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板栗种植后头一年,采用大穴定植,猎栏肥作基肥,用杂草、稻草覆盖等技术措施,可使秋后验收成活率高达98%,效果明显。

  • 标签: 板栗 抗旱 试验
  • 简介:枸杞负泥虫(LemadecempunctataGebler)属鞘翅目叶甲科负泥虫亚科害虫。一九九○年在齐齐哈尔市区、碾子山区、昂昂溪区等地发现此虫.为害枸杞,以幼虫食叶和成虫补充营养,将叶片吃成大面积缺刻。严重时,全部叶片均无完整叶形,而只剩下嫩枝条和叶的主脉。由于使树木木质化受阻,加剧了枸杞枝条

  • 标签: 枸杞负泥虫 负泥虫亚科 鞘翅目叶甲科 补充营养 碾子山区 昂昂溪
  • 简介:收集、分析建园50余年栎属植物引种登记资料,观察记载和统计12种栎树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物候期和生长特点,分析栎树引种成功的关键。指出:北京地区收集引种栎属植物应以中国的三北地区和华中、西南部分高山地区为中心,引种落叶栎类植物;国外物种收集以北美、欧洲种类为佳;引种成功的关键是种子、苗木和其他植物材料的保存方法,及栽培过程中分阶段、细致地养护管理。提出将来引种目标,并建议在城市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 标签: 栎树 引种保存 适应性评价
  • 简介:对澳大利亚的大花序桉、托里桉、柳桉、巨桉进行引种及早期测试。结果表明,二年生大花序桉平均高232.5cm,平均胸径1.975cm;巨桉平均高660cm,平均胸径5.65cm;柳桉平均高670cm,平均胸径6.45cm;托里桉平均高507.5cm,平均胸径4.95cm。从树高、胸径差数及T值差异性看,柳桉、巨桉生长量明显优于对照。托里桉与对照生长量则无明显差异,大花序桉明显低于对照生长量。

  • 标签: 大花序桉 巨桉 柳桉 托里桉 生长量 引种
  • 简介:从漳州引进8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泉州罗溪国有林场进行造林试验。经过30个月生长,初步对比结果表明:3226、201、T13、184表现较好,201、184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较高,抗病虫害、台风、耐寒能力也较强,适宜在试验区周边推广栽培。

  • 标签: 关键词 按树 无性系 对比试验
  • 简介:地被菊种群(DendranthemaXgrandifloraTzvelGround-coverchrysanthemumGroup)是八十年代初选育而成的。长春市园林科研所于一九九○年六月从北京引种"地被菊"(十六个品种)以来,连续四年进行了多种项目的研究实验工作。"地被菊"是一类植株低矮、抗逆性强、花期较长、开花繁密的菊花新品种种

  • 标签: 地被菊 引种栽培 长春市 新品种 抗逆性 八十年代
  • 简介:通过对引种的撑绿杂交竹在海南热带半干旱地区开展了初步的栽培试验研究,3年生长调查结果显示:1)该竹种在本地区可正常生长,3年生竹林平均高5.44m,平均径粗3.8cm,平均总萌条数9.82条/丛,且已郁闭成林,有望在海南等热带地区大力推广发展;2)在幼林生长阶段,通过间种可促进竹林生长,提高其生长量和萌芽能力;3)通过施用不同配方的肥料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加磷肥或复合肥对竹林生长影响较明显,而单施磷肥或有机肥效果不显著,原因在干旱地区水分不足,有机肥分解慢,肥效迟缓,单施磷肥,养分不足,故对生长影响不显著.

  • 标签: 撑绿杂交竹 栽培试验 发展潜力
  • 简介:自陕西楼观台引种46种竹子(栽培种)在北京地区进行栽培,经过两年的观察,结果表明:红竹、黄槽斑竹,红壳雷竹、菲白竹、黄条金刚竹、铺地竹等10余种竹子的适成性较强。散生竹与混生竹在北京地区应采取不同的栽培管理措施。初步认为,北京冬季的低温和春季干旱多风的气候是造成冬末春初竹子叶片大量枯黄的重要原因。

  • 标签: 竹子 引种试验 适应性 栽培措施
  • 简介:秃杉是国家一级珍稀保护树种,霞浦杨梅岭国有林场经过多年的引种造林试验,表明秃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抗逆性和速生性,在闽东地区生长良好,年均树高生长量达到0.6m,胸径生长量达到0.9cm,并且不受冻害、病虫害的影响,是当地值得推广的优良用材树种和庭园绿化观赏树种。

  • 标签: 引种栽培 生长量 抗逆性 秃杉
  • 简介:栗瘿蜂是建瓯锥栗林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建瓯市东峰镇一年一代,以初龄幼虫在芽组织形成的小室内越冬,次年4月上旬开始活动并且迅速生长,4月中旬栗芽长到1.5~3cm时形成虫瘿.5月下旬为化蛹盛期.6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在锥栗产区采取选育推广抗虫性品种,加强栗园管理,5月中旬以前人工摘除虫瘿、适时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可取得投资少、见效快的防治效果.

