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宝鸡辣椒”壮苗培育,确立了优质壮苗标准;同时,从品种选择、精量育苗、科学管理3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椒苗素质、培育优质壮苗关键技术措施。

  • 标签: 线辣椒 壮苗 培育 技术 措施
  • 简介:背景:辣椒素类物质,包括辣椒素及其类似物,是导致辣椒果实辛辣原因。尽管辣椒素为人熟知并且每天都会用到.但是对于辣椒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并不是完全了解。已有研究表明,pAMT和Punl编码蛋白分别催化辣椒素合成途径中第二步和最后一步反应,并且Punl编码蛋白具有辣椒素合酶活性。然而,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Punl具有辣椒素合酶活性。结果:为了证明Punl蛋白在辣椒素合成中作用,我们利用大肠杆菌合成了抗Punl蛋白抗体,利用该抗体拮抗内源Punl活性。同时通过病毒介导基因沉默技术靶定了PunlmRNA,以确认抗Punl抗体特异性。在Punl下调表达胎座组织中,利用该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到Punl蛋白积累减少,同时辣椒素在胎座中积累量也降低。从胎座组织中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在体外进行辣椒素从头合成,加入抗Punl抗体之后,辣椒素合成受到抑制。通过分析不同辣椒品种pAMT和Punl表达,我们发现辣椒素高水平积累总是伴随着pAMT和Punl高水平表达,也就是说这两个基因对辣椒素合成很重要。比较有辣味辣椒和无辣味辣椒香草基胺(辣椒素合成前体物质)和辣椒素积累水平,结果表明:在辛辣味辣椒中香草基胺含量很低,推测可能是香草基胺合成之后,Punl把香草基胺快速转化为辣椒素;而在无辣味辣椒中由于缺乏Punl,香草基胺含量积累到很高水平。结论:对辣椒素从头合成途径和抗Punl抗体进行原生质体试验,证明了Punl基因及其产物参与了辣椒素合成。与辣椒素积累相比较,分析香草基胺积累过程,揭示了Punl是辣椒素和香草基胺积累水平决定因素。

  • 标签: CAPSICUM pAMT Pun1 原生质体试验 辛辣 香草基胺
  • 简介:石辣1号是以胞质不育系TC111A为母本、TL098为父本配制杂交朝天椒新品种。中晚熟种,朝天单生,生长势旺,结果期长。果实指形,果长5.5~6.0cm,果径1.5cm,单果鲜质量4g左右,连续坐果力强,辣椒素含量高,果皮薄,易于制。抗病毒病、炭疽病。一般每667m^2产鲜椒在1500kg左右。适宜在重庆地区海拔500~1000m及相似区域作高辣度干制辣椒种植。

  • 标签: 辣椒 石辣1号 杂交 辣椒素
  • 简介:异戊烯基转移酶(Isopentenyl-Transferasas,IPT),也称作细胞分裂素合成酶,是植物中细胞分裂素合成限速酶。JPT在转基因植株中超表达后,会使叶片中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从而延缓叶片衰老。但过高对植物生长和育性都是有害。如果将衰老特异性启动子(PSAG)与J刀基因融合,在它驱动下表达,只有在叶片衰老时才表达合成分裂素。既能延缓衰老又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以pCAMBIAl301-PMI表达载体为基础载体,用衰老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目的基因IPT.用辣椒Flamingobill外植体作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辣椒。并利用甘露糖筛选体系对辣椒转化体进行筛选.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和抗衰老检测。结果表明,共获得82株抗性植株,PCR检测阳性率约为50%。而在对T1代PCR检测表明该基因能稳定遗传给下一代。这些经转化植株具有叶片衰老延缓及植株生命周期延长等现象.花衰老也有所延缓。T1株高和侧芽萌发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辣椒 IPT基因 衰老特异性启动子 甘露糖 遗传转化
  • 简介:辣椒是我国百姓喜爱和普遍栽培茄果类蔬菜品种,其中大果型辣椒南于重茬连作增多,特别是设施栽培中连作障碍已成为制约辣椒生产可持续发展主要问题。辣椒多年种植土壤,尤其是保护地连作造成根腐病、青枯病、疫病和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虫害严重发生,在合适病虫害生长环境中发生大范围传染,造成辣椒秧苗成片枯萎死亡,严重威胁辣椒产量和品质。

  • 标签: 嫁接栽培技术 辣椒生产 砧木品种 土传病虫害 连作障碍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为解决北票地区红辣椒栽培密度不合理现状,以红辣椒新品种园艺5号为试材,每667m^2分别采用3700株、4400株、5500株、6300株及7400株5个种植密度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以种植密度为3150穴/667m^2及每穴2株时园艺5号经济性状表现突出,折合鲜椒产量最高达3005.1kg/667m^2,与其余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是该地区最佳种植密度.

  • 标签: 辣椒 密度 产量 北票
  • 简介:针对3个不同类型辣椒品种开展了剪枝再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苏椒958不适宜剪枝再生栽培;镇研早翠和镇研20号剪枝再生后病毒病发生率较低,产量比秋茬栽培增产均达显著以上水平,并均高于春茬栽培,始收期提早6d,适宜剪枝再生栽培,且镇研20号果实性状变化不大.

  • 标签: 辣椒 剪枝再生 植株生长 产量
  • 简介:为筛选出防治辣椒疫病高效低毒新药剂,以遵辣6号为供试品种,选择68.75%银法利、58%甲霜灵猛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及70%安泰生5种药剂进行防效试验,并对施药后辣椒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68.75%银法利、58%甲霜灵锰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及70%安泰生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0.12%、73.2%、59.84%、40.05%和19.88%,用药后辣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8.39%、15.33%、13.8%、8.05%和6.51%.这5种药剂综合表现依次为68.75%银法利>58%甲霜灵锰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70%安泰生.

  • 标签: 辣椒 疫病 药剂 防治效果 农艺性状 产量
  • 简介:以线椒作对照,探讨了川农泡椒1号光合特性与产量关系。川农泡椒1号单果干质量低于线椒.但是单果鲜质量及单株坐果数均高于线椒。采用叶绿素仪SPAD-502和Li-COR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别测定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川农泡椒1号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线椒,但是净光合速率以及对光照和CO2利用效率都低于线椒。川农泡椒1号和线椒表观量子效率分别是0.046和0.051。羧化效率分别是0.027和0.056。但是,在1000μmol/m^2/s以下非强光条件下,川农泡椒1号净光合速率与线椒差别不大;这可能是川农泡椒1号单位面积产量高于或持平于线椒原因之一。

  • 标签: 泡椒 光合特性 产量 叶绿素含量
  • 简介:利用巢式PCR技术,分离获得CaTIP1-1基因上游1749bp片段。利用PlantCARE软件预测发现该序列含有启动子典型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及非生物胁迫相关元件和光应答元件。以PBI121载体为基础,构建CaTIP1-1启动子驱动下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叶盘法转化烟草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能够检测到T1代烟草悬浮细胞系能够稳定表达荧光。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具有驱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活性。

  • 标签: 辣椒 CaTIP1-1 启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