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提高种植效益,我们在玉米地里套种了白萝b,玉米平均亩产量900kg,效益1710元;白萝b亩产量2800kg,效益1400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标签: 玉米套种 技术 栽培 白萝卜 双垄沟 种植效益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鲜食甜玉米以其口感好、营养丰富、时令强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目前我国甜玉米种植面积达40万hm^2,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宝鸡市从本世纪初开始引种甜玉米,主要集中在市县近郊、玉米合作社周围,因种植甜玉米具有较高经济效益,之后面积逐年加大。

  • 标签: 鲜食甜玉米 宝鸡市 高效栽培 技术 种植面积 消费结构
  • 简介:玉米价格下跌的情况下,江苏省滨海县城东农民杨锋探索出一套致富新方法,即用玉米酿酒、酒糟发酵喂猪。1999年取得了年出栏猪52头,获利1.6万元的良好经济效益。主要技术措施是:  一、制好酿酒设备建30平方米厂房,搭建一抽风灶,上置蒸锅和蒸馏冷凝设备,购置酒和发酵用大缸几口、粉碎机一台,全部设备投资2500元左右。  二、制酒工艺流程先把玉米用粉碎机粉碎成饲料状碎渣,装缸,按4%的比例加入糖化酶和少量酵母,加水搅拌均匀,用塑料薄膜封严并发酵5~7天,最后上烧锅进行蒸馏,其蒸汽经过冷却凝聚后即为白酒。  三、选用优良猪种为了增加育肥效果,选用大约克夏或杜洛克等纯种公猪与本地

  • 标签: 玉米酒糟 酿酒设备 育肥效果 喂猪 饲料添加剂 经济效益
  • 简介:江西稻谷供大于求,尤其早籼稻谷积压严重,早稻田种植业结构需进行战略性调整,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在改制稻田上种植红血糯、白玉糯、红爆玉、红引青玉和奥01等特用型玉米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血糯  1.市场分析。优质鲜食型甜糯玉米红血糯亩产青果穗4000根左右,约750公斤,市场价格2.5~3.0元/公斤,产品销路好,供不应求,仅卖青果穗亩产值在2000元左右,纯收入在1500元以上。采收青穗后的秸秆鲜嫩质优,牲畜特别喜吃,亩产青秆1.5~2.0吨,获益在200元以上。大面积规模生产一季,亩平均纯收益完全可达千元以上。如双季种植,效益更为显著。  2.生物学特性

  • 标签: 特用型玉米 生物学特性 青果穗 市场分析 技术要点 五氧化二磷
  • 简介:1原料处理1.1玉米秸的处理在收完玉米后,要早一些收集玉米秸,尽量减少淋雨的次数,这样可以防止玉米秸中养分的流失。收集后的干玉米秸用筛孔直径为5mm的粉碎机粉碎备用。1.2银杏叶的处理收集后的银杏叶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将收集后的银杏落叶直接用筛孔直径为5mm的粉碎机粉碎,这种含有一定水分的银杏叶碎屑,需尽快拌料栽培,以防其发生霉变;另一种是晒干后用筛孔直径为5mm的粉碎机粉碎,这种含水量低的叶子碎末可以长期保存备用。

  • 标签: 干玉米秸 银杏叶 金针菇 技术 瓶栽 筛孔直径
  • 简介:江西省有着玉米获得高产的丰裕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有效地缓解因畜牧业迅猛发展出现饲粮严重供应不足的产需矛盾,而且鲜食玉米能极大地丰富人民群众的菜蓝子。江西红壤地区夺取玉米高产,重点应把握以下主要技术环节(以玉米直播为...

  • 标签: 五项技术 玉米苗期 秋玉米 春玉米 甲胺膦 玉米品种
  • 简介:甜椒套种水果玉米及无筋棒豆栽培技术,是盐源县在甜椒栽培过程中总结出的一套高产高效套种栽培技术。该模式既可促成水果玉米、无筋棒豆提早上市,盛夏季节还可利用水果玉米及棒豆遮阴,适当降低田间温度,较好地解决了甜椒由于高温干旱造成落花落果,又避免了日灼。

  • 标签: 套种栽培技术 水果玉米 棒豆 甜椒 无筋 栽培过程
  • 简介:近几年,南瓜间作甜玉米覆膜滴灌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温光和土地的空闲时间,南瓜亩产可达2000~3000kg,甜玉米3500穗,玉米秸秆还可做青贮饲料出售,增产增收潜力大,目前已在伊犁河谷大面积推广。1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播前每亩撒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00kg,将黄腐酸钾50kg、硫酸锌500g、氯化钾5kg、磷肥50kg充分混匀后撒施,深耕耙田,达到深、细、透、平、实、足。2选用良种,规范种植玉米品种选用穗甜1号,南瓜选用抗病、肉质细腻、微甜、在当地销路好的蜜本南瓜。

  • 标签: 蜜本南瓜 玉米覆膜 伊犁河谷 滴灌栽培 间作 技术
  • 简介:陕西渭南华州区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芦笋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近年来又开始发展雄株绿芦笋生产,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益。芦笋是雌雄异花异株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雌雄株大体相等。由于雄株不结实,养分集中供应嫩茎(食用部分)生长,

  • 标签: 雌雄株 绿芦笋 技术 栽培 芦笋产业 陕西渭南
  • 简介:世界主栽茶树分属两个变种,即中国种和阿萨姆种。中国种叶小,分布广泛,适合制作绿茶等六大类茶;阿萨姆种叶大,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冬季温暖的亚热带地区,适合制作红茶和普洱茶。安徽农业大学宛晓春教授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团队,以国家级茶树品种舒茶早(中国种)为材料用二代和三代测序技术对其进行测序,采采取杂合组装策略,获得覆盖基因组93%区域的高质量序列草图,注释出33932个高可信度的茶树基因.

  • 标签: 茶树品种 全基因组 中国种 亚热带地区 破解 学者
  • 简介:番茄Pto基因编码包含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结构域的蛋白,它能抗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Pst)造成的细菌性斑点病。本研究使用PVX系统的体内识别系统测定显示AvrPto在辣椒基因型中被特异性识别。这种AvrPto识别导致非寄主超敏反应(HR),以及PVX::AvrPto融合蛋白在接种辣椒叶组织中的定位,这表明在辣椒中存在与番茄类似的Pto识别机制。然而,辣椒基因组分析显示没有对应番茄的Pto进化枝,表明在辣椒中有一个Pto识别的替代系统。不过,辣椒基因组中已经鉴定出25个具有高度保守STK结构域的类Pto蛋白激酶(PLPKso对于Ptos和PLPK的STK结构域中的大部分氨基酸位点,非同义(dN)与同义(dS)核苷酸替换速率的比值(ω)小于1。表明纯化选择在进化中起主要作用。然而,一些氨基酸位点在Pto同源物的进化过程中被发现为偶发性正选择,因此,不同的进化过程可能在植物中形成了Pto基因家族。基于RNA—seq数据,PLPK基因和其他Pto通路基因,例如Prf,Pti1,Pti5和Pti6在所有检测的辣椒基因型中都表达了。因此,辣椒中对Pst的非寄主超敏反应可能是由于PLPK同系物对AvrPto效应物的识别,以及Pto信号通路下游组分的后续作用。然而,辣椒中AvrPto的识别可能涉及其他类受体激酶(RLKs)的活性。本研究中鉴定的PLPKs将作为进一步了解PLPKs在非寄主抗性中作用的基础。

  • 标签: 基因组分析 进化过程 蛋白激酶 PTO 基因家族 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