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湟源县地处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与牧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的交融带,农牧交错互补特点明显。全县面积1509km^2,总人口13.8万人,总耕地2.13×10^4hm^2,可利用草地8.0×10^4hm^2,近年来,按照“建成全县农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县”总体目标,遵循“立草兴牧、农牧互补、循环发展”的发展思路,调结构、兴草业、引龙头、壮牧区、抓循环、促利用,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专业合作社支撑、广大农户参与的农牧业循环发展产业链。

  • 标签: 结构调整 产业转型 可利用草地 循环经济 东部农业区 现代畜牧业
  • 简介:内蒙草原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接待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草原旅游发展进程。本文以西乌珠穆沁旗为例,在阐述草原旅游接待业发展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内蒙古草原旅游接待业主要有依托乡镇型、依托景区型、依托牧场型等三种经营模式,对草原旅游接待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内蒙古草原旅游接待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 标签: 草原旅游接待业 经营模式 对策分析
  • 简介:类型多样的草原自然景观和绚丽多姿的草原文化风情是东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东乌旗)具有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旅游资源。依托这一优势资源进行的草原旅游开发有力地推动了东乌旗的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东乌旗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其特征及开发中存在问题,提出了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 标签: 草原 生态旅游 资源 保护 开发
  • 简介:本文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原及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的介绍,分析了目前呼伦贝尔在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立草为业转型升级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出路。

  • 标签: 草原 畜牧业 发展 出路
  • 简介:锡林郭勒盟草原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独特,旅游业在内蒙古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将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草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资源开发,环境建设和景区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锡林郭勒盟草原与景观类型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阐明了草原旅游资源特点和草原旅游的内容,指出了草原旅游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了草原旅游的管理对策,旨在对锡林郭勒盟草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锡林郭勒盟 草原旅游 旅游资源 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