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2008~2011年在互助县东沟乡进行了短芒碱草与老芒麦、垂穗碱草的生产性能及经济性状比较试验,表明短芒碱草的产草量及产籽量比其他两个品种高,产籽量差异极显著,而且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是青海省农牧区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和生态治理的优良牧草品种。

  • 标签: 短芒披碱草 品种比较试验
  • 简介:碱草×野大麦杂种F1幼穗为外植体,设置不同的激素浓度,获得适宜的诱导培养基,并选用长度不同的幼穗为外植体,确定出较为合适的外植体长度。愈伤组织经过多次继代后,细胞生长缓慢,通过更换培养基使其恢复生长。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条件为:以长为2-3cm幼穗为外植体,MS+3mg/L2,4-D为诱导培养基。MS+2,4-D3mg/L+KT0.5mg/L+CH300mg/L与MS+2,4-D4mg/L均可改善经过长期继代生长质量较差的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

  • 标签: 披碱草 野大麦 杂种F1 幼穗 愈伤组织
  • 简介:通过对北方地区碱草属野生牧草资源的搜集,获得了碱草属123份野生牧草种质资源,得到了一批优良野生牧草种质材料,如老芒麦、碱草、垂穗碱草等。其中绝大多数为栽培牧草的野生种或野生近缘种。这些材料通过在太仆寺旗科研基地的种植与评价表现出:老芒麦更适合于补播改良天然草场和建立人工草场;碱草可作为抗性品种的选育材料,也可作为培育高产新品种的基础材料;而垂穗碱草更适应在高海拔的高寒湿润地区的推广应用。

  • 标签: 野生 披碱草属 搜集 评价
  • 简介:利用河南县牧气观测资料,根据垂穗碱草的生物学特性,探讨牧草的再生能力与积温、草原干湿指数、产草量的关系,可作为科学利用草场,合理轮牧的依据。

  • 标签: 牧草再生能力 草原干湿指数 轮牧
  • 简介: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用不同叶面肥对垂穗碱草种子产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施丰乐对垂穗碱草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叶面肥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有增高趋势;不同叶面肥对其株高及穗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施丰乐、富万钾(50ml)、喷施宝则对其生殖枝数影响极显著(P〈0.01),高乐(N:P:K=15:10:3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 标签: 叶面肥 垂穗披碱草 种子产量
  • 简介: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的蓄积性,以盆栽垂穗碱草中定期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为试验,并进行样品采集与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能有效增加盆栽垂穗碱草中所施的各种矿物元素营养(P〈0.05),而使盆栽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降低较小(P〈0.05),即定期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的盆栽垂穗碱草,由于饥饿效应而使相应矿物元素营养蓄积增加,也就是说饥饿效应是驱使矿物元素营养蓄积增加的内动力之一。

  • 标签: 盆栽垂穗披碱草 矿物元素 蓄积性 液体混合肥
  • 简介: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蓄积增加的机理,通过盆栽垂穗碱草在干旱和水胁迫影响试验处理,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和水胁迫影响下盆栽垂穗碱草中矿物元素均具有蓄积增加的趋势,且Cu、Cr、Cd等微量元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是其对干旱或水胁迫等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响应,也是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假说理论的再检验,而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是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发生的内动力之一.

  • 标签: 盆栽垂穗披碱草 矿物元素 蓄积性 干旱 水胁迫
  • 简介:绿帝1沙打旺是通过远缘杂交育种,父本膜荚黄芪,母本斜颈黄芪.F1代后经多代集团选择选育而成.选择标准是植株高、分枝多、叶量大、花序多、开花期早、成熟穗多,茎秆黄绿色的直立型白色花株群体.选育的新品种与对照沙打旺比较在牧草产量上增产10%以上,牧草品质上有大幅提高;种子成熟早,种子增产300%以上,新品种根可替代黄芪入药.在耐瘠薄、耐干旱、耐严寒、抗风沙等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等于或高于对照沙打旺.

  • 标签: 杂交育种 集团选择 植物学特征
  • 简介:草木樨是一种优良牧草、绿肥和水土保持作物,具备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可以综合利用等特点,为当今许多国家所提倡。我国北方生产上常用的草木樨为二年生草木樨,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栽培,缺乏适宜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一年生优良草木樨品种。为此,我们于2007年开始引进俄罗斯一年生野生黄花草木樨种质资源,通过混合选育,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于201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育成品种,定名为牧科草木樨1(品种登记号:N022)。

  • 标签: 牧科草木樨1号 利用 评价
  • 简介:福,男,汉族,1935年9月生,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原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留校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至1993年曾任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主任。

  • 标签: 草原 资源学 博士生导师 内蒙古 翁牛特旗 赤峰市
  • 简介:尝试利用尔菲法对青海湖北岸地区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评价标准引用了赵有益等人发表论文《草地生态系统安全及其评价研究》中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安全的分级及判别标准,尔菲法最后评定结果为环湖北岸草原生态系统的植被覆盖度较高,生态环境较少受到干扰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尚完整,功能尚好,一般干扰下系统可恢复,生态问题不显著,生态灾害不大。

  • 标签: 环湖北岸 草原生态系统 德尔菲法评价
  • 简介:通过对优良苜蓿品种中苜1进行播种、施肥、灌水以及施肥和灌水相结合的试验,探索出中苜1在呼和浩特地区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苜1适宜在每年的5月10日-6月1日之间播种,播种量为1.5g/m^2,播种行距为30cm,播种时尿素75kg/hm2与磷酸二铵375kg/hm^2混合施用且第二年灌水2次的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20775.75kg/hm^2.

  • 标签: 苜蓿 品种 栽培技术
  • 简介:本文基于国家为保护草原生态出台一系列禁牧政策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牧区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有效方式,并以达茂旗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为例分析现阶段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总结借鉴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提出促进牧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为牧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牧区 专业合作社 现代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