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技术和非技术两个层面,分析了当前室内装修中存在的不利于节能的因素,指出宜人的室内环境与节能可以相互促进,提出了旨在改善室内装饰耗能状况与室内环境品质的途径与措施。

  • 标签: 建筑节能 室内装饰 技术 非技术
  • 简介:介绍了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现实和历史意义,阐明了抓好建筑节能的作用,指出了搞好建筑节能必须是政府行为及加强建筑节能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 标签: 建筑节能 保温
  • 简介: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的进步,带动了我国建业的发展。建筑的利用价值是衡量建筑工程效果的重要指标,而门窗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门窗进行合理的设计是新时期建筑的重要命题,对节能门窗的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对于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建筑材料 节能门窗 设计 应用 研究
  • 简介:德国:根据联邦数据统计局数据,2009年前7个月,建筑业订单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1.2%。2009年7月底,从事建筑业工人共计69.8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2.5%,为1.8万人。

  • 标签: 建筑业 德国 合同 统计局
  • 简介:叙述了高层建筑节能与气候、地理条件的关系。建筑位置、朝向及接受太阳辐射热能的关系及高层围护结构墙体的保温、隔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高层建筑 围护结构 节能 复合墙体
  • 简介:木结构建筑具有绿色环保、保温节能的特点,适用于任何气候环境,设计灵活,可展现形式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故木材被公认为最美观大方、赏心悦目的建筑材料之一。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可生物降解的材料,但也有许多缺点,如耐腐性差、易被虫蚁蛀蚀、易燃等,但通过对木材加工处理和采用良好的建筑技术可以克服。

  • 标签: 木结构建筑 科研现状 中国 建筑材料 可生物降解 绿色环保
  • 简介:从分析中国园林及园林建筑的基本概念出发,总结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特征、形态及作用,并从设计的角度阐述了园林建筑艺术美的形成要素,从而将园林建筑的艺术性区别于普通建筑,上升为一种"高级的建筑艺术".

  • 标签: 中国园林 园林建筑 艺术设计
  • 简介:中国古典园林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园林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获得了极高成就,创作出千姿百态的园林建筑艺术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园林建筑景观。一、园林建筑的造型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可居,可行,可观。既能满足人们观赏自然风景的要求,又在游览中成为被观赏的对象。中国园林建筑造型美,首先表现在舒展飘逸的屋顶上。为了寻求屋顶造型上的变化,我园匠师充分运用木构特点,创造出了极其丰富

  • 标签: 中国古典园林 古典园林建筑 中国园林建筑 发展历程 造型美 私家园林
  • 简介:2010年3月29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201C——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加拿大联邦政府自然资源部及加拿大卑诗省林业厅今天在京签署一项为期5年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宣布将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将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应用于中国建筑节能与减碳领域的工作。

  • 标签: 节能建筑 低碳 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 谅解备忘录 自然资源部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住宅中的活动空间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起居活动已从原来的卧室中分离出来,厅或起居室成了住宅中的主要活动空间;这个主要空间应该争取良好的朝向;南向的起居厅,能更有效地利用冬季的日照而得热,减少夏季的太阳热辐射,减少住宅中的日常耗能;是一个直接有效的节能空间设计。

  • 标签: 住宅设计 建筑节能 空间设计 维护结构
  • 简介:日本《木材情报》2006年3月号发表了日本木材情报中心西雅图事务所所长福田耕也的文章,题为“中国的兴旺:会议报道之一”。

  • 标签: 会议报道 中国 林业 事务所 西雅图 情报
  • 简介:近来,不管是街头巷尾还是新闻媒体中,最热的一个词汇恐怕非"美丽中国"莫属。在11月8日至14日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报告中,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将"美丽中国"作为了奋斗的目标。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新闻媒体 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 简介:作品《蒙娜丽莎》是意大利达·芬奇(1452-1519)杰出的代表作品。画家集中精力描绘了她脸部微笑的表情。用最大的概括力,表现了人物的外貌和她纯洁而善良内心的一致性。它不仅成为中世纪西欧文艺复兴肖像画中的典范,且给后辈画家在人物画创作上以巨大的影响。

  • 标签: 竹艺 中国 《蒙娜丽莎》 文艺复兴 人物画 意大利
  • 简介:对1989-2006年的绿竹文献进行统计,文献计量共193个。绿竹文献以论文形式为绝大多数,占文献量的96%。91.2%的文献以期刊为载体,分布的前3名期刊合计占期刊文献的27.9%,60.8%的文献分散在其他70余种期刊当中。分布时间上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3-2005三年文献占文献总数的43.5%。绿竹文献的排名前三位作者人数有211人,但73.5%以上的作者仅参加过1次绿竹主要研究。

  • 标签: 绿竹 文献 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