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9 个结果
  • 简介:的耐寒能力相对较强,但冬季羊舍温度不能低于0℃,羔羊舍不能低于8℃,产房要保持在10~18℃。过冬前,要及早检修羊舍,对屋顶和墙壁进行必要的修补,防止漏风漏雪。地处野外的羊圈,应在北墙外用玉米秸设挡风屏障;密闭式羊圈,应在门口、窗口悬挂草帘;简易式养大棚,可将屋檐向前延伸,架设塑料暖棚,顶面覆盖草帘子。过于寒冷的时候,应在圈舍内生火炉取暖。

  • 标签: 羊舍 保暖 过冬 耐寒能力 塑料暖棚 玉米秸
  • 简介: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及畜禽检疫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化,定点屠宰工作逐渐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对确保屠宰检疫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屠宰检疫技术的要求和要点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定点屠宰工作 检疫要求 畜牧业生产 检疫工作 检疫质量
  • 简介:传染性脓疱又称传染性脓疮、口疮,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病毒所致的传染病,在羔羊3~6月龄易感,多为群发,无季节性.以存夏发病较多.其特征为口唇等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凡养的地区天都有本病的发生。

  • 标签: 口疮 症状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螨病也称疥癣或癞病,螨病又称疥癣.群众俗称为疥疮,癞或“骚”。通常所指的螨病是由于痒螨或疥螨在动物体表皮肤寄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其特征是皮炎、剧痒、脱毛、结痂.传染性强.对的毛皮危害严重,也可造成死亡。山羊多为疥螨病,绵羊多为痒螨病。

  • 标签: 羊疥癣 疥螨病 慢性寄生虫病 防治 痒螨病 羊螨病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舍饲的羊舍建设和饲料的储备,并提出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制定严格的防疫制度、制定完善的驱虫制度等健全的防疫技术和制度,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 标签: 舍饲 养羊 饲养管理
  • 简介: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羊肉的走俏和国内羊肉消费的增长,羊肉价格持续坚挺,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山羊养殖业的积极性,许多农户办起了适度规模韵山羊养殖场。但是,笔者在我县调查中发现部分规模养户存在着只发病死亡率高,怀孕母羊流产率高,羔羊弱胎死亡率高的现象。分析其原因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 标签: 规模养殖 圈养 标准化养殖 小圈单养 饲养管理
  • 简介: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养殖业表现出发展迅猛的态势,在此期间,的疾病预防以及治疗受到广泛关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干预,还需要从源头上将各种疾病的出现加以阻止。本文针对较为典型的类动物疾病进行分析,并采取具体的预防治疗措施进行干预。

  • 标签: 家畜 疾病 预防措施 治疗措施
  • 简介:初秋季节,有的树丛、山坡和石缝中会长出“闹羊花”等毒草,家畜吃后会中毒死亡;有的低洼地区或河床上生长的水草带有囊蚴,吃后会得肝蛭虫病,因此,放牧时应避免去这些地方。另外,也不要到喷施农药地块的周围放牧。

  • 标签: 养羊 禁忌 中毒死亡 低洼地区 喷施农药 闹羊花
  • 简介:一、萧县养业生产情况。据县志记载民国18年有4万只;受长期战乱影响.1949年有2.34万只;据统计年鉴记载,建国后至72年存栏量不断增加,1962年存栏17.82万只.其中绵羊5.5万只,山羊12.32万只;1972年存栏18.3万只,其中绵羊16万只,山羊2.3万只,1972年到1977年存栏量徘徊不前。改革开放以后养有了大的发展,1980年存栏29.9万只,以后农民由于土地承包急需大牲畜,加之毛价格下降.存栏下降,1985年存栏16.1万只。至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羊肉由于其无以比拟的优点,倍受人们青睐,活价格上升,加上1996年以后我县相继实施国家秸杆养示范县项目、飞播牧草项目,较大地刺激了广大农户养的积极性,肉羊的饲养量异军突起,连年大幅增长。

  • 标签: 养羊业 萧县 安徽 价格下降 生产情况 改革开放
  • 简介:1牧草品种选择与搭配也是一种具有反刍功能的草食动物,具有发达的复胃,并具有较强的消化利用粗纤维的能力,采食的饲料中,55%-95%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70%-95%的粗纤维是在瘤胃中被消化的。因此种草养中也应以禾本科牧草为主,合理搭配豆科牧草品种。

  • 标签: 舍饲养羊 种草养羊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禾本科牧草 技术 消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