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榆是新疆特有的原生性观赏乔木,因其型呈圆或椭圆形,故得名圆榆。由于在原生态环境中的圆榆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城市园林绿化苗源的需求,目前城市园林应用的圆榆苗木大多是以白榆为砧木的嫁接苗。然而,近年来圆榆苗木移植后却出现了偏不萌发的现象,为此吐哈油田的园林绿化工作者根据克拉玛依油田和吐哈油田圆榆春季萌发现状,经过3年的认真观察分析,对其发生的原因、规律有了初步认识,并摸索出一些应对的技术措施。

  • 标签: 圆冠榆 萌发 原因 偏冠 城市园林绿化 克拉玛依油田
  • 简介:青冈是近几年新发现的阔叶树种.研究表明,该树种具有很大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因此对该树种的研究得到许多学者和林业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对突青冈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概括起来是:突青冈天然林内物种丰富;空间分布呈集群分布,各物种对资源具有共享性,多物种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的正相关;群落各组分热值存在差异.人工林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种子和幼苗对气候和土壤要求高.突青冈木材的密度和综合强度中等、干缩小,纤维交织能力好.

  • 标签: 突脉青冈 生物多样性 空间分布 生态位 热值
  • 简介:在天坛圜丘坛完整的前提下,从进入圜丘坛门开始,到祭天活动结束,主祭者和参与者们都经历过一个空间序列,产生过相应的联想。正是这个空间序列与产生过的相应联想,使天坛的圜丘坛在中国古人视野中更具有神秘的氛围,也给后人留下了古人宇宙观状况和巧妙营造空间氛围的信息载体。说其是一笔财富,也不为夸张。清乾隆皇帝冬至圜丘祀天,入圜丘坛门,经牺牲所西侧路与牺牲所南门前路,到南外坛西石牌楼。这是第一个拐尺形的空间。这一空间,始有圜丘坛门,沿途槐树夹道,树外右侧有外坛墙,左侧有牺牲所院墙,前有石牌楼。

  • 标签: 空间序列 空间环境 空间氛围 圆丘坛 圜丘 天坛
  • 简介:分别以雷竹嫩叶的基因组DNA和幼穗的c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长为490bp及262bp的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序列包含1个长为228bp的内含子。其编码区共编Ns86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与水稻中OsFCA、小麦中TaFCA的一致性分别为79.8%与69.9%,表明雷伢中可能存在调控开花的自主调控途径。

  • 标签: 雷竹 OsFCA同源基因 开花 自主调控途径
  • 简介:基于整幅图像灰度值的方差与局部图像灰度值的方差的线性关系,结合新型的模板,提出一种阈值可变的图像平滑算法。在MATLAB中运用该算法及中值滤波、均值滤波分别对含有椒盐噪声、高斯噪声、乘性噪声的图像进行平滑处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这种改进算法较传统算法均有性能上的提高,既可有效去除噪声,又能较好地保持边缘纹理等细节特征。

  • 标签: 可变阈值 图像平滑 模板处理
  • 简介:对景观空间序列与交响乐曲式进行相关性对比探讨,发现二者具有视觉与听觉的时空通感和理性与感性的精神共鸣,借鉴音乐表情提出利用景观表情带动景观意境组织;以哈尔滨道外公园为应用案例进行景观主题与景观空间序列的规划设计,融合西方交响乐曲式结构的同时,沿用了传统隐喻抒怀的创作思路,在现代景观中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的包容性和不定性,以期为构思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景观空间序列提供相关指导和建议。

  • 标签: 园林 空间序列 交响乐 曲式 审美共同性
  • 简介:分层序列法是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本文将其用于山西省管涔山森林经营局千秋沟林场落叶松经营类型的森林收获调整.结果表明:使用该法,决策者可将对不同目标的要求落实到合理的水平上;该法求解简单,是进行森林收获调整有力的数学工具

  • 标签: 分层序列法 森林收获调整 多目标决策 平衡率 欧氏距离
  • 简介:对废弃4年、9年和14年的3块废弃农田的木本植物物种组成、植物密度和种群结构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表征。在每块废弃地上,建立70个100m2样地,鉴别和计数幼苗、幼树和成年树。在4年龄林分中有13科17物种,9年龄林分中有29科48物种,14年龄林分中有22科44物种。在不同的演替阶段,林分中优势种不同。Lonchocarpusacuminatus在4年龄林分中重要值最高,Myrospermunfrutescens,榆梧桐和破布木在9年龄林分中重要值最高;Caesaeriacorymbosa,南美假樱桃、墨西哥丁香和红花风铃木在14年龄林分中重要值最高。从4年龄到14年龄的废弃地,总的立木度从5011株/hm2增加到9631株/hm2。胸径在1cm以上的植株总的基面积也随废弃农田年龄增加而增加。总的来讲,小的植株(胸径小于10cm)的基面积超过总的基面积的一半。9年龄林分物种丰富度最高,14年龄和4年龄林分次之。总之,相比于林分结构属性,次生林植物种类构成可以快速恢复到成熟林水平,这与热带干早森林总的演替趋势是相一致的。

  • 标签: 中美洲 早地森林 新热带植物区:恢复 次生演替 废弃农田 森林恢复
  • 简介:目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公安工作中,它简化了许多繁杂的工作、解决了许多以往难以解决的问题,为公安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公安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高公安数字图像处理的效率成为摆在公安图像处理人员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一个高效的图像处理工具则成为提高图像处理效率的关键。

