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同仁县通过综合治理"黑土滩"退化草地700hm^2,使牧草覆盖率比治理前增加35.6%;有苗面积率达90.2%,牧草鲜草产量增加3005kg/hm^2,生态、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 标签: 同仁县 黑土滩 综合治理
  • 简介:畜牧项目是海南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主要建设项目之一,通过四年的实施,已完成计划投资的103.63%。监测表明,项目实施经济效益明显,群众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有所改变,人均收入由项目前的594.43元提高到1076元,增长81.13%;草地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 标签: 畜牧 项目 效益
  • 简介:本文对海晏县沙岛地区进行的生态综合治理进行了阐述,对其效益用调查总结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沙岛地区实施退化草场补播改良、沙丘网格固沙及草地围栏封育的综合治理手段,是有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以期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及有关部门对沙岛乃至整个环湖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付诸行动.

  • 标签: 青海 海晏县 沙岛地区 生态综合治理 效益分析
  • 简介:贵德县是青海省海南州国际农发基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之一,育肥猪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该项目于1995年6月组织实施,历时三年,经调查监测表明:1998年项目户人均纯收入达972.77元,比1995年的486.86元增加3485.91元,提高99.80%,效益明显。

  • 标签: 育肥猪 效益
  • 简介:河南县防灾基地建设提高了畜牧业整体防灾保畜能力,全县从1990年—1998年共建围栏5.14万h,可供2.76万只羊单位冷季的饲草需要;共建畜棚8.4596万,少死多活38.05万只羊单位;共建0.09万h的人工饲草地,解决了3.9万只羊单位冷季的饲草需要。三项合计共增加牧民收入8869.44万元。

  • 标签: 河南县 防灾基地 效益调查
  • 简介:贵德县是青海省海南州国际农发基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之一。农区绵羊育肥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18个子项目之一。该项目于1995年6月组织实施,历时三年,经调查监测表明:1998年项目户人均纯收入达1093.93元,较项目前的578.40元增加515.53元,提高89.13%,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 标签: 绵羊育肥 效益
  • 简介:通过直升飞机、AJ-401大型喷雾器、人工背负式喷雾器,防控青海草地虫害的效果、作业效率、优缺点、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以探索适宜高寒牧区草地虫害防控的最佳作业模式。

  • 标签: 不同器械 防控虫害 效益分析
  • 简介:1项目区概况项目区位于天峻县西北部,地处托勒南山和疏勒南山之间的小盆地。海拔3890m,各类土地总面积8.01×10^4hm^2,其中牧业用地20.27×10^4hm^2,占34.94%,其他用地(即未利用地石山、冰川等)37.32×10^4hm^2,占64.35%。牧业用地中:可利用草场3.6×10^4hm^2,占17.76%,退化、沙化严重的“黑土滩”草地16.67×10^4hm^2,占82、23%。气候高寒、干旱。距天峻县城196km。草地多为退化、沙化草地。“黑土滩”草场上植被盖度在10%左右,仅在沟壑、水渠边等水源良好地带植被盖度超过25%,零星分布着苔草、紫花针茅、早熟禾、垂穗披硷草、星星草和小白蒿、金露梅、红景天等植物。

  • 标签: 退耕还林还草 项目区 天峻县 效益分析 沙化草地 植被盖度
  • 简介:华北驼绒藜是一种耐寒、耐旱、耐瘠薄的多年生旱生半灌木。在荒漠草原区建植华北驼绒藜灌木防护带,能够有效改善草牧场微气候、减少水土流失、增加草牧场生态经济系统的生产力与稳定性。文章简述了华北驼绒藜"四行一带"防护带建植模式,并对其防护效益做了综合分析。

  • 标签: 华北驼绒藜 灌木防护带 建植模式 防护效益
  • 简介:1项目区基本情况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5°48′57″一36°17′18″,东经101°39′45″一102°42′7″,总面积27.4×104hm2.处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接地带,地势北高南低自西北北向东南南倾斜.

  • 标签: 化隆县 草地生态建设 效益分析 长势测定
  • 简介:本文在研究微孔草生态学、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试验和生产实践,提出了一套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农田灭草办法,即以机械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结合轮作倒茬的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微孔草 综合防治措施
  • 简介:鄂尔多斯市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草原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也加快了草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本文对鄂尔多斯市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以来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草原 补助奖励机制 效益 建议
  • 简介:布哈河是青海湖的主要的水源之一,流域面积135.23×104hm^2。由于上游地区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导致流域植被引起退化,为此,提出了恢复和治理治河流域植被的对策与措施。

  • 标签: 布哈河 流域 综合治理
  • 简介:青海省天然草地由于粗放经营管理,过度放牧,鼠虫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加之严酷自然条件的制约,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地退化十分严重.据调查,全省"黑土滩"面积约为703.19×104hm2,此类草地产草量为400.5kg/hm2,植被平均盖度为45.42%.草地退化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为了使"黑土滩"恢复其生产力,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使草地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提出了几项综合治理措施.

  • 标签: 黑土滩 治理 措施
  • 简介:海晏县是以牧为主的牧业县.全县土地总面积为3117km2,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24.17×104hm2,占总面积的77.55%.草地类型主要有高寒草甸类、温性草原类等.分别为14.57×104hm2,占草地总面积的60.4%和5.67×104hm2,占草地总面积23.5%.

  • 标签: 原因综合治理 海晏县草地 草地退化
  • 简介: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由于其难以利用,多以废物直接排放,不仅是生物资源的浪费,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马铃薯渣含水量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果胶和淀粉等可利用成分,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马铃薯渣目前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和相关技术,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标签: 马铃薯渣 成分 加工利用
  • 简介:本试验设在玛曲县鼠害危害严重的高寒草甸草地上,进行毒饵灭鼠、补播和封育等防治鼠害综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毒饵灭鼠防治效果好,在短期能抑制鼠害发生,灭鼠+封育+补播能达到生态灭鼠的目的,可以尽快恢复植被,是治理鼠荒地的有效途径.

  • 标签: 玛曲县 鼠害 草地 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