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以杭州西湖西进湿地的浴鹄湾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视线分析角度对其3个分区的水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浴鹄湾水区植物景观能够围绕人的视觉心理特点而营造,从而达到对景观的空间尺度和形态序列的控制,引领游人得到较好的观景体验。浴鹄湾水区共有植物44科63属73种,但有些种类植物用量较少甚至没有,提出增加藤本植物、竹类植物、蕨类植物以丰富植物种类,增加沉水植物以丰富景观层次,增加引鸟植物和蜜源植物以强化景观动态效果的优化建议。

  • 标签: 滨水植物景观 视线分析 杭州浴鹄湾
  • 简介:论述了生姜脱毒组苗栽培技术措施,主要技术措施包括脱毒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

  • 标签: 生姜 脱毒组培苗 繁种技术
  • 简介:桂林马蹄是桂林传统出口产品,远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2010年全市马蹄种植面积达到1.04万hm2,产量27.59万t,其中以荔浦县、平乐县、全州县、临桂县为多。桂林马蹄栽培长期采用无性繁殖,但以球茎进行无性繁殖时不但繁殖系数低,而且种球携带多种病毒,种性退化,致使产量低而不稳定。自从组技术推广以来,桂林马蹄种植得到迅速发展。

  • 标签: 组培苗 马蹄 桂林 育苗技术 种植面积 无性繁殖
  • 简介:以虎耳草嫩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快繁,结果表明:以嫩叶形成愈伤组织诱导芽的方式,实现丛生芽的再生。适宜诱导分化的培养基为MS+6-BA1.5mg/L+IAA0.1mg/L,最适增殖的培养基MS+6-BA1.5mg/L+IAA0.1mg/L,形成的植株转接到1/2MS+NAA0.5mg/L,生根率达90%以上。

  • 标签: 虎耳草 叶片 组织培养 快繁技术
  • 简介:黄连木(PistaciachinensisBunge.)又名楷树、楷木、黄楝树等,属漆树科黄连木属落叶乔木,成年树高达20m以上,材质优良,叶片随季节变换而呈现不同色泽,花序红色,极为美观,宜作景观绿化,是一种多用途树种。因其种子含油率42.5%,出油率20%~30%,可提炼成生物柴油。近年来,黄连木被国家列为“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发的主要生物质能源树种之一,极具发展潜力。目前,黄连木主要通过播种和嫁接繁殖,但出芽率和成活率都不是很高,远不能满足国内对种苗的需求,

  • 标签: 黄连木 组培快繁技术 多用途树种 生物质能源 “十一五” 落叶乔木
  • 简介:试验以多肉植物万象幼嫩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初代诱导培养阶段以MS+6-BA1.0mg/L+KT1.0mg/L+NAA0.2mg/L为最佳;快速繁殖阶段以MS+6-BA0.5mg/L+KT0.5mg/L+NAA0.2mg/L最适宜;生根培养用1/2MS+NAA0.5mg/L培养基效果佳。

  • 标签: 万象 组织培养 快繁体系
  • 简介:以花叶艳山姜无根苗为试材,研究不同基本培养基、无机盐浓度、糖及NAA浓度对其组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叶艳山姜组苗最优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1.0mg/L+蔗糖20g/L,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6.75条。

  • 标签: 花叶艳山姜 不定根 诱导
  • 简介:城市公共绿地景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规划建设现状及环境意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科学合理地进行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发挥植物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城市公共绿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在介绍公共绿地植物配置原则的基础上,以金水湖绿化配套工程为例,探讨植物的选择原理和构架,并分析6个景观功能区的植物配置策略与主题营造,以期为水景观带的植物配置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滨水公共绿地 植物选择 配置策略
  • 简介:长齿真叶蜂是毛竹的食叶害虫,可对竹林造成严重损失。长齿真叶蜂与纹瓣真叶蜂形态及生物学特性都非常相近,此前,我们将两种不同的叶蜂混为一种。经过进一步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观察,该虫没有“翌年5月初越夏越冬幼虫复出活动取食”现象,而是一年或二年发生1代,越夏越冬幼虫在土中预蛹,第二、三年的5月上旬开始陆续化蛹、羽化出土。

  • 标签: 长齿真片叶蜂 形态 生物学特性
  • 简介:城市水公共空间的设计开发既要考虑河道环境的生态性,又要关注岸基的技术性要素。但设计最终的落脚点是为使用者提供一处充满活力的亲水地带。水空间的设计应多关注人群的行为需求,让使用者在空间使用过程中感受到场所与其行为需求之间良好互动。因此,设计结合人的环境行为,对空间进行预见性和适应性设计。这样的景观设计所展现出来的美,才是深邃的形式和有意义的关,而在此过程中,大众行为模式和场地环境的塑造,两者之间通过交互的方式,相互的影响,致力于最终表现形式的合理性。

  • 标签: 行为 景观设计 交互 滨水空间
  • 简介:马蹄是广西平乐县同安镇晚稻种植面积较大的经济作物,每年种植面积都在667hm^2左右。生产上习惯采用球茎繁育苗,未进行提纯复壮,导致种性退化,产量低,大球茎比率低;2007年该站引进马蹄组苗并进行不同时期的插植试验,以了解马蹄组苗在当地种植的适应性,探讨其栽培技术。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 标签: 组培苗 产量低 马蹄 球茎 植期 种植面积
  • 简介:对组生姜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覆盖不同遮光率遮阳网的田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期间覆盖遮阳网栽培能有效改善高温对组生姜生长的影响,提高产量,增产幅度在5.6%~13.19%之间,增产效果极显著。

  • 标签: 组培生姜 遮阳网 不同遮光率 栽培试验
  • 简介:以3种兰科植物建兰纹瓣兰杂交种(XTW)、春石斛兰(DendrobiumspotRight)和密花石斛(D.densiflorum)为材料,以1/2MS+蔗糖40g/L+卡拉胶8g/L+活性炭1.0g/L为基本培养基(MMS),通过单因素试验,初步探讨了植株成熟度(培养2个月、6个月)和细胞分裂素(TDZ、6-BA)对这三种兰科植物试管花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MMS+6-BA1.0mg/L+TDZ0.1mg/L,MMS+6-BA10mg/L+TDZ1.Omg/L对XTW培养2个月的根状茎花芽诱导率分别为3.3%和6.7%;MMS+6-BA5.0mg/L对D.spotRight培养6个月的侧芽花芽诱导率为20%。植株成熟度对这3种兰科植物试管花的诱导有决定性作用,兰科植物试管开花的诱导存在种间差异;3种兰花的营养芽诱导、组增殖对细胞分裂素(6-BA+TDZ)组合的响应结果存在成熟度与品种方面的差异。

  • 标签: 兰科植物 试管开花 植株成熟度 6-苄基氨基嘌呤 苯基噻二唑基脲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