  • 标签: 图像处理工具 公安工作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公安领域
  • 简介:收集60个杉木人工林样地的直径序列分布,用4种方程式拟合直径序列(y)和株号序列(x)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指数函数和线性函数相关性最显著,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相关性次之,且当P=0.01时,相关系数值均大于0.95,无论自由度大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并举例说明杉木人工林直径序列的这种线性及非线性分布,在确定抚育间伐的间伐木最大胸径与间伐蓄积量时的应用。

  • 标签: 杉木人工林 直径序列 线性分布 非线性分布
  • 简介:近年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开始为公安刑事技术所使用,并展现了强大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公安刑事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数宁图像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几何处理、算术处理、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重建、图像识别等。要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很好地应用于公安工作,必须熟悉数字图像处理软件。

  • 标签: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软件 鉴定 公安工作 刑事技术
  • 简介:通过利用GIS建立TM图形数据库,利用TM图像的客观性及其对森林资源的反映能力,进行动态监测资源的消长情况,具体说明了TM图像在森林资源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使用的优势及不足,详细介绍图形数据库的建立.

  • 标签: 动态监测 森林资源 TM图像 遥感 GIS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对景观红竹林2007-2009年立竹的胸径、枝夹角、枝分角、长、幅、枝盘数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立竹长、幅、枝盘数与立竹胸径分别呈3次、2次多项式和线性关系;当立竹密度45023株/hm2以下时,不同年龄立竹不同竹部位的枝夹角无显著差异,立竹密度为26713株/hm2时,立竹不同竹部位的枝分角差异极显著;试验林立竹密度范围内,立竹密度对枝夹角、相对竹长无显著影响,对枝分角、相对幅、相对枝盘数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立竹密度的增大,竹上部枝分角显著下降,竹中部、下部枝分角呈先升后降趋势,相对幅、相对枝盘数呈下降趋势。当立竹密度为60030株/hm2时,枝分角、相对幅、相对枝盘数显著下降,对竹林的更新生长已产生不利影响。

  • 标签: 红竹 景观林 立竹胸径 冠形结构
  • 简介:天安门广场国庆摆花今年已是第十一个年头了,这些年来随着群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花坛景观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多年的国庆摆花工作中,我们深知,要使花坛再上一个新台阶,难度确实很大。原有的传统花材已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而除了在设计上要大胆创新外,关键在于能否应用一批新、优花卉品种,能

  • 标签: 新优植物 天安门广场花坛 水生植物 大胆创新 花卉品种 国庆
  • 简介:通过对同一地区TM卫星遥感森林资源调查和常规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方法和成果的比较,探讨了TM卫星遥感森林资源调查的优缺点。并结合实践讨论了卫星遥感用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可能性。

  • 标签: 卫星遥感 二类调查 应用
  • 简介:为了解园林植物层内外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空间分布特征,以钻石海棠为例,利用光合有效辐射测定系统,对钻石海棠层上部、下部以及交叉重叠三种情况下的PAR强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PAR值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而增大,观测期间,最高值可达1500μmolm-2s-1;2)随着层的加厚和叶片的阻挡,从顶到下,树冠截取到的PAR呈递减趋势;3)8月-10月间,交叉重叠下的PAR透光率日平均为21%,而遮蔽条件下的PAR透光率可达32%。另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增加观测仪器数量进行长期观测,从而消除或减弱短期枝叶摆动、云层变化、层内透光空隙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并进一步反映内PAR透光率随叶面积生长的动态变化。

  • 标签: 园林植物 冠层 光合有效辐射 空间分布
  • 简介:利用57块落叶松纯林林分标准地中的57株最粗直径与幅材料,建立了最粗胸径与最大幅的落叶松林回归模型,即:D最大=a+bG_k最大;在同龄纯林林分中,最粗胸径约为平均胸径的17—18倍,依据这一林学界公认的原理,通过在航片上判读量测最粗胸径的树木幅,即可对平均胸径进行估测。31个小班的试验表明:效果较好,为简便快速地从航片上获取平均胸径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

  • 标签: 航空像片 最大冠幅 估测 平均直径
  • 简介:逐步判别分析既有监督分类功能,又有非监督分类功能,是遥感数字制图中一种新的图象识别分类方法。

  • 标签: 逐步判别 图象 分类 分析
  • 简介:采用欧氏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上海几种典型植物群落的UVB屏蔽效率和群落叶面积指数、枝下高等层特征因子日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测定人工群落UVB平均屏蔽效率为91.1%,群落内2m高处UVB辐射通量仅为全光照旷地的14%。毛竹群落和女贞群落屏蔽效率最高,分别为98.5%,97.8%。2)不同植物群落UVB屏蔽效率在层特征梯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分异,植物群落内UVB辐射通量与群落叶面积指数成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群落高度和枝下高成显著正相关关系。3)在植被覆盖较少且紫外地面反射辐射较为强烈的游憩场所,可考虑种植叶倾角较小且叶面积较大的植物,如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女贞(Ligustmmlucidum)、桂花(Osmanthusfragrans)等。

  • 标签: 紫外辐射-B 人工群落 屏蔽效应 城市绿地 冠层特征
  • 简介:研究了武汉市常见的园林植物的层雨水截留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截留能力各有不同,供试植物中圆柏、枇杷、雪松、江南桤木、桂花的层雨水截留能力较强,而苦楝、杜英的层雨水截留能力最弱;针叶植物较阔叶植物雨水截留能力更强,且常绿针叶植物的较强雨水截留能力在常绿植物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常绿植物较落叶植物雨水截留能力更强,且常绿阔叶植物的较强雨水截留能力在阔叶植物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将供试的24种植物按3个截留等级,得出武汉市常见园林植物层雨水截留能力排序;并对上述结论展开了讨论。

  • 标签: 海绵城市 常见园林植物 冠层雨水截留能力 武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