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使用消毒防腐药是预防与扑灭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了浓度、温度、pH值、有机物污染、微生物类型、生物被膜、配伍用药以及消毒制度对消毒防腐药活性的影响。

  • 标签: 消毒防腐药 活性 影响因素
  • 简介:中国自第一例PRRS(蓝耳病)爆发起,该病毒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并严重威胁着整个养猪业。据严先生和其他专家们估计约80%的PRRS(蓝耳病)发生在大型农场。一些研究曾探讨过在2,3和4的现场条件下,对采用大剂量接种PRRSV活性疫苗的方式而导致PRRS(蓝耳病)的诊断和控制。这些试验的目的是对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并评估IngelvacPRRSMLV大剂量接种在控制中国PRRS(蓝耳病)相关问题时的效能。

  • 标签: PRRSV 蓝耳病 接种法 中国 疫苗 活性
  • 简介:现代化农业土壤活性效应——万物生土重庆黄伦先广大农民大力推行科学种田技术,采用大棚、地膜覆盖的种植措施,反季蔬菜、无菌果苗的栽培技术,以及肥团肥块育苗育秧,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复合肥、菌肥、生物活性肥等的普遍采用,原农业土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呈现出营...

  • 标签: 农业土壤 活性效应 现代化农业 生物聚合 水稳性 活性团
  • 简介:试验研究生物活性预混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生物活性预混料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在断奶30-50d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升高、料重比(F/G)显著降低(P〈O.05);C3bR、IC花环率在第20天显著增加(P〈0.05),其中C3bR花环率在第10天时极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增殖率在第10天、第20天分别为显著、极显著升高(P〈0.05、P《0.01);免疫器官脾脏指数在第10天、第20天显著增高(P〈0.05);血液红细胞在第10天、第20天,白细胞在第20天时显著增高(P〈0.05);血清IgG在第10天、第20天,IL-2在第10天,IgA、IFN-γ在第20天时显著升高(P〈0.05);猪瘟抗体水平在二免后15d显著增高(P〈0.05)。添加生物活性预混料可以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缓解仔猪断奶应激,增强机体免疫力。

  • 标签: 生物活性预混料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 简介:一、控肥。苗期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切不可偏施氮肥,以免植株抗寒力差。追肥要早,以促使菜苗老健。低温之前不能施用速效氮肥,宜追施一次磷钾肥,以增强抗寒力。

  • 标签: 露地蔬菜 抗寒力 防冻 氮肥用量 防风障 磷钾肥
  • 简介:调整日粮成分。喂给高产奶牛高质量饲草,多喂一些精饲料或者高脂肪物质提高日粮的能量,可用豆类或动物脂肪,补充量以1.0%~1.5%为宜。提高全价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使其在18%。粗纤维含量不要过多,特别是青贮饲料。实践表明,日产奶32kg以上的奶牛,秋季每天饲喂青贮饲料量应控制在17~22kg。

  • 标签: 高产奶牛 秋季 饲养法 日粮成分 青贮饲料 蛋白质含量
  • 简介:[目的]确定大肠杆菌菌液刺激蝇蛆产生浓度高、活性强的抗菌肽时间和蝇蛆饲喂家禽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菌液分别与麸皮混合饲喂蝇蛆,于10、24、48h分别收集存活蝇蛆并对其粗提取抗菌肽,

  • 标签: 大肠杆菌 抑菌活性 抗菌肽 蝇蛆 浓度 测定
  • 简介:1猪舍选址1.1位置要远离生猪批发市场、屠宰加工企业、风景名胜地和交通要道等。一般要求距离畜产品加工厂1000米以上,距离主要公路300米以上,可设置专用猪场通道与交通要道相连接,且距离最近的村庄不少于2000米,高压线不得在仔猪舍和保育舍上面通过。

  • 标签: 养猪法 技术 环保 屠宰加工企业 批发市场 风景名胜
  • 简介:优质葡萄苗快速繁育陈良才一、埋条1、储存种枝。结合冬季剪枝,将选好的枝条剪成1米长,扎好,挖坑培沙贮存。2、选好苗床。选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疏松,排水方便的地块做苗床。苗床宽1米,深20厘米,长度根据枝条多少而定。苗床下面铺施10~15厘米厚...

  • 标签: 快速繁育 葡萄苗 繁育法 四川省 塑料袋 长寿县
  • 简介:母猪群年龄和胎次结构要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发挥猪群的最大生产性能。在一个组成较好的母猪群中,通常2胎以下(包括后备猪)的母猪所占的比例为30%,2~6胎的母猪所占比例为45%~55%,6胎以上的母猪所占的比例小于2O%,8胎以上的母猪比例小于5%。

  • 标签: 母猪群 淘汰法 自然 胎次结构 生产性能 比例
  • 简介:生态养猪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的新型环保生态养猪技术,具有成本低、耗料少、效益高、无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其核心是成功地进行垫料发酵(厌氧发酵或好氧发酵),利用有益微生物制剂。按一定比例掺拌锯屑或稻壳作为猪圈的垫料。利用生猪的拱翻习性,使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通过微生物菌群的分解发酵,使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微生物以尚未消化的猪粪为食饵,繁殖孳生。随着粪尿的分解消化,臭味也随之消失,同时繁殖生长的大量有益微生物又向生猪提供了无机物和菌体蛋白质,从而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

  • 标签: 生态环保 养猪法 有益微生物制剂 好氧发酵 微生物菌群 菌体蛋白质
  • 简介:一、使鸡肉更香郁。专家研究认为:构成鸡肉香味的主要成分物质(C3H5-SO基因),在鸡的配合饲料和一般饲料中较为缺乏,而在大蒜中含量丰富,所以在鸡的日粮中添加大蒜或大蒜粉,可使鸡肉变得更香郁,且对鸡生长无不良影响。添加量为:鲜蒜捣烂1%~2%,蒜粉0.2%。

  • 标签: 鸡肉香味 饲喂法 品味 配合饲料 大蒜粉 主要成分
  • 简介:农作物秸秆堆垛氨化也称堆贮或垛贮.就是将农作物秸秆堆成垛.用塑料薄膜密封注入氨化剂(氨水或尿素溶液)进行氨化处理的一种方法。由于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直接作饲料适口性差、消化率低。农作物秸秆堆垛氨化处理后,粗蛋白含量增加,质地松软、味甘辛,可提高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 标签: 农作物秸秆 氨化法 堆垛 饲料适口性 氨化处理 粗蛋白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