  • 标签: 锥栗 栗瘿蜂 芽组织 生长发育 虫瘿 化蛹期
  • 简介:簕仔树(光荚含羞草)为豆科落叶或半落叶小乔木,原产巴西引入我国广东省已有四十多年历史,是一个优良的薪炭林树种,亦是护土、改土、饲料、蜜源、绿篱树种。本文对该树种的生态特性、生长发育、生物产量、经营方式以及栽培技术等进行较全面、深入的描述,在广东省热带和南亚热带适生地区开发利用这一外引树种资源,可带来多方面的经济效益。

  • 标签: 落叶小乔木 南亚热带 生物产量 光荚含羞草 树种资源 适生地
  • 简介:内蒙古兴安盟自1995年开始引种宁杞一号枸杞,经过5年的试验,宁杞一号在兴安盟大地自然越冬,开花结果、正常繁殖,引种获得成功。

  • 标签: 宁杞一号 引种
  • 简介:为进一步推广开展垂直绿化提供科学依据,对海口市建成区内攀援花卉资源进行初步调查,提出要加强攀援花卉特别是乡土攀援花卉的开发利用,同时在垂直绿化的形式上要多样化、植物配置上要合理化等.

  • 标签: 攀援植物 垂直绿化 资源调查
  • 简介:对7年生的杉木速生丰产示范林调查结果表明,杉木示范林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超过杉木速生丰产林部颁标准的52.6%、91%、503.7%和邵武市项目林平均生长量的13%、15.3%、137.1%。在造林工作中,为推广科技成果,开发低投入、高产出的杉木速生丰产示范林,起到了示范、样板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 标签: 杉木 速生丰产林 示范林 造林技术
  • 简介:对47个木麻黄种源(家系)水培苗的移植苗期试验结果认为,苗期高生长有极显著差异,长速最好的家系(种源)均高为94cm,最差仅为29cm;移植成活率和保存率也有较大差别,保存率最高为98.8%,最低仅为10.7%。

  • 标签: 木麻黄种源(家系) 苗期 试验 苗期试验 木麻黄 试验初报
  • 简介:双条杉天牛(SemanotusbifasciatusMotschulsky)主要为害桧柏、侧柏、龙柏、云杉等常绿树,对植桧柏为害更为严重。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导致此虫在公园、绿地、苗圃、街道各单位普遍发生,并且日趋严重,因而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我们从1991年开始对双条杉天牛的发生为害与防治进行逐年研究,并在1994年参加全国蛀干害

  • 标签: 双条杉天牛 发生为害 桧柏 防治效果 树木 防治方法
  • 简介:前言翠柏(SabinaSquamata)俗称翠蓝,小枝茂密短直,叶披针状刺形,长6-10mm,两面被白粉,呈蓝色,是华北各地用作园林绿化或盆栽的优良材料。长期以来,人们多以侧柏为砧木,进行枝接或靠接,繁殖速度较慢,我们从95年开始,利用夏季(6、7、8)高温天

  • 标签: 扦插苗 愈伤组织 扦插育苗 不同浓度 自动喷雾 翠柏
  • 简介:双条杉天牛(SemanotusbifascaitusMotschuisky)属鞘翅目、天牛科。在北方主要危害侧柏、桧柏、龙柏、云杉等常绿树。上述树种在我市公园、苗圃、街道受害率为30%,严重的达50%。此虫为弱寄生性害虫,主要危害移植树和衰弱树,以幼虫在树皮下串食为害,把木质部表面蛀成弯曲不规则隧道,破坏树木输

  • 标签: 双条杉天牛 生物学特性 主要危害 越冬成虫 幼虫 木质部
  • 简介:通过对木麻黄移植苗及未经移植苗的生长测定,论述了移植苗各阶段生长规律和习性;提出了移植苗应采取的田间管理措施。

  • 标签: 木麻黄 移植苗 田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