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农作物秸秆资源的调查和监测,科学地计算出全县理论载畜量,发现全县有14个乡镇有牲畜发展潜力,8个乡镇超载过牧;全县理论载畜量为690854个羊单位,与实际载畜量(621663个羊单位)对比发现尚有69192个羊单位的发展潜力,提出了饲草发展建议.

  • 标签: 饲草 载畜量
  • 简介:民和县是一个纯农业县.草业在农业生产中占的比例不断提高,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草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民和县草业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今后草业发展对策.

  • 标签: 草业 民和县 措施
  • 简介:文章对民和县草牧业试验试点工作进行了简述,分析了民和县草牧业试点工作的现状和优势条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发展民和县草牧业工作的对策措施。

  • 标签: 民和县 草牧业试点 对策
  • 简介:民和县通过实施"草牧业发展试验试点"项目,2015年新建成优质饲草基地0.82×10^4hm2,生产优质饲草36.78×10^4t;新建青贮池18.45×10^4m3,新增青贮饲料和加工配送20×10^4t;新建家庭牧场2000户,并取得了年增出栏肉牛0.46×10^4头,肉羊8.2×10^4只,鲜奶0.2×10^4t的好成绩。

  • 标签: 民和县 草牧业 试点
  • 简介:民和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青海省最东端,县域内海拔最低的地区为湟水流域的松树、川口、马场垣,黄河流域的官亭、中川,这里平均海拔1820m,年均气温7—10℃,无霜期210d左右,80%的耕地为水浇地,水热条件好,农作物种植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该区域冬小麦和玉米带状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 标签: 民和县 试验效果 青绿饲料 复种 二茬 农业种植结构
  • 简介:草原执法是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民和县自2009年开展草原执法工作以来,发现存在草原权属不清,部门间职能冲突,收费保准太低等许多问题。为此笔者就民和县草原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建议。

  • 标签: 民和县 草原执法 建议
  • 简介:浅谈民和县草场资源基本特点及利用、改良意见郭宏山(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兽医站810800)民和县草场资源丰富,全县共有草场面积11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9.12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82.8%。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自然条件特殊...

  • 标签: 草场资源 基本特点 民和县 牧草生长 优良牧草 草地类型
  • 简介:通过2010~2012年三年定点监测温性草原类草地生产力,发现监测样地内植被盖度、植物高度、植物种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毒草种数下降.2011年、2012年总产鲜草分别比2010年增长了11.24%、111.91%;可食鲜草增长率分别为16.5%和105.05%.

  • 标签: 温性草原 生产力 监测 评价
  • 简介:利用1961~2015年民和县气象局的气温与降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和Mann~Kendall法,对民和县近55a来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5a来民和地区年和四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极显著的增加趋势,而年和冬季气温日较差呈极显著的减小趋势;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存在着非对称性变化特征;年和四季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降水日数的多少影响着降水量的大小: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突变发生的年份分别2000~2001年、1996~1997年、2000~2001年和2004~2005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没有发生突变。

  • 标签: 气温 降水 气候突变 民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