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简称上海有机所)成立于1950年.是集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以及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国立研究机构。是我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是中国科学院博士重点培养基地。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列为首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单位之一。

  • 标签: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高新技术 成果产业化 博士后 基础研究 研究机构
  • 简介:据四川省农科日前提供的信息,我国高效低成本纳米生物农药已研制成功。据了解,该型农药是由四川省农科与合作单位共同研发的。实验资料显示,该农药95%的粒子小于或等于100纳米。因原生植物源农药粒子的纳米化,使原生中药类成分所表现的粒子粗、相当部分不溶于水的复杂非均相体系,变为了高分散、极易溶于水的稳定均相体系。此药的杀虫效果为普通农药的3倍,极大地提高了药效,对人畜无毒副作用。

  • 标签: 纳米生物农药 研发成功 农科院 四川省 非均相体系 植物源农药
  • 简介:Arysta生命科学与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宣布:他们决心继续进行过去业已存在的合作关系。作为此合同的一部分,Arysta将从拜耳获得在全球销售广谱杀螨剂以及以商品名为Mitac销售的选择性杀虫剂双甲脒的权利。Alysta也将从拜耳获得商品化fiuoxastrobin的专营许可证。Fluoxastrobin是拜耳公司开发的可供作物应用的杀菌剂,现己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销售使用,以及在全球非农业作物如草皮及观赏作物上使用的专有执照。

  • 标签: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合作开发 经营 MITAC 合作关系 生命科学
  • 简介:我国科学家成功找到了利用“传递杀虫病毒的卵寄生蜂”防治害虫的新方法。这种卵寄生蜂通过寻找寄主的方式,将病毒带入目标害虫的卵表面,完成病毒的“卵期”接毒,导致初孵幼虫染病,“制造”病毒流行病,在害虫种群中形成二次感染,达到持续控制害虫的目的。

  • 标签: 防治害虫 科学家 病毒 传递 生物 卵寄生蜂
  • 简介:根据拜耳作物科学公司总经理提供的信息称,该公司2004年已成为农药生产的领头者,它全年农药的总营业额达59.5亿欧元,占全球农药市场总营业额的20%,操作利润(EBI丁)较上年上升44%,达4.92亿欧元。虽然,该公司的总营业额及杀虫剂的营业额在全球排第一位,而杀菌剂却排第二,在先正达公司之后,除草剂排第3,在孟山都和杜邦之后。拜耳集团的目标是使其利润额由2004年的20.5%.上升至2006年的25%。这可以通过自2004年10月开始至2007年结束的结构再调整来实现。该公司现生产120种农药活性分子,从现在起至2008年将淘汰31个品种.其中包括18个杀虫剂,这些被淘汰的品种每年可获取2亿欧元销售额.它们将由新品种来代替。被停止生产的产品有杀虫剂甲基对硫磷、亚砜磷、双甲脒和除草剂敌草隆。

  • 标签: 拜耳作物科学公司 农用化学品 全球 甲基对硫磷 农药生产 农药活性分子
  • 简介:对树干注射施药技术的原理、注药机械、特点、应用、关键技术等作了详细的论述.树干注射施药技术是依靠树体自身的蒸腾拉力或外力向树体内输入营养物质、生长调节剂、农药或其他物质,以达到防治病虫害、强化营养、矫治缺素症、调节植物生长等目的的一种方法.随着对树干注射施药技术原理和应用研究的深入、设备的改进、关键技术的解决,该技术已日趋成熟,并受到了广大果园和林木管理者的重视.

  • 标签: 树干注射 注射机械 施药机理
  • 简介:为测定乙烯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分别检测了乙烯利对小鼠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致突变性。3个实验组的微核发生率(6.13‰、9.13‰、11.25‰)与阴性对照组(2.88‰)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一反应关系。各剂量组精子畸形率(39.6‰、50.4‰、49.6‰)与对照组(38.6‰)比较,中、高剂量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表明乙烯利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有致突变性。

  • 标签: 乙烯利 致突变性 微核 精子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