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冬枣作为渭南市大荔县的主推产业,因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受到大众的喜爱。由于冬枣自身的生理特性,采后极易出现皱缩、腐烂、酒软霉化等问题而无法长期贮藏,从而降低经济效益。因此延长冬枣的贮藏期,提高商品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目前,国内外已有关于冬枣采后生理变化和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但多集中在采收标准、贮藏温度和贮藏方式方面,在应用保鲜剂对冬枣进行防腐、减缓酒软方面,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1-MCP(1-甲基环丙烯)在冬枣贮藏方面鲜有研究。

  • 标签: 1-MCP 贮藏品质 大荔县 冬枣 贮藏保鲜技术 1-甲基环丙烯
  • 简介:2018年11月6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获悉,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等珍稀食用菌,产量高、周期短、成本低、品质好。长期以来,麻类作为传统的纤维原料作物,占生物量约85%的副产品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麻类产业的经济效益有限。利用麻类副产品做栽培基料,可有效促进麻类副产品资源化利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研究表明,利用麻类副产品工厂化栽培灵芝、羊肚菌、榆黄蘑、猴头菇、茶树菇、秀珍菇、真姬菇等珍稀食用菌,与未加入麻类副产物培养基相比,栽培周期缩短11%~21%,栽培生物学效率可达70%左右,高于棉籽壳栽培效率50%左右。首次发现麻类副产品培养基能提高木质素降解酶蛋白表达水平与酶活性,木质素降解酶的活性与产量呈正相关,为筛选合适的培养基、提高食用菌生物学效率奠定了理论基础。

  • 标签: 工厂化栽培 珍稀食用菌 麻类作物 副产品 木质素降解酶 中国农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