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顾名思义,“环境悬崖”即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处于危险边缘,若人类继续目前的行为方式,则人类及其环境便将坠入深渊绝境.“环境悬崖”作为一诗意的表达,可用来概括我们的处境,激发人们投入环保的热情;但若被当作科学的表达,则有失精确性.科学的“环境悬崖”观可被理解为“环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或“经济增长对自然环境依赖程度”的陡然降低.这种前瞻式的“环境悬崖”观虽可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但其是否可能本身值得怀疑.然而,无论如何理解,我们的环境形势确实非常严峻,它正趋于“崩解”.环境趋于崩解的根源,一般认为是“人类中心论”,而对应之道便是“生态中心论”或“弱意义人类中心论”.但无论“生态中心论”还是“弱意义人类中心论”,都与“人类中心论”有共享的前提:以人类的利益和福祉为目标,都不足以阻遏环境崩解之势.实际上,当今环境趋于崩解的根源在于量化、物化的效果论思想以及以之为据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阻遏环境崩解,需要我们摆脱效果论立场,去另寻资源,促进以其为根据的社会转型.阻遏环境崩解,一靠技术进步,二靠制度创新.技术进步由于其天然的局限,无法根本阻遏环境崩解;而建立在尊重和善待一切存在者本性基础上的,能使一切存在者各得其所各遂其性的制度创新,以及因此向“敞开的社会”的转型,将成为阻遏环境崩解的必然选择.

  • 标签: 社会制度 人性化 转型 环境崩解 功利主义 资本主义
  • 简介:诸暨市在林业“三定”的基础上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产权明晰工作,从形式上来分析采取的是“顺延微调”模式。坚持稳定、“三权”分离、生态优先、依法合规和稳妥发证原则,实施过程中以延长承包期为基准,以试点单位为先导,以业务培训为指导,以抄录公告为核心,分层次实施。整个方案实施完成后其总产权明晰率98.16%,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赶进度抢速度、工作粗糙的问题。

  • 标签: 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 产权实施 诸暨市
  • 简介:一直以来林权制度产权不明、主体模糊的问题都是制约地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林业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还可以维护生态环境,改善自然景观,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 标签: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问题分析
  • 简介:森林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其不仅能够为人类供应木材、食物、化工和医药原料,而且森林还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等,因此森林资源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就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保障和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 标签: 森林资源 管理制度 保障 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