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黄文江研究员、董莹莹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对外发布了中英双语全球小麦病虫害遥感监测报告。这是国际上首次发布全球病虫害遥感监测报告。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作物病虫害发生范围和流行程度有明显的扩大和增强趋势。

  • 标签: 小麦病虫害 监测报告 遥感 中科院 全球气候变化 中国科学院
  • 简介:世界农化网中文网报道:近日,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发布评估报告称,已证实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嗪能够对野生蜂、蜜蜂和独居蜂造成较大的危害。这三款杀虫剂自2013年起被欧盟限制使用,

  • 标签: 新烟碱类杀虫剂 评估报告 风险 食品安全 限制使用 野生蜂
  • 简介: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用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农药新品种不断出现,农药使用新技术不断改进,农药在农、林业生产中的使用数量不断增加。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也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了更好地了解农药知识、掌握使用技术,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高效,安全使用农药的注意要点值得广大农户的关注。

  • 标签: 农业生产资料 农药防治 安全选用 农业生产发展 使用技术 农药使用
  • 简介:现代农业在带给人类高度的劳动生产率和丰富的物质产品的同时,大量的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使人类的食品和生活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随之增强,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现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确保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对农药残留进行有效控制已经势在必行。

  • 标签: 农产品农药残留 食品安全 监控 劳动生产率 农用化学品 现代农业
  • 简介:近日,为贯彻执行《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公布了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单位信息(第二批),最终确定了七家单位作为第二批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单位.

  • 标签: 安全风险评估 化工反应 单位 化学品安全 信息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2018年第6号),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1-2018)等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 标签: 食品安全法 最大残留限量 百草枯 标准发布 农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种子处理剂是一类用于种子表面处理的农药,有效成分主要是杀虫剂或杀菌剂,具有防治作物苗期病虫鼠害、提高幼苗成活率等作用。与常规使用的茎叶处理农药相比,种子处理剂在降低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次数、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田间操作工序,省工、节本、增效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己成为当今世界十分盛行的作物保护手段,是实现农药减量的重要方式之一。

  • 标签: 种子处理剂 农药施用量 展望 水稻 幼苗成活率 表面处理
  • 简介: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氟虫双酰胺和噻嗪酮在茭白中残留的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净化,0.1%甲酸-甲醇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005~1mg/kg添加水平下,氟虫双酰胺和噻嗪酮在茭白植株和茭白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1%~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2%~11%之间。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氟虫双酰胺和噻嗪酮的半衰期分别为2.3d和2.8d,属易降解农药。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按制剂用量450~675g/hm^2分别施药2和3次,间隔期5d,距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和21d采样,氟虫双酰胺在茭白中的残留量均〈0.01mg/kg;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按制剂用量600~900g/hm^2分别施药2和3次,间隔期5d,距最后一次施药后7、14和21d采样,噻嗪酮在茭白中的残留量为〈0.005~0.078mg/kg。建议10%阿维·氟酰胺悬浮剂最高制剂用量为450g/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以7d为宜;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最高制剂用量为675g/hm^2,最多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以21d为宜。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氟虫双酰胺 噻嗪酮 茭白 残留 消解
  • 简介:各有关单位:2017年,是农药行业深入改革与调整、市场构架和供需变化最大的一年,在这一年,农药管理新政颁布实施,全行业积极贯彻落实并调整;在这一年,行业安全监管、环保压力持续升温,

  • 标签: 农药行业 经济运行分析 排行榜 农药管理 安全监管 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