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马腺中医称喉骨胀、槽结,东北地区常称之为喷喉、槽口疙瘩,是由马腺链球菌引起马、骡子、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临床特征以喉颌下淋巴结硬肿为主要症状的叫喷外喉,以喉头内部硬肿为主要症状的叫喷里喉。一般喷外喉较容易治疗,而喷里喉相对而言治疗难度较大,特别是喉头气管内部肿胀严重的,既不成脓破溃,又不消散吸收,病畜饮食废绝,呼吸困难。病情严重时,呼吸如抽锯,发出哮鸣音,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病畜多因窒息而死亡。

  • 标签: 马腺疫 针刺法治疗 急性传染 呼吸困难 硬肿 颌下淋巴结
  • 简介:鸡新城(ND)是由新城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于1926年最早发现于印度尼西亚,同年在英国新城也发生流行,因此而被命名为鸡新城,又名亚洲鸡瘟或伪鸡瘟,在我国俗称为“鸡瘟”。新城在世界各国均有发生,而我国对本病的报道最早记载于1928年。由于该病发病急、病程短、传播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被我国定为一类传染病,现如今疫苗预防仍是我国控制鸡新城的主要手段。

  • 标签: 新城疫抗体 防制措施 新城病 伪鸡瘟 亚洲鸡瘟 疫苗预防
  • 简介:为了探索羊胚胎转移因子(康肽)对内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消长的影响,试验在正常免疫的AA^+肉鸡苗的1,7,13,21,30日龄在饮水中添加使用康肽,并全程测定肉鸡新城疫病毒的抗体。结果表明羊胚胎转移因子在20日龄前对肉鸡血清中新城疫病毒抗体的产生没有积极作用,但21日龄后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肉鸡 羊胚胎转移因子 新城疫病毒 免疫 抗体消长规律
  • 简介:1发病情况焦作市博爱县柏山镇农户路某,3月9日从某孵化场购进308肉鸡苗5000只,养至16日龄时发病,病初只有零星死亡,随后几天死亡达到300多只。并且鸡群萎顿,死亡率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畜主根据自己的经验怀疑鸡只感染了新城疫病毒,用中药银翘散配合利巴韦林进行拌料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继续增加,前来诊治。

  • 标签: 混合感染 温和型新城疫 大肠杆菌病 肉鸡 诊治 发病情况
  • 简介:鸡新城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患鸡的主要特征是下痢、神经机能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近年来,由于养殖场对新城疫苗接种的重视及推广使用,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很少见,主要以呼吸道症状和零星死亡的非典型病例为主。1发病情况某养殖户饲养的48日龄三黄肉鸡2000只,按免疫程序接种鸡新城-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苗(H120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株)、

  • 标签: 非典型性 传染性支气管炎 免疫程序 下痢 三黄肉鸡 二联苗
  • 简介:产牛通常是指产犊后至产后21天的母牛,是围产期的后半段时期。这一阶段是奶牛从干奶期过渡到泌乳期的另一个重要时段,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对随后的整个泌乳胎次奶牛的生产性能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对产牛的健康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奶牛养殖者的重视,但仍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

  • 标签: 母牛 监控 奶牛养殖 生产性能 饲养管理 跟踪检查
  • 简介:产牛群是发病率和死淘率最高的特殊牛群,将其护理好不仅可以降低死淘,(产后2个月内的死淘占泌乳期的40%),还可以提升单产的关键。当前集约化饲养下的牧场,单个照顾产牛无法做到详尽的情况下,形成一套适应规模牧场操作的护理程序已经成为一种选择。当前不少护理流程也在各牧场应用,本文就规模化牧场的一些护理经验及建议供大家参考。

  • 标签: 护理程序 牛群 集约化饲养 牧场 死淘率 发病率
  • 简介:“目前正在新西兰、巴西等地选址建养牛场,生产牛肉供应同内市场。”继在新西兰投资生产婴儿奶粉之后,11月29日在成都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领袖峰会上,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要生产“洋牛肉”。

  • 标签: 希望集团 养牛场 牛肉 国外 婴儿奶粉 上市公司
  • 简介: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畜牧兽医局学习外地经验,成功引进了国际先进生物分解奶牛粪尿处理技术。近日,由齐齐哈尔奶牛产业现代化试验示范园养殖场,选用适宜东北寒冷地区的菌种建立的奶牛发酵床技术经过两个多月的试验获得成功。

  • 标签: 齐齐哈尔市 奶牛产业 黑龙江省 粪尿处理技术 治理 粪污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社会物资及农牧业产品的异地流动也活跃起来,而且呈现出跨国跨省逐步打破地域流通的传统交易模式。加之,现在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进一步推动和扩大了各种农牧业产品及原动产品活体交易的跨区域流通,因此,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更大的压力。

  • 标签: 疫病控制 基层技术人员 畜牧业科技 重大动物疫病 畜牧业生产 检疫检验
  • 简介:为全面了解黔南州规模化养殖山羊寄生虫感染情况,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各县市中心,对全州十二县市90个规模养羊场的山羊开展寄生虫调查。共解剖山羊1440只,收集虫体2416条,经鉴定虫体有33种。其中全沟硬蜱、长角血蜱、残缘璃眼蜱和棕尾别麻蝇蛆等4种寄生虫虫种是贵州省首次报道的记录。应该将其列为寄生虫防制计划的主要虫种,加以研究和制定具体防制措施,保障我州的畜牧业健康发展。

  • 标签: 山羊 寄生虫 新记录 概述 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