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既要受田间温、湿度的影响,又要受水稻栽培因素的制约。影响其田间成虫、卵及幼虫数量的栽培因素,申效诚等(1988)、梁广文等(1984)与薛俊杰(1988)等已有报道。为此,笔者将1982~1984年栽插密度、施尿素与氯化钾方法,影响早稻生长发育期间的1—3(2—4′代卷率正交试验资料,整理如下:

  • 标签: 卷叶率 栽培因素 栽插密度 水稻栽培 正交试验 早稻品种
  • 简介:本文根据笔者观察及现有资料,对我国蝉科昆虫的生物学方面,分下列10项,进行概述,1·食性:均为植食性,与农体业生产关系密切。有过半种类为多食性,近半为寡食性或仅知一种寄主。2.栖所及为害状:均在寄主植物地上部分生活,且大部分在上,又以背为主。

  • 标签: 多食性 寄主植物 植食性 叶蝉科 叶背 历期
  • 简介:大豆卷螟是豆科作物尤其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为验证短稳杆菌杀虫剂对大豆卷螟的防控效果,分别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300、600、900倍液对大豆卷螟2、3、4龄幼虫进行室内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300、600倍液对大豆卷螟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短稳杆菌 大豆卷叶螟 杀虫效果
  • 简介:本文研究神泽氏螨在草莓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及其防治措施.结果表明:1.与寄主植物的关系。2.草莓上神泽氏螨的虫源与传播途径.主要和草莓栽培方式有密切关系。3.不同生态环境栽培的草莓上神泽氏螨发生数量迟早各异。4.释放智利小植绥螨防治草莓上神泽氏螨7天.12天后叶螨虫口分别下降80~90%.其效果显著.优于化学防治。

  • 标签: 草莓 神泽氏叶螨 发生与环境关系 防治
  • 简介:本文记述了曲纹茎甲年生活史,各代虫态历期、生活习性、成虫、幼虫取食量及成虫产卵量,为抑制空心莲子草的滋长,提供依据。

  • 标签: 曲纹茎叶甲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本试验筛选的两种配剂,在水稻直播田中使用,能有效地防除各种杂草,总草防效为81.1~90.5%。且对直播稻安全,水稻增产15.3~24.9%。可示范应用。

  • 标签: 除草剂 复混肥 复配 直播稻田 杂草防效
  • 简介:本试验于1995年在江西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地进行,初步结果如下:不同防治措施对控制神泽氏螨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以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较好,分别可使神泽氏螨种群减少97.6%和97.4%。经两次施用化学农药后叶螨总数仍有原基数的25.4%。对照区自然天敌虽可减少害螨数量的一半左右,但不足以控制神泽氏螨对蔬菜的危害。

  • 标签: 神泽氏叶螨 防治措施
  • 简介:在室内恒定条件下,测定了3种不同温度对葡萄十星瓢萤甲OidesdecempunctataBillberg成虫的交配节律、交配次数和交配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葡萄十星瓢萤甲成虫在白天各时间段均有发生,但只有25℃下才出现有交配的高峰(14:00和18:00),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无明显的高峰期出现。(2)每日平均交配次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然而,每日耗费在交配中的总时长在25℃时达到最大(227.74min),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使其受到抑制。(3)交配持续时间在22℃下最长(146.84min),在28℃下最短(42.83min),表现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缩短的趋势。

  • 标签: 葡萄十星瓢萤叶甲 交配行为 节律性 温度
  • 简介:本文采用逐次回归方法筛选有关因子组建多元回归预测式,相关系数分别为0.9898和0.9912,预测水稻吸汁害虫大发生盛期的数量,准确率可达86%。稻蝉七月份数量(N7)与各项相关因子的回归预测式:log=-6.385112+0.29046692logN6+1.102265logT2+4.0605263logHR2+2.6268521logTs2+3.7651113logTs5+0.83517715logTs6………………………(1)稻飞虱九月份数量(N9)与相关因子的回归预测式:log=2.8586319+0.62605404logN3+11.625595logHR5+2.4688661logHWp10-5.0346517logTs2+0.25011289logR1+0.31216437logHAp9…………………(2)

