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又称为猪革拉斯氏病(Glasser'sdisease)。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世界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副猪嗜血杆菌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周龄~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随着我国规模化、集约化猪场的发展,副猪嗜血杆菌已在我国出现流行趋势,许多地区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笔者对潍坊地区1个猪场疑似猪格拉泽氏病的病例进行了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副猪嗜血杆菌 药敏试验 分离鉴定 集约化猪场 多发性浆膜炎 保育阶段
  • 简介:目前,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抗生素,但是养殖者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滥用,促使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和鸡产品药物残留等诸多新问题产生。1试验材料1.1病料来源养殖户送检样本有典型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变的病死鸡,孵化后期死亡鸡胚作病料。

  • 标签: 亚硫酸铋 普通培养基 鸡大肠杆菌病 后期死亡 药敏试验 麦康凯培养基
  • 简介:长期以来,一些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甚至个别专家教授宣称鸡的气囊上没有毛细血管,因此误认为药物就不能够到达气囊,并将这一点归纳为鸡毒支原体感染后不易根治的主要原因。我们都知道,雏鸡出壳后在不停地生长发育,气囊也会随之增大,如果气囊没有毛细血管,怎么能够供给气囊逐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呢?所以气囊上没有毛细血管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那么怎样才能够看到气囊上的毛细血管呢?

  • 标签: 鸡毒支原体感染 畜牧兽医技术 雏鸡出壳 大肠杆菌感染 生长发育 慢性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