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以佳木斯市横山头林场樟子松(PinussylvestrisL.var.mongolicaLitv.)人工林的10块标准地,以及从中获取的50株解析木的枝解析数据为基础,对樟子松人工林枝条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 标签: 樟子松人工林 枝条分布
  • 简介:云南是世界上木本竹子资源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文章从竹类资源分布、竹种多样性及竹林类型3个方面对云南省竹类植物分布与资源区划进行了研究。根据云南省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和复杂多样化的生境条件,将云南竹类资源划分为滇中暖性中小型混合竹类区,滇东、滇东南热性大型丛生竹区,滇东北暖性中小型散生竹类区,滇南热性大型丛生竹类区,滇西、滇西南热性大型丛生竹类区,滇西、滇西北寒温性小型混生竹类区等6个区;分别论述了各分区地理位置、竹类植物区系特征等。此外,文章初步总结了云南省竹亚科植物资源,截至2017年底共记载竹种41属389种。依据竹类植物分布区气候特点,将云南省竹林分为热性竹林、暖性竹林、寒温性竹林3个植被亚型以及41个竹林类型。

  • 标签: 竹种 分布 资源区划 竹林类型 云南
  • 简介:通过对全省18个市县(三沙市除外)桉树资源进行走访调查,掌握桉树的种质资源情况,为实现桉树科学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桉树 种质资源 调查 分析
  • 简介:为探讨毛竹春笋生长状况与笋芽地下分布深度的关系,对山地毛竹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笋芽地下分布的土层深度对出笋直径有显著影响,笋芽分布越深,出笋直径越大;分布在10~20cm深土层的笋芽出笋数量最多;分布在土层深20cm以上的笋芽长出的笋最易出笋成竹,而分布在0~10cm浅层土壤的笋芽最容易退笋。因此,在毛竹林经营中,应探索引导笋芽向深层土壤分布的技术措施,以实现多出笋、出大笋的生产目标。

  • 标签: 毛竹林 春笋 笋芽 地下分布
  • 简介:机载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新型数据获取手段,目前在林业资源管理、森林防火、林木砍伐等方面已广泛应用,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实用的林业LiDAR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通过分析已有LiDAR数据应用于林业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以目前开源LiDAR点云数据处理技术、海量点云数据可视化技术,以及GIS相关分析技术为基础,结合林业资源管理需求,设计并研发了基于LiDAR数据的林业资源数据分析与处理系统。系统实现了Li-DAR点云数据的管理与可视化、数字高程模型生成、数字地表模型生成、冠高模型生成、平均树高估计等功能,为基于LiDAR数据的林业资源管理提供统一的平台。

  • 标签: LIDAR 点云 林业资源管理 系统设计 CHM 平均树高
  • 简介:对潮汐栽培和普通容器栽培方式的盆栽月季所用水量、工时和其生长状况进行管理研究,从平均根长、株高增长量、全(鲜)重、最长根长、花量等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于月季潮汐无土栽培的基质类型,并对潮汐栽培和普通容器栽培方式作出比较。结果表明:最适宜于月季潮汐无土栽培的基质是陶粒和蛭石,使用陶粒和蛭石作为基质的月季潮汐栽培月季生长发育各指标均优于或不低于普通容器栽培,月季潮汐栽培比普通容器栽培节水34.21%,节约工时73.68%,提高了水利用率,节约人力,并可实现对水和营养液的循环再利用。

  • 标签: 月季 潮汐式无土栽培 栽培试验
  • 简介:气象生态信息系统属于需重点保护的基础信息网络,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因此需要引进安全、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与设备,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气象生态信息网络安全架构。

  • 标签: 信息网络安全 维护 管理
  • 简介:伴随着我国现代林草业的发展进程,我国林草业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的领域更加广阔。对我国林业国际赠款项目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林业国际赠款项目实施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并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资助的"中国林业可持续管理提高森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项目"为例,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定性测评等方法进行了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并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理论构建了林业国际赠款项目内部控制体系,旨在为我国林业国际赠款项目实施内部控制提供借鉴。

  • 标签: 林业国际赠款 风险识别和评估 内部控制体系
  • 简介:山东省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林产品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生产技术先进,历史名产品众多,素有"北方落叶果树王国"之美誉,是全国食用林产品生产和消费大省,食用林产品也是山东省第"三大"出口农产品(海洋水产品、蔬菜、干鲜果品)之一。烟台苹果、莱阳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曹州耿饼等名产驰名中外。

  • 标签: 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工作 山东省 食用 自然地理条件 乐陵金丝小枣
  • 简介:本文基于大量的调研材料、文献等,综合了集农业、气象、环境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分析了6个方面的内容即:(1)气候变化的监测事实及科学认识;(2)气候变化对气象灾害、极端天气的影响;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4)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5)适应气候变化应对的研究;(6)如何提高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和适应,通过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防灾减灾,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对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参考作用。

  • 标签: 气候变化影响 商品粮基地建设 适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