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星星草在"三化"草地的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上有广泛的适应性,品种的再生力强,耐啃食,耐践踏,早春返青早,晚秋调萎晚,初霜后仍保持绿色,是优良的牧草品种.

  • 标签: 星星草 栽培 利用技术
  • 简介:根据,全省退耕还林(草)总面积为36.47万hm2,其中还草面积23.07万hm2,是全省退耕还林(草)总面积的63.26%.2000年全省实施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东部农业区退耕还草的首选品种均为紫花苜蓿,为配合全省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现将紫花苜蓿的栽培管理技术作一介绍,供各地参考.

  • 标签: 栽培管理 管理技术 紫花苜蓿栽培
  • 简介:通过野生雀瓢的驯化栽培试验,重点分析了雀瓢的栽培技术和利用价值。试验结果表明,雀瓢既是优良天然牧草、天然绿色食品,又是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适于在锡林郭勒盟大面积人工种植,在较贫瘠的土质上生产利用。

  • 标签: 野生雀瓢 驯化 利用价值
  • 简介:2001-2002年在甘肃省肃南县对紫花苜蓿金皇后、陇东苜蓿以及黑麦草等16个牧草品种,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了11种适宜在该区种植的多年生优质牧草品种,其中豆科7种,禾本科4种.这11种牧草适应性强,抗寒耐旱、耐瘠薄,产草量较高,可以作为祁连山北坡河谷农业区建立人工饲草地的首选品种.

  • 标签: 肃南县 牧草 引种栽培 试验
  • 简介:红豆草是多年生优良豆科牧草,它具有适应性广,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强,肥田保土等特性,适宜在我省东部农业区、柴达木盆地和环湖地区种植,是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豆科牧草的首选品种之一.

  • 标签: 红豆草 栽培 技术
  • 简介:聚合草具有适应性广,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强等特性,它既是畜禽的优质牧草,又可作人类的新鲜蔬菜.

  • 标签: 聚合草 栽培 技术
  • 简介:沙打(Astragalusadsurgens)是多年生优良豆科牧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具有抗旱、耐寒、耐瘠薄、抗风沙等特性,是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建设和草地建设中首选豆科牧草品种之一。

  • 标签: 沙打旺 栽培 利用技术
  • 简介:对青海省野生甘草资源、生态适应性及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发展甘草种植产业是保护野生药用植物和草地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介绍了适宜青海人工栽培甘草的种植技术。在柴达木地区使用该技术,移栽2年和3年后,分别收获干草2676kg/hm^2、3265.5kg/hm^2;甘草质量以育苗移栽3~4年的最好、移栽2年的次之、直播2年的较差;平均可收入9796~12042元/hm^2.a

  • 标签: 甘草 资源 栽培技术
  • 简介:随着暖棚综合利用项目在我省的逐步推广,暖棚养畜技术已日趋科学合理,但是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牧民群众对暖棚种植蔬菜仍有许多技术难题,直接影响到暖棚综合利用,故将暖棚蔬菜种植技术做一简介.

  • 标签: 暖棚 蔬菜 种植
  • 简介:果园生草栽培是一种常见的果园管理技术。在我国,开始此项研究较晚,由于研究滞后,使得果园生草栽培实践活动缺乏有效指导。果园生草栽培对果实、果树、果园等都会产生不同影响。若此项技术能够得到充分应用,则势必会增强果实的品质,促进果树的生长,改良果园的土壤。基于当前研究现状,本文就草种选择、生草对果园土壤的影响和生草栽培对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的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由此提出了今后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我国果园生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果园生草 草种 果树 土壤特性
  • 简介:选用中豌4号、中豌6号和中豌8号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可用于收获青豆荚、青干草或种籽,有栽培和进一步选育的价值。

  • 标签: 早熟豌豆 品种
  • 简介:对柴达木盆地野生罗布麻资源,生态适应性及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柴达木盆地人工栽培罗布麻的适宜地区及种植技术,为开发野生经济植物,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护草地环境和增加农牧民收入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罗布麻 资源 栽培技术
  • 简介:莞根是目前唯一能在青藏高原4000多米的高寒地区栽培的饲用芜菁品种。具耐寒抗冻,产量高等特点,最适宜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4000m、年均温-0.5-3℃的高寒地区栽培,每公顷产量达45000-60000kg,最高可达75000kg以上。具有广泛的利用前景。

  • 标签: 饲用植物 莞根 栽培 利用
  • 简介:对湟水河源头荒山荒坡上的人工栽培沙棘灌丛带牧草的地上部与地下部产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地区的荒山荒坡上人工栽培沙棘,地上产草量平均提高23.7%,地下牧草根量平均提高18.2%,每公顷减少水土流失1300吨

  • 标签: 沙棘灌丛带 荒坡带 山脊带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 简介:通过对优良苜蓿品种中苜1号进行播种、施肥、灌水以及施肥和灌水相结合的试验,探索出中苜1号在呼和浩特地区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苜1号适宜在每年的5月10日-6月1日之间播种,播种量为1.5g/m^2,播种行距为30cm,播种时尿素75kg/hm2与磷酸二铵375kg/hm^2混合施用且第二年灌水2次的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20775.75kg/hm^2.

  • 标签: 苜蓿 品种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