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巴斯夫近期在阿根廷推出了苹果杀螨剂Nealta■(活性成分:氟螨),该杀螨剂可防治卵、幼虫、若虫、成虫各生长阶段的螨虫。

  • 标签: 杀螨剂 阿根廷 巴斯夫 氟螨 苹果
  • 简介:新型邻甲酰胺基甲酰胺类内吸性杀虫剂氯虫甲酰胺具有广泛的杀虫谱,能够用于多种作物,且持效性好、活性佳,毒性低,对环境生物安全,与市场主流杀虫剂产品无交互抗性且与多种大宗杀虫剂具有良好的相混性,受到国内外农药市场的广泛关注。

  • 标签: 苯甲酰胺 国内外 内吸性杀虫剂 农药市场 生物安全
  • 简介:白粉病是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作为防治白粉病的优秀杀菌剂,菌酮在2018年8月19日已过中国专利保护期。

  • 标签: 白粉病防治 专利保护期 农作物 世界性
  • 简介: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利尔”)吡唑醚菌近日获得了欧盟等同认定,预示着海利尔的吡唑醚菌原药产品已经敲开了欧盟市场的大门,可以在欧盟各国进行销售。

  • 标签: 吡唑醚菌酯 欧盟市场 大门 原药
  • 简介:为考察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残留行为,于2016年在山西、山东、天津、安徽、云南和河南进行了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两种作物均包括6地的最终残留量试验和1地的消解动态试验。按照现行的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消解动态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2d和1.8d。最后一次施药3、5和7d后,氯氰菊在茼蒿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1.64、1.19和0.89mg/kg,在油麦菜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0.84、0.50和0.28mg/kg。结合不同试验点试验期间昼夜平均气温发现,气温对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残留量有明显影响。施药期间较低的气温下,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消解缓慢,残留风险明显增大。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低温天气应适当延长采收间隔期,另外在开展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时应重视气象条件对残留试验结果的影响。

  • 标签: 氯氰菊酯 茼蒿 油麦菜 消解 残留
  • 简介:为实现有效兼治橡胶树的白粉病和螨类为害,研制得到15%阿维菌素·吡唑醚菌·三唑酮热雾剂配方。通过对3种有效成分的饱和溶解度试验,根据溶剂的溶解性能及热雾剂的闪点、黏度等因素,筛选确定了主溶剂和助溶剂;根据添加表面活性剂后药液的理化性质,筛选出适宜的表面活性剂;结合制剂其他相关性能指标测定结果,最终确定了15%阿维菌素·吡唑醚菌·三唑酮热雾剂的最优质量分数配比为:阿维菌素5%,吡唑醚菌5%,三唑酮5%,三甘醇54%,二甲基甲酰胺21%,表面活性剂500~#4%、600~#3%、700~#3%。理化性质及贮存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该15%阿维菌素·吡唑醚菌·三唑酮热雾剂外观透明,闪点高,黏度低,发烟量大,产品冷贮及热贮质量稳定,达到热雾剂的相关建议技术指标要求,可考虑用于田间橡胶树白粉病和螨类的兼治。

  • 标签: 阿维菌素 吡唑醚菌酯 三唑酮 热雾剂 橡胶树 白粉病
  • 简介:11月6日,山东省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9%吡唑醚菌微囊悬浮剂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水稻纹枯病,推荐制剂用量为58~66毫升/亩,施用方法为喷雾。这是国内企业获批登记的首个水稻田吡唑醚菌产品,或可影响甚至打破国外企业在此领域一统天下的格局。

  • 标签: 吡唑醚菌酯 微囊悬浮剂 水稻纹枯病 国内企业 生物科技 施用方法
  • 简介:4月18日,在各位行业领导以及多家媒体的共同见证下,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星化工”)10万吨/年草甘膦水剂和1万吨/年草甘膦颗粒剂绿色智能化制剂加工中心正式投产;在掌声与礼炮声中,与会领导、嘉宾同擎金锹,为2.4万吨/年特种羧酸项目建设扬土培基,标志着公司2.4万吨/年特种羧酸项目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 标签: 草甘膦水剂 加工中心 羧酸酯 智能化 化工 投产
  • 简介:唑啉草,英文名Pinoxaden,属于新苯基吡唑啉类除草剂,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抑制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造成脂肪酸合成受阻,进而导致细胞生长分裂受阻,杂草植株死亡,具有内吸传导性。该产品主要用于谷物田,苗后除草剂,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有效成分的用量在30~60g/hm2。

  • 标签: 苗后除草剂 吡唑啉类 乙酰辅酶A羧化酶 禾本科杂草 市场 开发
  • 简介: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了10%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difenoconazoleWG)不同倍数稀释液在荔枝叶片上的静态接触角和0~60s动态接触角,用于计算荔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进而分析药液在荔枝叶片表面的润湿性能;采用全自动张力仪测定了在10%醚甲环唑WG不同稀释液中分别添加体积分数为0.4%的silwetstik和0.2%的as1002种助剂后溶液的表面张力,研究了助剂添加前后表面张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荔枝叶片近轴面的表面自由能为23.74mJ/m^2,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为11.89mJ/m^2,均以色散力分量(非极性分量)为主导。在10%醚甲环唑WG500倍稀释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4%的silwetstik溶液,其表面张力为21.90mN/m,低于荔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22.64mN/m),且在0~10S内接触角下降最快。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叶片的近轴面比远轴面更易被药液润湿;在荔枝园喷施10%醚甲环唑WG时,若在稀释倍数500倍的药液中添加0.4%的silwetstik助剂,则可使药液在叶片上能更快更好的润湿铺展。

  • 标签: 助剂 silwet stik as 100 苯醚甲环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