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奶牛围产期由于受分娩应激的影响,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一些与分娩有密切关联的疾病,引起奶牛繁殖性能下降,产奶量降低,甚至被迫淘汰,给养牛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兽医工作的经验,对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产后瘫痪、子宫脱出、酮病等常见围产期疾病的防治做一介绍。

  • 标签: 围产期奶牛 常见疾病 诊治 机体抵抗力 子宫内膜炎 围产期疾病
  • 简介:奶牛围产期是指产前15天至产后15天.要经历三个不同的生理阶段,即干奶、分娩、泌乳。由于奶牛在这一阶段生理方面发生较大变化,产生较大的应激,抵抗力下降,稍有不慎极易患病。这些疾病的发生常造成奶牛繁殖性能下降,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甚至被迫淘汰,给奶牛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对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难产、产后瘫痪、子宫脱出、酮病、产后败血症及真胃变位等常见的奶牛围产期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防治措施。

  • 标签: 围产期疾病 奶牛场 病因分析 防治 生理阶段 产后瘫痪
  • 简介:随着奶牛质量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高产牛不断增加,但患繁殖障碍性疾病的牛只也逐渐增多,一些标准化奶牛场,虽然配备了先进设备,但在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解决高产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当前奶牛养殖生产中的重大问题,不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每年仅黑龙江垦区的20万头产奶牛就会损失4~5亿元。为此,黑龙江省农垦总局2006年以“黑龙江省垦区高产奶牛繁殖障碍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为题立项,旨在研究出高产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综合防治技术。2011年以“奶牛营养与繁殖障碍性疾病防治关键技术中试与示范”为题立项,旨在将高产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防治技术推广实施。该项目的研究与推广,既可减少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又可以减少奶牛生产中激素及抗生素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社邀请该项目负责人——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繁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洪涛为《畜牧课堂》栏目撰文,将该技术推广给广大养殖户。

  • 标签: 繁殖障碍性疾病 疾病综合防治 疾病防治 繁殖技术 奶牛场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 简介: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转换期,天气的主体变化为:气温逐渐降低,“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种变化又有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往往会使人措手不及,冷暖变化极不规律的特点。中医认为:秋主收,燥为秋之主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空气干燥,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针对秋季的气候特点总结以下秋季养猪管理要点:

  • 标签: 呼吸道疾病 预防控制措施 秋季 猪群 天气变化 昼夜温差
  • 简介:2009年7月,一种新型麻醉制剂异丙酚(PropoClear;由美国富道‘FortDodge’动物保健公司推出)在英国的犬和猫的疾病治疗上广泛用作麻醉诱导。该药剂是无脂质的透明微乳液,可在开封后28d内使用,能降低环境的污染。而白色脂质的粗乳液制剂必须在开封后6h内废弃。该文报道了在7只各类犬中静脉反复注射PropoClear后,其中,有6只犬的局部出现疼痛反应。

  • 标签: 静脉注射 异丙酚 制剂 麻醉 反应 疼痛
  • 简介:为探讨如何改善奶牛生存环境,减少热应激和感染机会,并通过掌握新的治疗技术降低夏季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广东省奶业协会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合作,于2013年5月16日在广东奥林匹克大酒店共同举办"热应激情况下奶牛疾病防治技术研讨会"。我省各大奶牛场场长和兽医主管等人员近9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 标签: 奶牛乳房炎 技术研讨会 疾病防治 激情 奥林匹克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