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培育健康森林是增强森林集约化能力,提高林地生产力的主要措施。介绍了山西森林经营现状,从理念、方法、保障、结构、对象等方面,对健康森林培育的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 标签: 山西省 健康森林 经营模式
  • 简介:通过分析吉林现有湿地资源类型、湿地生物资源及湿地资源受威胁状况,提出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同时针对吉林湿地资源的特点及分布状况,阐述了吉林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总体设想及发展模式。

  • 标签: 湿地资源 保护 恢复 可持续利用
  • 简介:在分析西峡县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绿化情况基础上,剖析其工程建设特点,分析工程管理情况和成效,指出其存在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造林地落实困难、林业重点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并提出多渠道筹措工程建设资金、工程建设和管护相结合、提高森林资源质量、提高林业重点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等发展对策。

  • 标签: 林业重点工程 造林绿化 西峡县
  • 简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林业也进入生态林业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对云南森林资源状况的分析,探讨了严格保护天然林资源、提高森林的数量和质量、加快发展林下产业的生态林业发展策略和途径.

  • 标签: 新常态 生态林业 途径
  • 简介:从工程改善了生态环境、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强化后期产业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安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同时指出了其存在着易遭受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危害、退耕农户积极性不高、造林密度过大、缺乏抚育等问题,并提出了大力开展中幼林抚育、及时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实行分类经营、建立退耕公益林补偿制度,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推行GIS技术的应用,加大对林业龙头企业扶持、带动退耕还林产业经济发展,将退耕地的防火、病虫害防治纳入到当地防火、病虫害防治体系中等对策。

  • 标签: 安徽省 退耕还林 成效 问题 对策
  • 简介:"十三·五"时期既是福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福建林业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客观分析福建林业面临发展环境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和思路形成,并对规划涉及重点篇章内容加以说明,可为林业专项或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思路和借鉴。

  • 标签: 问题导向 补齐短板 求新求实 林业规划
  • 简介:2016年12月8日,山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山西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划定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严格实施立法保护,这一举措在全国尚属首创。

  • 标签: 生态公益林 立法保护 永久性 山西省 人大常委会
  • 简介:通过分析黑龙江森林资源的生态发展状态,研究其林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建议,以提升该省森林资源的综合发展和科学利用水平。

  • 标签: 黑龙江 森林 生态
  • 简介:在分析了浙江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改革进程和改革成效等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生态保护优先、产业发展充分、基础设施完备、林区富裕和谐4个类别及1个附加指标类别建立的现代国有林场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目标责任、落实资金来源等现代国有林场建设保障措施。

  • 标签: 国有林场 评价指标 浙江省 改革
  • 简介:基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首先从域研究尺度对2005--2014年的湖南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及二者协调度进行评价,利用GM(1,1)模型进行趋势预测,结果显示湖南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生态环境水平整体上不断提升,二者协调度实现了稳定持续提高。从2015年开始,未来5年,湖南生态经济协调度发展态势良好,将在“十三五”末步入高度协调发展阶段。在市域研究尺度,对2013年湖南14市、州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维度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各市、州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度和协调度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新常态下,发展生态农业,依托城市群经济圈带动区域发展,促进湖南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应是未来的发展道路。

  • 标签: 新常态 生态环境系统 经济系统 耦合度 协调度
  • 简介:为了保证环境质量,提高生态效益,陕西实施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退耕还林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这项工程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实际效果的充分发挥。本文将对陕西退耕还林工程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实践依据。

  • 标签: 退耕还林 陕西省 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
  • 简介:森林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气候变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黑龙江是我国的林业大,该省森林碳汇发展前景广阔,现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 标签: 黑龙江 森林 碳汇
  • 简介:本文以黑龙江为研究区域,以2005年和2010年气象数据(平均气温、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样地数据为数据源,分别采用三种空间插值(反距离权重插值法、样条插值法、克吕格插值法)的方法进行插值、精度验证及对比分析,获得不同气象因子的最优插值方法。利用最优插值方法获得黑龙江省内样地点的不同气象因子值,并利用周广胜模型计算NPP值,进行黑龙江样地气象因子及NPP时空变化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量、平均气温的最优插值方法为克吕格插值法,平均相对湿度的最优插值为反距离权重法,平均风速的最优插值为样条插值法;黑龙江2010年比2005年的年均温升高了近0.04℃,年降水量升高了22.15mm;随着2010年降水量和气温的升高,NPP也有明显增加,其差异呈缩小趋势;黑龙江NPP由北向南逐步增多,中东部地区高于西北部地区。该研究为了解黑龙江省内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人类社会发展对于生态环境影响以及植被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都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碳循环与区域性及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 标签: 样地气象因子 空间插值 NPP 时空变化
  • 简介:建设"秀美村庄",是湖南省林业厅四大林业主题建设之一,也是建设绿色湖南、美丽中国的一项具体行动。湖南林勘院作为元帅故里洪家关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单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从院内规划、勘察、建筑、林业、农业、景观、市政、监理等多个专业抽调骨干力量组成项目组,围绕美丽乡村典范、全面小康典范和国家精准扶贫示范区的建设目标,不断创新规划理念,完善技术手段。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洪家关这块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胜地越来越美,生

  • 标签: 洪家关 湖南省林业厅 项目规划建设 创新规划 建设项目 规划设计单位
  • 简介:作为应对环境风险和促进环境保护的金融工具,绿色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正面临支付意愿不足的困境。立足于微观主体的投保行为,通过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探讨绿色保险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首先,利用效用理论分析投保人的行为特征和保险产品的设计对支付意愿的影响,从理论上提出影响绿色保险支付意愿的因素。然后,结合无锡市推行绿色保险的成功案例印证理论分析得到的结果,提出促进我国绿色保险发展的建议。研究表明,降低投保成本、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保险定价机制,以及政府对绿色保险运行中存在的市场失灵进行纠正,是提升企业支付意愿的主要途径。

  • 标签: 绿色保险 支付意愿 效用理论
  • 简介:南粤森警好儿郎,心系林业傲寒霜。以绿为荣踏实干,以林为业铁骨强。十年埋头素质硬,千劲十足业务精。一载金陵育培英,一草一木系真情。吴刚,1983年8月出生于广东肇庆市。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毕业于广东警官学院,2006年4月参加工作,2008年通过自学考试。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律系,2015年获广东财经大学法律硕士(J.M)学位。现为广东肇庆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治安科民警,人民警察一级警司警衔。

  • 标签: 森林公安局 广东省 忠诚 中山大学 人民警察 中国共产党
  • 简介:中部4亿人口的消费市场,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为家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而湖南地区的家居发展一直以物流贸易为主,本地化产业的发展比较零散滞后,集群化需求很强烈,这对新兴家居产业的扎根提供了丰富的土壤。顺德家具协会与乐从家具协会计划投资95亿元,联合湖南、广东、江西、四川等20多家省市级泛家居行业商协会组织,以"卖场+工厂+电商+物流"全产业链模式打造

  • 标签: 顺德 家具协会 产业链模式 重点建设项目 产业集群 人力资源
  • 简介:对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原“操作细则”和新“技术细则”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两者不同点,同时讨论了一类清查与二类调查数据衔接问题、无抽样控制县总体蓄积量修正问题、与国土地类衔接问题等。

  • 标签: 二类调查 新旧操作细则 对比分析 问题
  • 简介:总结了当前黑龙江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保护过程中的几个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旨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黑龙江省 林业 生态环境 现状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