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现代农业在带给人类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使人类的食品和生活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现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确保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对农药残留进行有效控制已经势在必行。

  • 标签: 农产品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 监控 劳动生产率 农用化学品 现代农业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2018年第6号),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1-2018)等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最大残留限量 百草枯 标准发布 农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第50届年会于2018年4月在海南海口市召开,这是中国政府担任CCPR主席国以来举办的第12次大会。CCPR主席、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乔雄梧博士主持会议,农业农村部马爱国总农艺师、海南省苻彩香副省长、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主席科斯塔(GuilhermeCosta)博士及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驻华副代表张忠军先生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国内外300多名专家和官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农药残留 年会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 中国政府
  • 简介: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农药新品种不断出现,农药使用新技术不断改进,农药在农、林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加。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了更好地了解农药知识、掌握使用技术,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高效,安全使用农药的注意要点值得广大农户的关注。

  • 标签: 农业生产资料 农药防治 安全选用 农业生产发展 使用技术 农药使用
  • 简介:近日,为贯彻执行《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公布了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单位信息(第二批),最终确定了七家单位作为第二批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单位.

  • 标签: 安全风险评估 化工反应 单位 化学品安全 信息
  • 简介:种子处理剂是一类用于种子表面处理的农药,有效成分主要是杀虫剂或杀菌剂,具有防治作物苗期病虫鼠害、提高幼苗成活率等作用。与常规使用的茎叶处理农药相比,种子处理剂在降低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田间操作工序,省工、节本、增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己成为当今世界十分盛行的作物保护手段,是实现农药减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 标签: 种子处理剂 农药施用量 展望 水稻 幼苗成活率 表面处理
  • 简介: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氟虫双酰胺和噻嗪酮在茭白中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1mg/kg添加水平下,氟虫双酰胺和噻嗪酮在茭白植株和茭白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1%~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2%~11%之间。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氟虫双酰胺和噻嗪酮的半衰期分别为2.3d和2.8d,属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按制剂用量450~675g/hm^2分别施药2和3次,间隔期5d,距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和21d采样,氟虫双酰胺在茭白中的残留量均〈0.01mg/kg;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按制剂用量600~900g/hm^2分别施药2和3次,间隔期5d,距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和21d采样,噻嗪酮在茭白中的残留量为〈0.005~0.078mg/kg。建议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最高制剂用量为450g/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以7d为宜;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最高制剂用量为675g/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以21d为宜。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氟虫双酰胺 噻嗪酮 茭白 残留 消解
  • 简介:各有关单位:2017年,是农药行业深入改革与调整、市场构架和供需变化最大的一年,在这一年,农药管理新政颁布实施,全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并调整;在这一年,行业安全监管、环保压力持续升温,

  • 标签: 农药行业 经济运行分析 排行榜 农药管理 安全监管 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