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107生长快、抗旱抗寒抗瘠薄抗病虫能力强、适应性广,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原料林和商品用材林树种。采用扦插育苗,成苗快、性状稳定、成本低、效益高。通过设计生根剂、生根剂浸泡时间、扦插时间和枝条类型四因素,每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对107的扦插育苗得出结论:生根剂处理是影响苗木成活率的主要因子;扦插时间是影响苗木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在春季剪取枝条GGR6号100mg/kg浸泡1h后进行扦插效果最好。

  • 标签: 1 07杨 扦插 育苗 正交试验
  • 简介:石荔”是广西桂平市发现的一个荔枝新品种。因其母树生长在罗镇良石村,故取其“”和“石”而得名“石荔”。1997-1999年,经自治区发展水果生产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对该品种果实进行鉴定,一致认为:石荔是我国发现的一个不可多得的特迟熟荔枝新品种,其果实形、色、肉均美,内含成分均超优良品种指标要求,品质上等。此后经过10多年努力,

  • 标签: 新品种 荔枝 考评 水果生产 指标要求 优良品种
  • 简介:为了进行链孢霉、青霉等竞争性杂菌的有效防控,提高菌包成品率,开展了增抗剂拌料栽培珍菇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抗剂添加比例达0.3%以上时对直接接入的链孢霉有很好的直接抑制防治作用;感染链孢霉或青霉的菌包废料与1/2新原料制作菌包时加入0.4%增抗剂,菌包污染率可降低到1.84%;增抗剂拌新料栽培珍菇,添加比例在0.5%以内,珍菇出菇整齐及出菇均无影响,添加比例为0.2%~0.6%时菌包的污染率能够控制在0.3%以内,且在0.2%时生物转化率最高;第一潮珍菇样品农残检测,没有代森锰锌残留,多菌灵残留范围在0.012~0.029mg/kg之间,低于绿色食用菌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大农残限量MRL≤1mg/kg。

  • 标签: 秀珍菇 增抗剂 防杂菌试验
  • 简介:焦作市孟州化工镇焦作林科所示范园,地处黄河滩区。2001年从郑州果树所引进兴华1号、京两个早熟葡萄品种,面积1.3公顷。株行距1米×2米,篱架。土壤为沙壤土,土层深厚,pH值7.1,排灌方便。年降雨量603.5毫米,集中在6、7、8三个月,有效积温4874.8℃,无霜期231天,空气湿度较大。生长季节早晨雾、露天气占40%~50%。

  • 标签: 葡萄品种 栽培技术 引种观察 早熟 京秀 黄河滩区
  • 简介:以4种农药对珍菇虫害黑粪蚊的防效和农药残留量为判定指标,研究筛选适合珍菇安全生产的用药技术。结果表明:苦参碱1500倍液对珍菇菌丝抑制率最低;苦参碱和高效氯氰菊酯各处理浓度对珍菇子实体生长均无不良影响;苦参碱500倍对黑粪蚊幼虫防效仅次于辛硫磷,为82.75%,药后第5d防效均下降;药后第1d,辛硫磷2000倍对黑粪蚊成虫的防效最高,为85.28%,与苦参碱的防效均达极显著性差异,药后第3d、第5d各处理防效均下降。各处理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 标签: 秀珍菇 黑粪蚊 防效 农药残留
  • 简介:苏州市湾古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自南宋建村至今,历经数个朝代900余年时间,是太湖洞庭两山一带湖岛型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杰出代表。文章通过对湾古村的现状空间格局和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从自然格局、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和空间视廊4个方面提出湾古村的空间格局保护方法,以期为古村落历史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空间格局 保护方法 杨湾古村
  • 简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美洲黑(Populusdeltoides)凋落叶分解初期对受体植物小白菜(Brassicachinensis)生长和生理的影响。试验设置0、30、60和90g/盆4个凋落叶施用水平(分别记作CK、L30、L60和L90)。同时,为检验凋落叶施入是否对土壤通气透水性产生明显影响进而影响受体植物的生长,用蒸煮后的凋落叶设置平行空白试验,即30、60、90g/盆3个蒸著后的凋落叶处理(分别记作Z30、Z60和Z90)。

  • 标签: 凋落叶分解 美洲黑杨 小白菜 生长 受体植物 试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