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4学术论文的类型、组成部分及其基本要求4.1学术论文的类型按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不同,将本标准覆盖的学术论文划分为三大类:——试验研究类论文(见3.2);——应用技术类论文(见3.3);——综述类论文(见3.4)。应用技术类论文又细分为两类:——系统开发类论文(见3.3.1);——技术改进类论文(见3.3.2)。4.2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学术论文的组成部分有:——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分类;——引言;——正文;——结论或结语(可选);——致谢(可选);——参考文献(可选);——注释。

  • 标签: 论文撰写 分类号 关键词 科技期刊 作者 摘要
  • 简介:烤烟新品种贵烟2是从K326获得的优良变异单株,经系统选育而成,2017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田间长势较强,易烘烤;抗黑胫病、TMV,赤星病抗性优于对照K326;主要经济性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优于对照K326,是一个工业利用价值和农业生产效益兼顾的优良新品种。

  • 标签: 烤烟 新品种 贵烟2号 选育
  • 简介:闽烟9(FJ209)是1999年配制(翠碧1×RG12)×(云烟85×岩烟97)复交组合,经常规杂交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福建省区试和全国区试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长势强,适应性较强,易烘烤;抗黑胫病和青枯病,田间气候性斑点病发病轻;烤后原烟多呈桔黄色,油分较足,色泽均匀鲜亮,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烟叶评吸质量较好。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均价、上等烟比率、产值等均高于对照K326,是一个品质、抗性、产量等综合性状较能兼顾的优良烤烟新品种。

  • 标签: 烤烟 新品种 闽烟9号 选育
  • 简介:为建立不同产区及风格烤烟烟叶与化学指标之间的关系,对2005~2009年湖南省、河南省、福建省和云南省等4省份共计1040份烟叶样品的21种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并利用MiningTree模型进行分类-回归决策树(C&RTanalysis)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从21个烟叶化学成分,共筛选出14个特征化学指标,其中钾和硝酸根为4省烟叶共有特征化学指标;(2)湖南、河南、福建和云南4省份识别概率最高的特征化学指标分段组合(Segment)分别为:还原糖(≤24.93%)、钾(〉1.98%)、pH值(≤5.37)(p=0.658);钾(≤1.98%)、灰分(〉11.03%)、水溶性灰份碱度(≤0.49)、硝酸根(≤0.06%)(p=0.776);还原糖(〉24.93%)、钾(〉1.98%)、硝酸根(≤0.06%)、蛋白质(〉5.01%)(p=0.914);钾(≤1.98%)、灰分(≤11.03%)、水溶性总糖(〉28.94%)、硫酸根(≤1.43%)(p=0.957)。分类-回归决策树方法在建立烤烟化学成分识别模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烤烟 产区 化学指标 识别 分类-回归决策树分析 MINING
  • 简介:肯塔基大学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并推动中耕作物生产的保护耕作法。肯塔基的农民是世界上接受保护耕作大规模种植玉米和大豆的首批农户之一。保护耕作用于白肋烟生产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但此前烟农的兴趣始终不高。烟农不愿放弃传统的耕作方式,缺乏合适的移植机技术,对于控制杂草的担忧以及更多的是近来对于未来生产水平的不确定性使得采用保护耕作的进展减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关于烟草的保护耕作研究再度恢复,引发了关于移植机,杂草控制的新概念的产生,包括作物的管理。

  • 标签: 保护耕作 生产过程 耕作法 白肋烟 肯塔基 应用
  • 简介:分别循环接种南方根结线虫1小种虫卵于抗病烟草品种烟14和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幼苗,以探索该线虫对抗性烟草品种的致病性变异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南方根结线虫1小种繁殖世代的增加,其对烟14的致病能力逐渐增强,连续繁殖5代后致病力差异显著,而该线虫对红花大金元的致病力变化不明显,表明南方根结线虫1小种与其抗病品种连续互作可以导致其致病性增强.

  • 标签: 烟草 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 致病性
  • 简介:综述了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的化学成分和毒理学评价及加热不燃烧状态下烟叶或烟草材料的热解情况。要点如下:(1)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主要由甘油、水、烟碱和较少潜在有害物质(HPHCs)组成,其中气溶胶挥发性成分、苯并芘、TSNAs、酚类化合物、苯乙烯等相对于传统卷烟降低80%以上。(2)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生理毒性低于传统卷烟。(3)加热不燃烧状态下例如250~550℃之间,烟碱释放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慢,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释放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快。

  • 标签: 加热不燃烧卷烟 气溶胶 HPHCs 毒理学
  • 简介: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已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筛选出大量的抗植物病毒活性物质.其中从植物筛选并提取的抗病毒物质所占比例较大,有的已经形成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微生物源抗病毒物质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是抗病毒型农用抗生素的研制已成为研究热点,而且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关于天然物质抗抑植物病毒的机理还不完全清楚,但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抗抑植物病毒的机理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抑制病毒的侵染、对植物病毒增殖过程的干扰和抑制作用、诱导植物的抗病性反应等.

