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一方顽石守展昏,凹纳文心墨气吞。不惜污身研细韵,华彩芬芳千传。

  • 标签: 《古砚》 盆景 收藏 石种
  • 简介:这是一株生长在石壁上的榕树.此树主干粗壮,高大雄伟。树冠舒展.如苍龙破壁而飞。其根系千丝万缕.紧贴石壁.如龙蟠虎踞.气势磅礴,颇有树之王者的气概,观者无不为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大气所折服。

  • 标签: 古榕树
  • 简介:这件乌江石藏品质地细腻,石肤滑爽,石色沉稳。特别是其造型——大大的眼睛,神气充腴,像一一只趴伏在荷叶上的青蛙,栩栩如生。

  • 标签: 丰年 花香 眼睛 青蛙
  • 简介:光绪四岁登基,在位三十四年。慈禧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后,垂帘听政,不断出卖国家主权,大肆搜刮民财,以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需求。从光绪元年开始,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七十岁“万寿庆典”时,景德镇御窑厂陆续为清王朝宫廷烧制了数不清的精美瓷器,造型式样几乎涉及传统瓷器的各种类型,使长期不景气的制瓷业略有复苏。

  • 标签: 艺术鉴赏 中国 国家主权 景德镇 慈禧 瓷器
  • 简介:作为观赏石评价标准,“瘦、皱、漏、透”已在赏石界享誉数年。它几乎是无可争议的,甚至成了不少石友的口头禅,一提到对观赏石的评价便会脱口而出。后来有悟者提出,“瘦、皱、漏、透”不过是说了观赏石的“形”,与“形”以外的“质、色、纹”等毫不沾边。做为观赏石的评价标准,仅仅“瘦、皱、漏、透”是不全面的。但“瘦、皱、漏、透”直到现在还依然在观赏石的评价中被不少人所推崇。笔者认为,在赏石文化发展到如今这样繁荣和进步的时代,“瘦、皱、漏、透”的功过该说说清楚了。

  • 标签: 评价标准 观赏石 文化发展
  • 简介:本件盆器高6.6cm,口径24.3cm,足径10.2cm,盆体折沿,六瓣菱花式,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里外施仿钧釉,造型皆仿宋代钧窑式样,形体端庄古朴,釉层晶莹肥厚,釉面色泽雅致,仿钧釉始于明代宣德,雍正七年,唐英主持景德镇御窑厂时复烧。该工艺以天蓝釉为基调,而作出像钧窑一样带红斑的釉色。

  • 标签: 艺术鉴赏 雍正 中国 钧釉 钧窑 景德镇
  • 简介:明嘉靖景德镇窑素三彩龙纹缸本件盆器圆鼓形,口径44.7cm。敞口、深腹、直壁、平底、圈足。盆内施白釉,盆外壁口沿绘卷草纹边饰,青花框内绘“大明嘉靖年制”六字一行楷书官窑款。

  • 标签: 艺术鉴赏 盆器 明代 中国 景德镇 官窑
  • 简介:扬州武静园位于扬州古运河东侧,为盆景艺术家陈武、李静夫妇1982年创建。园虽不广,但竹木繁茂,亭阁池沼俱全,路径蜿蜒曲折,环境极为雅致。园内育有不同风格的盆景数百盆,树种丰富,千姿百态,粗犷者如壮士般英武,娟秀者似淑女之娴静,许多佳作曾在各种展览中获奖。游历该园,赏心悦目,令人流连忘返。

  • 标签: 扬州古运河 中国 艺术家 盆景
  • 简介:明崇祯青花百鸟图缸本件盆器圆桶形,高17.3cm,口径22cm,足径11.5cm。撇口、深腹、斜壁、平底、圈足。器体瘦长高深,下削腹底。器壁自口沿至底渐次加厚,胎体较重。盆内外均施白釉,釉面细润。盆外沿口用青花绘小折枝花卉纹,腹壁绘松柏百鸟图。青花色调纯正深沉,发色稳定,浓重处呈黑蓝色,有晕散和走釉现象;轻淡处色调青翠鲜丽明亮。这些均体现了崇祯时期的特征。

