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以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及不同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和主要物种种群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除多年生根茎禾草外,各功能群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放牧胁迫下,不同植物功能群之间存在一定的补偿效应,重度放牧不利于草地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植物群落结构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由以羊草(Leymuschinensis)为建群种,贝加尔针茅(Stipabaical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和寸草苔(Carexdispalata)为优势种,过渡到以羊草为绝对优势物种。

  • 标签: 草甸草原 放牧强度 功能群 优势种
  • 简介:通过测定柱花草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3个柱花草品种即热研二号柱花草(StylosanthesguianensiscvReyanⅡ)、热研五号柱花草(Stylosanthesguianensiscv.ReyanⅤ)、西卡柱花草(StylosanthesscabraVog)在自然条件下和人控低温条件下这些生理指标连续7d的变化规律,比较这3个柱花草品种抗寒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5℃时胁迫第7d,热研5号柱花草叶绿素a含量从2.31下降至1.17,下降率为49.78%,下降幅度最小;质膜透性从0.237上升至0.590,变幅为148.94%,上升幅度最小;可溶性糖含量从12.127上升至28.980,变幅为205.71%,上升幅度最大,可溶性糖积累最多。3种牧草中,热研5号柱花草的抗寒性较强,热研2号柱花草次之,西卡柱花草对低温的适应性较差。

  • 标签: 柱花草 低温胁迫 抗寒性 生理指标
  • 简介:近几年,由于人类对草地过度干扰,使其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其干扰作用在荒漠草原影响尤为显著。关于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的地上植被指标、土壤成分指标并结合市场价值体系,估算出不同放牧强度下9个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并对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进行研究。

  • 标签: 放牧强度 荒漠草原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