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995年我在某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所地方性农科高校任教,虽然大学学的是园艺专业,但由于工作的需要,领导仍决定让我滥竿充数,进行蚕桑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那时的我,对蚕桑真可谓是一知半解,理论虽然还可以凑合,但对于整个行业的动态、科技成果、新经验、新技术等内容的了解都非常欠缺,正在恐慌可能要误人子弟之时,幸运的是,

  • 标签: 《广西蚕业》 事业 1995年 农业大学 园艺专业 科研工作
  • 简介: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和我国首次对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绘制的成功完成,人们迫切需要了解这些基因的功能是什么,以及这些基因在生物体中如何发挥作用.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生命功能的真正执行者是蛋白质,只有研究基因编码和翻译的蛋白质,才能真正揭示生命活动的规律,由此产生了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新兴学科-蛋白质组学.从结构基因组到功能基因组,蛋白质组研究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概述了家蚕蛋白质组的研究技术及家蚕相关蛋白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应用作了展望.

  • 标签: 相关蛋白 细胞内蛋白质 人类基因组计划 携带者 首次 研究进展
  • 简介:932是目前我区推广品种"两广二号"的亲本之一,该品种繁育系数高,产附整齐,单蛾产卵450粒左右,一直以来受到各级蚕种场的欢迎.可近几年来,在部分饲育批次,932出现了卵量少,产附差,制种量偏低的现象,而且多发生在春季.是否当前使用的品系已退化?为了找出932产附差、制种量低的原因,笔者对2001年春、2002年春932繁育成绩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公斤茧颗数与932制种成绩好坏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公斤茧颗数 制种成绩 相关性分析 家蚕 932品种
  • 简介:小蚕共育是养蚕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共育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广大蚕农的经济利益。重庆市丰都县蚕种场1993~1996年连续四年,特别是1996年春同时出现9个共育室一眠严重死亡,损失蚁量达1000多克。经逐一排出与小蚕眠期死亡有关的复杂因素,

  • 标签: 小蚕共育 蚕室 湿度 共育室 养蚕工作 育成
  • 简介:在温度、光照较适合的条件下,蚕期不能做到良桑饱食,致使蚕儿营养不良,种茧小,公斤茧粒数多,生种有随公斤茧粒数增多而增加的倾向。经调查,在春季,公斤茧粒数在740粒以下,其生种率为0.66%;在960粒/公斤以上时,生种率增为53.23%,在秋季,700-878粒/公斤时,未发现有生种,在920-960粒/公斤时,生种率为0.64%,在1038粒/公斤以上时、生种率剧增到58.24%。

  • 标签: 生种 粒数 蚕儿 蚕期 种茧 秋季
  • 简介:著者等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不同桑品种叶片气孔分布状况。同时调查这些品种在长期伏旱下的黄落叶率。并对单位叶面积气孔数目与抗旱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桑品种单位叶面积气孔数目与黄落叶率呈显著负相关:r=-0.884**。与抗旱性呈正相关。本实验结果可提供桑树抗旱育种(选择亲本)和桑品种抗旱性早期鉴定,作为间接选择依据和间接鉴定指标。

  • 标签: 桑品种 叶片气孔 抗旱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