交育种
  • 简介:以桑蚕抗性品种桂蚕N2和常规品种两广号为对象,用昆虫针在蚕体表制造创口接种新采集的核型多角病毒(BmNPV),研究它们感染BmNPV的差异。结果显示两广号的BmNPV创伤感染半数致死浓度(LC_(50))为2.46×10~6PDV/mL,相当于脓病末期蚕血液稀释264倍的值,属于易感品种。而同等条件下桂蚕N2的LC_(50)为2.21×108PDV/mL,相当于稀释不到3倍的值,对核型多角病毒耐受度显著高于前者,具有很强的抗核型多角病毒创伤感染的能力。饲养桂蚕N2能显著减少蚕期创伤感染BmNPV的几率。

  • 标签: 核型多角体病毒 创伤感染 穿刺 桂蚕N2
  • 简介:对研究饲养动物的选择的遗传学基础理论来说,家蚕是一种很方便的动物。虽然传统的对数量性状的选择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本文只论述在染色水平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加蚕丝产量的问题。亦即根据一定的设计重建个别染色,并通过某些基因

  • 标签: 染色体工程 非减数分裂 雄核发育 致死因子 基因工程手段 遗传学基础
  • 简介:蚕儿以其身上的斑纹可有花蚕和白蚕之分、花蚕又有多种,但不论花蚕和白蚕,蚕的复部背面都有两对斑纹,即前半月形斑和后半月形斑,就这两对斑纹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 标签: 蚕体上斑纹 花蚕 白蚕 半月形斑 半月形斑
  • 简介:我国丝绸出口经过两年多的下降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全面好转的势头,特别是去年季度开始,各大类丝绸产品对主销市场的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上半年,丝绸商品(真丝产品)出口总额为8.8亿美元,同比增长19.9%.其中,桑蚕丝出口量增长16.3%,桑坯绸增长14%,桑印染绸增长72%,丝绸服装增长15%.而去年春茧产量为19.88万吨,比上年的20.56万吨减产3.29%.春茧收购结束后,从6月下旬开始,国内茧丝价格一路攀升,9月初,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的价格行情显示,厂丝价为22.4万元/吨,比春茧上市前的5月底提高21.7%,干茧价为7万元/吨,比5月底提高34.6%.

  • 标签: 市场运行 茧丝绸市场 运行盘点
  • 简介:天然多倍桑的种类,我国是桑多倍资源最丰富的,迄今发现的有3、4、6、8和22倍,还有天然单倍体.阐述了多倍桑的性状,其中以3倍的经济性状较好.总结了人工诱导4倍的方法,其中以0.2%为中心浓度的秋水仙碱注射膨芽、生长点和处理子叶展开期的实生苗较有效.说明了4、2倍间杂交和诱导倍化性配子培育三倍的技术问题.对今后桑的多倍体育种提出了展望.

  • 标签: 桑树 育种 多倍体 述评
  • 简介:敬语是说话人对听话人或话题中的人物等表达敬意的语言表达形式,可以说在任何语言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敬语。这其中日语的敬语发达体现在丰富的表达和复杂的使用上。同时日语的敬语体现着上下关系、内外亲疏关系、公私场合等关系。同样的内容跟不同的人说,就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 标签: 敬语 日语 五分类
  • 简介:我省历年蚕茧单产较低.多年来一直在20公斤左右徘徊,且还有所下降,1996年全省平均仅为18.3公斤.除因行业滑坡极少数蚕农毁种外,造成单产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不重视消毒,传染病发生严重.如果要提高单产,必须加强消毒,减少蚕病,在保全蚕头基础上,再配合饱食和先进的饲育技术才行.

  • 标签: 蚕体蚕座 消毒方法 消毒效果 病原 漂白粉澄清液 有效成分
  • 简介:多倍植物由于细胞核里染色数增多,影响了酶系统活动能力,生理活性加强,代谢产物增多,以及同化物质、矿物质含量的提高等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特征特性,已广泛引起育种工作者的重视与生产上应用。

  • 标签: 东桑 四倍体植株 染色体数 矿物质含量 酶系统 育种工作者
  • 简介:【导读】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除苹果、柑桔和梨三大水果外的其他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大都保持稳中有增态势,仅香蕉种植面积和荔枝产量较2015年略有减少,减幅分别为0.30%和O.51%。猕猴桃依然是全国增长最快的主产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7.91%和7.18%:桃种植面积和产量较2015年分别增加了2.83%和4.76%,产量重新超过葡萄,再次回归全国第四大水果位置;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稳中略增。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131%和0.55%:菠萝种植面积和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2.07%和5.79%:枣、柿和龙眼产量分别较2015年增加了2.04%、4.69%和3.70%。