  • 标签: 艺术鉴赏 盆器 明代 中国 青花 白釉
  • 简介:明万历青花双凤纹花口花盆;明万历青花梵文莲瓣洗;明万历五彩人物故事图盆;明庙景纹青花方炉式盆;

  • 标签: 艺术鉴赏 明代 中国 盆器 青花
  • 简介:生活里有各种各样的美,如艺术美、自然美、人体美,还有心灵美、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等等。各种美虽然都是美,有其共同的给人以美感的属性,但各种美有自己不同的美的特色,否则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我们谈论奇石,赏玩奇石,鉴评奇石,无论说它怎么怎么美,但如果不抓住其本质特性,说来说去,只是说到些直观感觉的东西,只能是作些观赏描述而已,但如果要说奇石美的根本属性,其主要特色应该是地质美。奇石美是天工作美,地动出奇。这是奇石美的物质基础,没有这种地质美的物质基础,巧妇也难作无米之炊,发现力再强,想象力再丰富,感悟力再好,也难以出美。艺术家苦心经营,挖空心思,创造出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文学、舞蹈等等具有审美内涵的艺术形象,让人从中获得美感。他们凭其聪明才智想象灵感,积几年、几十年乃至百年的功力,创造出艺术品,是人创作出来的艺术美。大自然地壳形成,地质变动,有时是几千万年乃至几亿年才能形成给人以某种美感的岩石,有时则

  • 标签: 地质美 山石盘景 艺术造型 纯净美 构造美 韵律美
  • 简介:读了《我看盆景》(本刊2005年第10期)一文,感触颇深,文中有些观点标新立异,见地颇高,但个别地方又过于偏激。比如关于“高等艺术”的论辩,虽然陈毅先生为了褒奖盆景艺人在特定环境下,有过这个赞誉,但真的用历史上从业者的多寡,用无法“洗去其固有的民间艺术征痕”就能说明盆景不是“高等艺术”、抑或是“低等艺术”……

  • 标签: 中国盆景 自然观 民间艺术 特定环境
  • 简介:肥料是花卉养料的来源,施肥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花卉的生长和发育,关系到花卉的产量和质量.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元素比较多,主要成分为氮、磷、钾"三要素",其次是钙、铁、硫、镁、硼、锰、铜、锌、钴、碳、氢、氧,其中的碳、氢、氧,可以从水和空气中得到,其余元素则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单纯靠培养土供给是不够的,因此,需要通过施肥来补充.

  • 标签: 花肥 品种类型 施用方法 生长发育
  • 简介:当代中国盆景艺术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复苏;经历了90年代对民族传统的思辨和对日本、韩国、台湾等地思潮的追崇,以及汹涌而起的商品化思潮带来的价值困惑;经历了2000年以后盆景艺术繁荣发展,以弘扬为中心的继承促进阶段,从而进入了创新求精阶段。

  • 标签: 盆景艺术 云南 民族传统 当代中国 年代 商品化
  • 简介:本刊讯5月份以来,广州多次出现强降雨,局部出现不同程度洪涝灾害,给花卉、绿化苗木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做好当前花卉防灾减灾和灾后复产工作,5月17日,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花卉创新团队、广州市花卉办公室、广州市花卉行业协会及白云区花卉协会、广东升威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花卉抗涝复产培训班。

  • 标签: 洪涝灾害 广州市 花卉协会 农业产业体系 绿化苗木 防灾减灾
  • 简介:近年来,我国切花百合产业发展迅速,福建地区种植面积也在大幅增长,从2008年的500亩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亩。主要品种为‘索邦’、‘西伯利亚’、‘罗宾娜’、‘木门’、‘马可波罗’等。

  • 标签: 福建地区 切花百合 产存 种植面积 西伯利亚 马可波罗
  • 简介:本刊讯顶果木是春季重要的观赏树种,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适应性好,抗逆抗病性强,树形优美,花期艳丽,引种栽培顶果木具有较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自然条件下,顶果木种子成熟时正值秋季,少雨、易失水、不能完成后熟过程而失去活力,是导致该物种自然更新困难和引种栽培不易成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引种栽培 国家发明专利 果木 栽培方法 植物 自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