  • 标签: 天然物质 植物病毒 防效 作用机理
  • 简介:综述了烤烟烟叶烟草特有亚硝胺及其前体物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生产优质低害的烟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烟草特有亚硝胺 前体物 进展
  • 简介:为探索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方法,根据雷达的特性,提出了基于雷达的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方法。应用建立的方法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进行准确评价,雷达可以作为烤烟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分析较好的辅助工具。

  • 标签: 烤烟烟叶 化学成分 协调性 雷达图 综合评价
  • 简介:从烟叶霉变的病原学、发病规律、霉变检测和防霉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储烟防霉学领域取得的进展,对今后储烟防霉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储烟 霉变 霉变机理 霉变防治
  • 简介:针对当前卷烟烟气气溶胶粒度的研究分别概述了卷烟烟气气溶胶的采集方法、粒度分布和化学组分随粒度的分配规律。在总结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气溶胶采集方法、单颗粒物分析和卷烟材料对主流烟气气溶胶粒度分布及成分差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卷烟烟气气溶胶 粒度分布 凝并效应 化学组成
  • 简介: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代谢组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系受内外环境扰动后(基因的改变或环境的变化),其产生的小分子代谢物变化的科学。代谢组学已被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开发、植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安全等研究领域。本文对代谢组学的形成与发展、植物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及其在烟草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代谢组学的发展及其在烟草的应用进行了展望。认为代谢组学将在烟草基因功能解析、揭示代谢网络调控机理和提高烟草品质等生物技术应用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植物代谢组学 烟草 应用
  • 简介:综述了卷烟烟气体外毒理学测定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采用体外毒理学方法评定卷烟烟气的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的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

  • 标签: 卷烟烟气 体外毒理学 基因毒性 细胞毒性
  • 简介:利用对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sequencetag,EST)数据库进行比对和搜索分析,并通过RT-PCR的方法从烟草克隆到一个包含1218bp开放阅读框的新基因NtDSK2。NtDSK2编码了具有典型的双特异性激酶特征的蛋白。此蛋白与花生的STY激酶属于双特异性激酶的同一个亚家族。基于EST的数字化组织表达特征分析推测NtDSK2在烟草组织中广泛表达。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烟草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virus,TMV)侵染后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NtDSK2的表达量在TMV处理后随时间稳步上升,并在48h达到最大。推测NtDSK2是参与烟草抗胁迫调控的重要激酶基因。

  • 标签: HZNH 烟草花叶病毒 双特异性激酶
  • 简介:为了阐明提高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是否可以提高烟草的耐盐能力,本试验以烟草栽培品种K326为对照,研究TaGS1/TaGS2转基因烟草抗盐能力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过表达TaGS1/TaGS2烟草与对照相比,根系较发达,烟株生物量较高,TaGS2转基因烟草尤为显著;转基因烟草的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GS活性、可溶蛋白含量等碳氮代谢功能均显著优于野生型K326;且转基因株系脯氨酸含量及含水量较高,MDA含量较低,叶片渗透调节能力和质膜保护能力比K326强。研究表明TaGS1/TaGS2的过表达提高了烟草的耐盐能力,其高GS活性是维持碳氮代谢抵抗盐胁迫的生理基础。

  • 标签: 烟草 GS 转基因 耐盐性
  • 简介:采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烟样,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AFS)法检测砷(As),并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的线性范围是0~60.0μg·L^-1,平均回收率为100.2%。检测了云南省部分主产烟区旺长期烤烟的茎、叶和叶脉As的含量,并对10组样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s在旺长期烤烟不同部位的含量差异较大;其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下部叶片〉下部叶脉、中部叶片〉上部叶片〉中部叶脉〉上部叶脉〉茎。

  • 标签: 烤烟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
  • 简介:为评价料液在烟叶的吸收效果,采用3-氨基-9-乙基咔唑(AEC)标记葡萄糖为标记物,通过Leica-DMLB荧光显微镜对葡萄糖在烟叶的渗透效果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喷洒AEC标记葡萄糖的烟叶经过60℃、70%相对湿度条件下渗透8h,低温冰冻切片,观察发现所施加葡萄糖均附着在烟叶表面,未能渗透到烟叶组织内部。进一步观察切片后喷洒AEC标记葡萄糖的烟叶,认为叶片表面的角质层阻挡了葡萄糖分子的渗入。

  • 标签: 荧光显微技术 料液 葡萄糖 吸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