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采用黑松作砧木嫁接松10多盆。成活后培养10年,主干皮部龟裂奇特,加上初步造型,倒也自成一体。笔者在1992~1995年期间全部将松改接成大阪松盆景,具双重景观效果,现将技术要点报道如下:

  • 标签: 锦松 大阪松 嫁接技术 砧木选择 盆景艺术
  • 简介:盆景是有生命的艺术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发展和变化,为此作者就要把握好作品的整体树相,并进一步完善提高,其间年功就是最好的见证。

  • 标签: 江锦荣 福建茶作品 《迎客》 艺术造型
  • 简介:郑永泰先生的盆景精品可谓层出不穷,本刊2010年第7期刊登的榆树新作《老榆探海化蓬莱》再次令人耳目一新。此桩若是猜测无误的话,桩体原本应该不是侧卧型,而是直立型或是斜横型,亦或其它型式。后经郑先生"卧养",并以其妙手神工培育成丛林式水旱盆景。该桩造型养护难度极大,原因有:一、桩体"块头"大,成活率低;二、桩体全身只靠树表皮组织进行新陈代谢,维持生命,

  • 标签: 蓬莱 自然 水旱盆景 新陈代谢 桩体 直立型
  • 简介:在河南省第八届盆景展上,看到河南王守义十三香古木盆景园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无论从作品的份量到作品的质量,都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大型盆景如双干的黑松,其势雄健而不粗糙:中型盆景如双干黄杨,雅致俊秀而不呆板。可见园主王铁良先生前几年所说的要在内功上下功夫,是真的付出了不少啊!盆景就是这样,只要你思考了、付出了,走的路是正确的,就会有超出想象的回报。

  • 标签: 盆景园 作品 古木 河南 黑松 黄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