  • 标签: 水果生产 统计分析 种植面积 统计数据 猕猴桃 产量
  • 简介:金湖县历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水稻是我县的主要农作物。自1993年以来,由于受农药污染的影响,中秋蚕饲养中毒现象普遍发生,蚕农怨声载道。到2003年,我县被迫取消了中秋蚕,每年只饲养季蚕,即春蚕和晚秋蚕。随着养蚕次数的减少,蚕农收入下降,蚕桑效益与其它农作物相比失去了明显优势,蚕桑生产稳定的形势也变得不容乐观。为巩固和发展我县的蚕桑生产,提高桑园单产效益,2007年春我们引进了“春蚕”饲养这一做法,进行了春蚕的饲养实践,现对推广春蚕饲养谈一点体会。1春蚕推广饲养的优势1.1春蚕期的气候适宜,蚕作安全春蚕的饲养正值6月份,气温一般在25~30℃,气候条件相对夏蚕、中秋蚕而言比较适宜,而且大田农作物未到农药使用高峰期,蚕作十分安全,正好适合春蚕的饲养。1.2春蚕的经济效益高于夏蚕和中秋蚕夏蚕期由于高温多湿,蚕茧产量极低,经济效益差。中秋蚕由于水稻多次使用农药,造成大环境的污染,蚕中毒现象屡见不鲜,甚至绝收。通过实践,饲养春蚕,桑叶质量优良,蚕茧产量和春蚕相当,蚕茧质量略逊于春茧,但明显好于中秋茧,总的效益高于夏蚕和中秋蚕。1.3桑叶硬化延迟,有利于晚秋蚕生产由于春蚕和晚秋蚕相差3个半月左右的...

  • 标签:
  • 简介:日本蚕业约在1910年开始使用杂交种,杂交种强健、好养,产量高。为制杂交种,必须将原蚕的雌雄蛹分开,才能实现杂交彻底。有关雌雄分离的方法是在幼虫期或蛹期,用肉眼观察虫或蛹的生殖腺,其中最常用的是蛹期雌雄鉴别,一直沿用至今。这种方法对蛹的性腺区分,需要...

  • 标签: 应用 染色体工程 培育技术 家蚕 限性黄茧 品种
  • 简介:多倍特别是四倍不仅是自然界植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人工合成物种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手段。桑树多倍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迄今已发现和培育了桑的1至18倍和22倍及混倍体。桑树栽培品种以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三倍。由于生产上应用的三倍桑具有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优良性能.引起了桑树遗传育种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国内8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把桑树多倍研究和三倍品种(含杂交组合)选育作为热门课题,现已取得重大进展。要选育三倍品种(含杂交组合)。

  • 标签: 四倍体 多倍体 三倍体品种 桑树 杂交组合 选育
  • 简介:虫草是昆虫感染虫草菌丝后,形成虫与菌丝的复合体,是一种具有补肺益肾、滋补强身、抗癌、抗疲劳、抗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珍贵真菌.

  • 标签: 活蚕体 虫草 培育技术 人工栽培 原材料 菌种制作
  • 简介:用中国系统种夏芳原蚕蛹为材料,在化蛹后第6、7、8、9天分别用防僵粉(含有效氯2.5%)对蛹进行消毒,调查其发蛾率、母蛾产卵量、良卵率,结果表明:用防僵粉消毒蛹对发蛾率、母蛾产卵量、良卵率均有较大不良影响.

  • 标签: 防僵粉 蛹体 发蛾率 产卵量 良卵率
  • 简介:从2008年夏蚕至2009年晚晚秋蚕,我县在河口镇进行了夏蚕、正秋蚕、晚晚秋蚕共3季蚕农饲养,涉及30个村,200户,共饲养“两广号”100130张,产茧3.8万千克,摸索出一些品种特性及饲养经验,现就试验示范结果简单介绍如下:

  • 标签: 饲养试验 两广二号 蚕品种 晚秋蚕 饲养经验 品种特性
  • 简介:桑蚕原种“湘·7的母蛾重交试验结果表明;母蛾重交两次比单交一次总产卵量和良卵数增加,不良卵率有所下降。母蛾与一雄蛾交配1小时后再与另一雄蛾交配3.5小时的交配方式,与对照单交4.5小时相比.其单蛾总产卵量和良卵数增幅分别达10.98%和11.16%,不良卵率下降13.93%。

  • 标签: 母蛾 桑蚕 良卵率 产卵量 性状 原种
  • 简介:用酶联免疫(ELISA)法从感染细胞质多角的病蚕粪中检出多角,使从群体预测发病成为可能。为此试图将此法实用化而加以改进,如果用精制的IgG组分与未精制的抗血清比较,非特异的反应干扰减少,灵敏度变高;又在ELISA法中,双重抗体法(双重抗体夹心法)灵敏度最好,仅用3.54×10个多角/穴的浓度,即能检出。在接种

  • 标签: 蚕粪 多角体 抗体夹心法 IgG 病蚕 蚕病
  • 简介:嫁接“一步成园”是桑树速成丰产栽培技术,其具有成活高、成园快、成本低、成效显等特点。在实施嫁接“一步成园”操作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桑树嫁接、温床催芽、嫁接移栽、摘芯分叉、新桑园管理等综合技术的应用。

  • 标签: 丰产栽培技术 一步成园 嫁接体 桑树 应用 操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