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生态环境部接连打出“重拳”全国人大也高度聚焦环保问题近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座谈会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丁仲礼出席会议。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高虎城主持会议。

  • 标签: 环保问题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央 生态环境 资源保护
  • 简介:辽宁省果树研究所在国内率先研发成功的防治苹果干纹病的无公害杀菌剂一石硫合剂与硅石粉剂的复配制剂,它可以作为环境和谐农药在全国各地苹果产区广泛应用。这种具有良好克抗作用的无公害新型杀菌剂为5度Be石硫合剂:硅石粉剂=100:4和5度Be石硫合剂:硅石粉剂=100:6两种剂型,于每年3月下旬和10月下旬在苹果枝干的患病处喷施或涂施均可。实验结果显示。在施药后1个月,其防治效果分别为79.34%-90.99%和87,56%-95.34%,明显高于石硫合剂单剂,硅石粉剂单剂等多种药剂。

  • 标签: 无公害杀菌剂 苹果干 轮纹病 辽宁省果树研究所 石硫合剂 开发
  • 简介:用5种溶剂对苦藤假种皮进行了系统提取,在灵敏的活性追踪指导下,从2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具有杀菌活性的化合物:麝香草酚、多羟基二氢沉香呋喃和间苯二酚,它们抑制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maydis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22.27、53.32、169.29mg/L。其中麝香草酚为首次在卫矛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多羟基二氢沉香呋喃为首次在苦藤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苦皮藤 假种皮 成分 杀菌活性 结构分析 杀菌剂
  • 简介:以苦藤CelastrusangulatusMax.提取物水解产物中的多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为原料,合成了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具有毒杀活性的苦藤素(Celangulin)类似物,并在活性追踪的指导下分离得到了两个具有杀虫活性的苦藤素类似物A和B,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快原子轰击质谱、高分辨质谱等波谱学方法鉴定为2β,6α,8β,13-四异丁酰氧基-1β,4α,9α-三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及1β,2β,6α,8β,13-五异丁酰氧基-4α,9α-二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化合物A和B均为新化合物,在20mg/mL的浓度下对三龄粘虫Mythimnaseparata的胃毒活性(死亡率)分别为89.5%和93.2%.

  • 标签: β-二氢沉香呋喃 结构修饰 杀虫活性
  • 简介:韭菜迟蕈蚊Bradysiaodoriphaga以幼虫蛀食韭菜根茎造成危害,为使毒力测定方法与田间幼虫受药方式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建立了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测定法,利用该方法测定了分属三个类别的4种杀虫剂即毒死蜱、辛硫磷、丙硫克百威、吡虫啉对韭菜迟蕈蚊3龄幼虫的毒力,以辛硫磷为标准药剂,毒死蜱、吡虫啉和丙硫克百威的相对毒力倍数分别为10.36、2.61和2.30.田间达到50%防效所需药剂浓度以辛硫磷为最高,毒死蜱、吡虫啉和丙硫克百威对辛硫磷的防效比值分别为9.58、1.88和2.05.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测得的药剂毒力高低排序及相对毒力倍数与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与常规的单一触杀法比较,该法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好,并且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相关性高.同时讨论了不同操作方法对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的影响.

  • 标签: 韭菜迟眼簟蚊 毒力 药效 相关性
  • 简介:为合理协调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在室内测定了昆虫病原线虫与杀虫剂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bacteriphoraH06(150~300条/虫)对韭菜迟蕈蚊Bradysinaodoriphaga幼虫(韭蛆)的侵染致死率为1.2%~23.8%。4种杀虫剂对韭蛆的LC50值为0.34~8.79mg/L,毒力大小依次为楝素〉毒死蜱〉辛硫磷〉吡虫啉;杀虫剂对H06线虫的LC铀值为595~4388mg/L。将H06线虫(150条/虫)分别与4种杀虫剂混合处理韭蛆,韭蛆死亡率明显高于线虫和杀虫剂单用处理。药后2d,辛硫磷12.5~100mg/L+H06处理的韭蛆死亡率为73.0%~82.0%,辛硫磷单用时死亡率为38.0%~60.0%;楝素0.16~1.25mg/L+H06处理的死亡率为90.0%~97.5%,楝素单用时的死亡率为13.8%~37.5%;毒死蜱15~120mg/L和吡虫啉1.56~12.54mg/L单用时韭蛆的死亡率分别为14.0%~28.0%和0%~7.5%,与H06线虫混用处理的死亡率分别为50.0%~65.0%和58.8%~80.0%。药后5d,毒死蜱和吡虫啉与H06线虫对韭蛆的联合致死率分别达87.0%~95.0%和61.3%~88.8%。结果表明,昆虫病原线虫与上述4种杀虫剂联合防治韭蛆具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昆虫病原线虫 HETERORHABDITIS bacteriphora H06 杀虫剂 韭菜迟眼蕈蚊
  • 简介:利用"Y"形嗅觉测定仪,测定了韭菜迟蕈蚊成虫对4种挥发性物质的嗅觉反应;以药膜法和药液定量滴加法测定了几种药剂对成虫和4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新鲜韭菜植株、大蒜乙醇提取物、大蒜素及多硫化钙对韭菜迟蕈蚊成虫均有明显的引诱作用,在最佳味源浓度条件下,选择系数分别为0.77、0.78、0.46和0.36.8种药剂对成虫的击倒毒力,以顺式氯氰菊酯最强,KT50为7.9382min;丁硫克百威和辛硫磷次之,KT50分别为14.285min和20.465min;氟啶脲对成虫的击倒毒力最低,KT50仅为94.210min.6种药剂对4龄幼虫的毒力,以毒死蜱最高,氟啶脲和辛硫磷次之,二嗪磷最低.针对韭菜迟蕈蚊成虫和幼虫的活动习性以及不同药剂的杀虫特点,提出了地上地下相结合的防治方法;并根据外源挥发性物质对成虫的引诱效应,探索了实行定向防治的可能性.

  • 标签: 韭菜迟眼蕈蚊 挥发性物质 大蒜素 杀虫剂 嗅觉反应 毒力
  • 简介:用培养基混药法研究了槲素对棉铃虫羧酸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的诱导作用和对乙酰胆碱酯酶敏感度的影响,槲素诱导种群对甲基对硫磷的敏感度明显降低,对灭多威和溴氰菊酯的敏感度没有明显变化,诱导种群羧酸酯酶的活性提高2-3倍,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提高近15倍,而乙酰胆碱酯酶对对氧磷的敏感度却提高了3.5倍,说明槲素诱导种群对甲基对硫磷的敏感度降低是由于解毒酶系和乙酰胆碱酯酶综合作用的结果。

  • 标签: 棉铃虫 槲皮素 诱导作用 解毒酶系 乙酰胆碱酯酶 靶标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