  • 标签: 稻叶蝉 盛发期 发生盛期 预测式 相关因子 回归方法
  • 简介:为探索农抗702防治早稻瘟和穗颈瘟的田间药效。分别以农抗702和水稻品种早杂两优287为试验材料,在水稻分蘖期和齐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农抗702药液进行防治水稻瘟和穗颈瘟的研究。防治瘟试验,在水稻分蘖期喷施药液前1d和后15d分别进行病情调查;防治穗颈瘟试验,分别在水稻乳熟期进行病害调查和水稻成熟测产。并测定相应时期水稻叶片中POD、CAT、SOD、PAL和PPO活力。分别以喷施春雷霉素(45μg/mL)为阳性对照和喷施去离子水为空白对照。喷施15、30和45μg/mL三种浓度的农抗702对瘟防治效果分别为72.14%、80.32%和85.22%;对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08%、84.87%和86.58%;对水稻的增产率分别为17.28%、21.40%和22.57%。由此可见,农抗702能较有效的提高水稻叶片内防御酶活力,防治稻瘟病并提高水稻产量,是防治稻瘟病较理想的新型杀菌剂。本研究可为农抗702的进一步研发及其对稻瘟病的防治应用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 标签: 农抗702 叶瘟 穗颈瘟 防御酶
  • 简介:通过大田试验选用不同肥料品种,拟探求适宜广昌"黑老虎"晒烟的最佳肥料品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210kg/hm2的水平下,施用烟草专用肥为主的处理,中部K、Mg、P、Cu、Fe5种元素的含量和上部K、Ca、Mg、P、Cu、B、Mn、Zn8种元素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调制后,物理特性更加协调;同时,氯含量大幅度下降,对改善烟叶燃烧性有利;施用贝斯特有机无机肥为主的处理,烟叶的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增加、烟碱含量降低。因此最好选用烟草专用复合肥和贝斯特有机无机复合肥相结合,并着重后期肥料施用的方式以达到增产增质的效果。

  • 标签: 肥料品种晒烟 产量质量
  • 简介:研究不同浓度苏云金杆菌与球孢白僵菌配混合剂对佳木斯地区小菜蛾幼虫死亡率的影响。用PBS缓冲液将苏云金杆菌与球孢白僵菌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的菌悬液,采用正交分析法对苏云金杆菌及球孢白僵菌配成7种不同浓度梯度的混合剂,并测定不同浓度混合剂对小菜蛾幼虫的死亡率,从而筛选出较适幼虫死亡的LD_(50)的比例及其浓度。经观察分析,在96h内苏云金杆菌与球孢白僵菌配为3:1时,小菜蛾幼虫的死亡率达到72%,其中在1×10~(-1)~1×10~(-6)g/mL浓度下幼虫死亡率较高。各混合液对小菜蛾幼虫致死效果不一,其中当苏云金杆菌与球孢白僵菌配比例为3:1且浓度在1×10~(-1)~1×10~(-6)g/mL时,对昆虫幼虫致死效果明显。

  • 标签: 苏云金杆菌 球孢白僵菌 复配 小菜蛾
  • 简介:采用活体生测法对前期工作中离体初筛出的5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生防菌和5株水稻纹枯病生防菌分别进行筛、温室防效测定和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菌株GN233、GN222和GN223的菌悬液对水稻苗期细菌性条斑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菌株GN233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温室防效最好,达到28.90%,而药剂"稻丰TM多·福"可湿性粉剂的温室防效为34.20%;5株生防菌对水稻纹枯病均有不同防治效果,其中菌株GN222和GN211菌悬液的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44.4%和27.8%,而药剂"稻丰"可湿性粉剂的防效为33.3%;此外,筛选出的生防菌株GN222、GN233和GN211均对水稻生长具有促生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 标签: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水稻纹枯病 生防细菌 活体筛选 防治效果
  • 简介:神泽氏螨(TetrannychuskanzawaiKihide)是南昌市郊区蔬菜生产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为此选择大田栽培的茄子、辣椒、菜豆、长豇豆、丝瓜和冬瓜六种蔬菜,每种蔬菜上设置化防区、综防区、生物防冶区和对照区,在这些处理小区中,我们对神

  • 标签: 神泽氏叶螨 智利小植绥螨 大田栽培 种群动态 蔬菜生产 综防技术